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血暈

產後血暈

產後血暈,屬於醫學領域,指的是女性產後得的一種疾病體現的症狀。

名稱

產後血暈

簡述

產科病症之一。表現為產婦分娩後突然頭暈目眩,不能起坐,或心胸滿悶,噁心嘔吐,談涌氣急,心煩不安,甚至神昏口噤,不省人事。

病因證型

產後血暈多由於產婦素體氣血虛弱,加之生產時產程過長,失血過多,氣隨血脫;或產時體虛受寒,寒凝血瘀,氣逆於上等引起。常見證型有:①血虛氣脫型產後血暈。證見產後陰道出血量多,突然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四肢厥冷,汗出淋漓,漸至昏迷不省人事,舌淡無苔,脈微欲絕。治宜益氣固脫,方用參附湯、大補元煎等。②血瘀氣逆型產後血暈。證見產後陰道出血量少,小腹疼痛拒按,心胸滿悶,噁心嘔吐,神昏口噤,面、唇、舌色紫暗,脈澀。治宜活血祛瘀,開閉醒神,方用黑神散等。
產後血暈產後血暈

主要症狀及治療

血虛氣脫而致血暈:

其主要症狀為頭暈眼花,神志昏迷,唇白面青,心慌肢冷,身出虛汗等。治宜滋補氣血,益氣固脫,方藥可選定坤丹或獨參湯。若汗出肢冷,則用參附湯,以回陽救逆;若伴出血不止,則於參附湯中加姜炭,以止血。還可採用藥膳調治,如黃芪粥,取黃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用粳米50克煮粥,熟時加藥汁和適量紅糖,稍燉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亦可用桂圓棗仁芡實湯,桂圓肉10克,芡實12克,炒棗仁10克,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飲服,每日一劑,連服五天。

瘀阻氣閉型血暈:

其主要症狀為產後惡露不下或者量少,少腹陣痛拒按,甚至心下急滿,氣粗喘促,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兩手握拳,牙關緊閉,面色紫黯,唇舌均紫等。治宜行血逐瘀,方藥用奪命散加當歸、川芎。若兼胸悶嘔噦,則加姜半夏以降逆化痰。也可用下列藥膳調理,如佛手山楂元胡湯,佛手6克,山楂10克,元胡6克,水煎取汁服用,每日一劑。桃仁粥,桃仁15克搗爛,加水浸泡,去渣留汁。粳米50克煮粥,待粥半熟時加入桃仁和少許紅糖,燉至粥熟即可,每日晨起食之。黑豆紅花湯,黑豆30克,紅花6克,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沖紅糖50克溫服,每日一次

產後血暈的藥膳調理

產後血暈是指產婦分娩後出現頭暈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滿悶、噁心嘔吐,甚至神志昏迷等症狀。導致血暈的原因,一是生產時失血過多,心神失養,以致氣虛血脫;二是血瘀氣滯,擾亂心神而致血暈。治療時可對症用獨參湯、定坤丹或奪命散。還可根據病症分型採用藥膳調理。
血虛氣脫型藥膳方
黃芪粥:
黃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粳米50克煮粥,熟後加入藥汁和適量紅糖,再稍燉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
五味子大棗人參湯:
五味子50克、大棗10枚、人參12克,水煎共煮。取藥汁加紅糖適量,溫服,每日1劑。
蓮子粉粥:
蓮子共研細末,每次取15克,同粳米30克煮粥,熟時調入適量紅糖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
當歸羊肉芪薑湯:
羊肉500克(洗淨後切片),當歸60克,生薑、黃芪各30克,大棗10枚,加水文火燉湯,吃肉飲湯。
血瘀型血暈的藥膳方
桃仁粥:
桃仁15克,搗爛後加水浸泡,取汁。粳米50克,煮粥,粥半熟時加入桃仁汁與適量紅糖,燉至粥熟,每日清晨服食。
佛手元胡山楂湯:
佛手、元胡各6克,山楂10克,水煎,取汁飲服,每日1劑。
黑豆紅花湯:
黑豆30克,紅花6克,水煎,取汁沖50克紅糖溫服,每日1次。
艾葉乾薑醋糖飲:
艾葉、乾薑各9克,水煎,取汁,加入米醋100毫升,再加適量紅糖,稍煎片刻,溫服,每日1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