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里鴨羹

甫里鴨羹

甫里鴨羹是江蘇省的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此菜相傳起源於唐朝。特點為用料多樣,其味有醬香,滲透互補,故湯汁稠粘,香鮮濃郁,營養豐富,堪為一道鴨饌中的珍饈 。

製作方法

原料

光嫩鴨一隻(重約2000克)。 帶皮火腿25克、水發蹄筋50克,干貝25克、河蝦米15克、鮮嫩筍50克、山藥50克、水發香菇20克、魚圓50克、薺菜75克。紹酒40克、蔥30克、姜25克、精鹽12克。

過程

干貝洗淨,去除老肉後與蝦米共放碗中,加紹酒、蔥姜、精水,上籠蒸透。

山藥去皮與筍分別切成薄片。薺菜下開水鍋來熟,撈出斬成細末。將光鴨治淨,連同肫肝、火腿、豬蹄筋放入水鍋燒沸,去浮沫,撈出洗淨。將鴨(背朝上)、肫肝、火腿及蹄筋同放入砂鍋內,加入原湯、蔥姜,上壓一平盤,加蓋上火燒至酥爛。

揭蓋去盤,揀去蔥姜,將各種原料撈出,涼後去掉鴨骨,將鴨肉切成3厘米長、2厘米寬的塊,火腿、肫肝切片,蹄筋切成3厘米長的段。將干貝等各種輔料放入盛有原湯的砂鍋內,再放入鴨塊,面上擺放筍片、香菇、火腿、魚圓、加入紹酒、精鹽,加蓋置火上燜至酥爛即成。上桌時撒芥菜末。

典故

相傳唐代文學家陸龜蒙曾長期隱居甪直甫里,自號“甫里先生”。他平素喜養鴨取樂,至今甪直鎮仍留有陸龜蒙“鬥鴨池”遺蹟。據說他還常以鴨招待客人,這“甫里鴨羹”,相傳便是他當初款待皮日休的一道菜。甫里鴨羹由蘇州名廚在挖掘傳統飲食文化時重新加工精研而成。

先將去內臟洗淨鴨子(1.5公斤左右)割去鴨尾臊子,洗淨鴨肝,然後連同帶皮火腿、豬蹄筋入鍋加清水煮沸去浮沫,將鴨等撈出,放入砂鍋後加蔥結、薑片及煮鴨清湯,以旺火燒沸轉小火焐至酥爛。然後取出鴨,拆骨切成長方塊,同時將火腿、肫肝切成片,蹄筋切寸長段,將經過蒸煮的干貝、蝦米及山藥片、嫩筍片、小冬菇、魚圓等放入火焐,上席時打開砂鍋蓋,立即撒上萁菜切成示子。鴨羹五色具呈,濃肥鮮美,真正原汁原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