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宿五[星座]

畢宿五[星座]
畢宿五[星座]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畢宿五,星宿名,即金牛座α(Aldebaran,意為“追隨者”),是全天第13亮星,視星等0.85等(不規則變星變化於0.75-0.95等之間),絕對星等-0.6等,其光譜與光度分類屬於K5 III型,呈橙色,表面溫度4000開爾文。距離地球65光年。

基本信息

恆星介紹

畢宿五,是全天第13名亮星,亮度不規則的在0.75~0.95之間變化,因為此星已進入晚年(即巨型階段)導致不規則的變化,其變化極不穩定,但是變化的光度不是很大。

此星是顆橙色巨星,畢宿五的直徑約為5300萬公里,是太陽直徑的38倍。由於其內里的氫已經耗盡,畢宿五已由主序星演變為紅巨星,靠燃燒氦來繼續發光發熱,看似是金牛座畢宿星團的一員,實際上距離地球只有68光年,比畢宿星團近很多。

根據哈勃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此星至少擁有5顆行星,此恆星甚大卻只擁有5顆行星,甚至少於太陽系,科學家做出的解釋是:此星若為主序星的話,是太陽的2倍大,至少會擁有10顆以上的行星,但是由於其已進入巨星階段,畢宿五進行膨脹,吞沒了大量行星,導致如此,科學家認為這些行星很有可能有外星生物存在。此星可能會在500~1000萬年間結束生命。

星座:金牛座

觀測位置:(J2000.0)

赤經:04h 35m 55.248s

赤緯:+16° 30' 33" .33

赤經百年自行:+0“.454

赤緯百年自行:-19”.07

視星等 (m):+0.87/13.50

觀測歷史

1497年3月9日,哥白尼和瑪利亞一起進行了一次著名的觀測。那天晚上,夜色清朗,繁星閃爍,一彎新月浮游太空。他們站在聖約瑟夫教學的塔樓上,觀測“金牛座”的亮星“畢宿五”,看它怎樣被逐漸移近的娥眉月所掩沒。

當“畢宿五”和月亮相接而還有一些縫隙的時候,“畢宿五”很快就隱沒起來了。他們精確地測定了“畢宿五”隱沒的時間,計算出確鑿不移的數據,證明那一些縫隙都是月亮虧食的部分,“畢宿五”是被月亮本身的陰影所掩沒的,月球的體積並沒有縮小。就這樣,哥白尼把托勒密的地心說打開了一個缺口。

物理特徵

光譜分類:K5+III/dM2 V (B-V 色指數 1.54 ,U-B 色指數 1.90)

變星類型:有可能

天體測定:徑向速度 (Rv) +53.8 km/s ,自行 (μ) RA: 62.78 mas/yr、Dec.: -189.36 mas/yr

視差 (π):50.09 ± 0.95 mas

距離:65.1 ly (20 pc)

絕對星等 (MV):-0.63/11.98 Details

質量:1.7/0.15 M☉

半徑:44.2/0.36 R☉

亮度:425/0.00014 L☉

溫度:4,000K

金屬量:47%

其他命名:金牛座α、Aldebaran、Parilicium、Cor Tauri、Paliliya、87 Tauri、Gl 171.1A/B、GJ 9159 A/B、HR 1457、BD +16°629 A/B、HD 29139、GCTP 1014.00、LTT 11462、SAO 94027、FK5 168、GC 5605、ADS 3321 A/B、CCDM 04359+1631、Wo 9159 A/B、HIP 21421

恆星簡介

畢宿五的直徑約為6200萬公里,是太陽直徑的44倍。由於其內里的氫已經耗盡,畢宿五已由主序星演變為紅巨星,靠燃燒氦來繼續發光發熱。

Aldebaran意思是“追隨者”因為它緊隨昴星團之後升起。古代波斯將畢宿五,心宿二,軒轅十四,北落師門合稱四大王星

畢宿五有一個伴星,是一個視星等達11等的紅矮星,肉眼不能看見,只能夠用望遠鏡來觀測。

1997年,人們透過觀測,認為畢宿五可能有一個行星存在,其質量約為木星的十一倍,距離畢宿五隻有1.3天文單位。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無人太空船先鋒10號,離開太陽系後朝著金牛座方向前進,如無意外,這艘太空船將在200萬年後接近畢宿五。

夜空中最亮的恆星

亮星之所以亮是因為它們的光度較高且/或離地球距離較近。以下是101顆在可見光波段從地球看起來最明亮的獨立的恆星列表。由於隨著視星等的增加,可觀測恆星的數目將大大增加,因此此處只列出前100顆(不包括太陽)。實際上,整個天空亮過視星等+11的恆星幾乎都記錄在案了,對更暗天體的探索也在持續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