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痙病

[製法]上藥水煎備用。 [出處]《理溣駢文》。 [出處]《理溣駢文》。

基本信息

產後痙病

產後痙病

 病名。亦名產後痙。 《證治準繩·女科》 :“陳臨川云:凡產後口噤,腰背強直,角弓反張,皆名曰痙。”因發病原因不同,有產後痙風、產後病痙、產後驚風、蓐風等。詳見各條。

原因

產後痙症的發生是因產後失血傷津,營陰耗損,陰血虧虛,不能濡潤筋脈;接生不慎,傷口不潔,局部創傷,使邪毒乘虛而入,傷動血脈,直竄筋絡,故成痙症。

臨床表現

1、陰血虧虛型:症狀是產後突然頸項強直,牙關緊閉,四肢抽搐,面色蒼白或萎黃。
2、邪毒感染型:表現是頭項強痛,發熱惡寒,牙關緊閉,口角搐動,面呈苦笑狀,重者項背強直,角弓反張,甚至昏迷、休克

藥方

方藥1
[藥物]白鬍椒7粒,生桃仁7粒,連須大蔥3根,鮮生薑30克,血餘炭3克。

[製法]上藥共研細末和勻分作三布包備用。

[用法]左右腋窩各挾1包,雙手持一包並打開布包,用鼻嗅藥,微汗即可去藥。本方適用於產後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心煩意亂,身熱。

[出處]《婦科病中醫治療法》。

方藥2

[藥物]當歸24克,黑荊穗15克,防風9克,川芎12克,發灰3克,炮姜1.5克,黑豆一撮,蔥白3個。

[製法]上藥水煎備用。

[用法]取藥液趁熱熏口鼻。主治驚中諸風。

[出處]《理駢文》。

方藥3

[藥物]黑荊穗適量。

[製法]以童便煎上藥。

[用法]趨著藥液熱而熏口鼻。主治產婦產後中風等症。

[出處]《理溣駢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