畫舫齋[蘇州]

畫舫齋[蘇州]
畫舫齋[蘇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畫舫齋是一個多義詞,一為北京北海之畫舫齋,一為蘇州怡園之畫舫齋。

基本信息

蘇州怡園之畫舫齋

畫舫齋 在怡園西北,為抱綠灣池水邊的船形建築。前部平台伸入池水之中,台下由湖石支撐架空;兩側臨池之處與其他池岸一樣疊石而成;由此三面臨水,宛如一葉輕舟,浮於水面之上,輕盈舒展。平台又有一小石橋與池岸相連,仿佛登船的跳板。建築仿船身樣式,分為前艙、中艙、後艙三部分。前艙為卷棚歇山頂敞軒,軒前平台上有黃石欄柱和石几一條,憑欄俯視水面,游魚可數;軒內設石台、石凳,可以小憩;抱柱懸竹刻對聯一副曰:“春江萬解若為量,長松百尺不自覺”。中艙卷棚頂與前艙同樣高低,但坡頂方向與前艙、後艙垂直,艙左右共十六扇冰紋扇窗,窗下設宮式花紋尺欄,圖案精美。後艙上、下兩層,重檐歇山卷棚頂,室內以八扇冰紋落地長窗與中艙隔開,窗上配嵌十六幅圖畫,左右牆壁,開有六角形窗洞;一應家具陳設,精緻得體,正中懸沈秉成手書“舫齋籟有小溪山”。登樓而上,內懸俞椒篆書“碧澗之曲古松之陰”額和集辛幼安詞“還我魚蓑,依然畫舫清溪笛;忽呼斗酒,搏得東家種樹書”聯,皆成點景之筆。舉目四望,東面景色最佳,池水繞石而過,流經石橋兩重,形成三個水面,層次分明,意猶未盡;復廊以遠,屋舍儼然,整齊有序;近處小滄浪、螺髻亭立於石山之上,松竹茂盛,石徑隱隱,可以體會到深遠的園林意境。畫舫齋雖然是摹仿拙政園香洲而建,但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環境處理上結合小園地形,平台架空於水面之上,加強了池水的動感,建築輪廓流暢,整體小巧緊湊,成為怡園西部景色的終端。其室內裝修尤為精美,為江南旱船之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