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社區

生態社區

"人類對居住區規劃建設注重與自然環境的結合

基本概念

生態社區(ecological community),也被稱為綠色社區(green community)或可持續社區(sustainable community),強調人群聚落(“社”)和自然環境(“區”)的生態關係整合,是居民家庭、建築、基礎設施、自然生態環境、社區社會服務的有機融合。生態社區的建設必需發揮規劃設計者、房地產開發商、政府部門、社區居民、物業管理部門(社區居委會)等各利益相關主體的作用。

發展歷程

啟蒙

生態社區的思想可謂是源遠流長。古代時期人類聚居地多數是規模小並靠近大自然, 人類對居住區規劃建設注重與自然環境的結合, 如《宅經》中提出“ 天人合一” 的思想是古代人與自然和諧態度的凝練表達。中國的風水學說提倡住宅和聚居地形式要根據外部的生態環境來構建, 如元大都建設體現了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的融合等, 這種在聚落選址、布局、綠化等方面自發地考慮了生態平衡要求的建設, 是樸素生態學思想的萌芽。
1898年英國社會學家霍華德提出“ 花園城市”理論, 認為人類居住的理想城市應既有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環境。這一理論被公認為生態社區思想的萌芽, 標誌著人類開始冷靜的思考居住區“ 人一自然” 關係, 社區生態意識開始啟蒙。

積澱

20世紀20年代巴洛斯和波爾克等人提出“ 人類生態學” , 把生態學思想運用於人類聚落研究, 生態社區思想的雛形開始形成。沙里寧提出“ 有機疏散” 理論, 主張人的工作、交往與自然相融合以及城鄉並蓄的居住環境。20世紀30年代一40年代, 生態學原理開始運用到城市社區的規劃以及社會群體的產生、滲人、過濾等過程。20世紀50年代開始,尋求“ 人一社會一環境” 和諧的人本主義思想提出,對社區的功能進行了新的探索。1963年希臘學者道薩迪亞斯建立了人類聚居學學科, 著重研究城市居民與其生態環境的複合關係, 力圖創造適合人類居住和工作的聚居環境。1967年美國的麥克哈格所著的《設計結合自然》首次將生態價值觀帶人城市設計, 強調了自然環境因素在社區土地規劃中的重要作用, 這也標誌著生態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生態建築學的奠基。
20世紀70年代以來, 隨著生態意識的進一步覺醒, 國際性的綠色運動興起, 生態社區思想的發展也開始加快。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成為生態社區理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會議發表了“ 人類環境宣言” , 明確提出“ 人類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須加以規劃, 以避免對環境的不良影響,並為大家取得社會、經濟和環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
1976年聯合國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第一次人類住區大會上成立了聯合國人居中心(UNCHS),開始關注包括從城鎮到鄉村的人類居住社區的發展, 並認為“ 人類住區不僅僅是一群人、一群房屋和一批工作場所。必須尊重和鼓勵反映文化和美學價值的人類住區的特徵多樣性, 必須為子孫後代保存歷史、宗教和考古地區以及具有特殊意義的自然區域” 。
1977年發表的《馬丘比丘憲章》, 把城市規劃目的定為創造一個多功能的生活環境, 強調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

蓬勃發展

1984年中國著名生態學者馬世駿和王如松等提出了社會一經濟一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理論以及生態控制論原則原理。1985年德國建築師格魯夫針對現代都市一味追求生活便利與效率而犧牲自然環境與人性化特色的“ 都市型社區” , 提出了與環境、人文共生的城市“ 生態型社區” 的模式。1987年出版的布倫特蘭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一書提出了“ 可持續發展” 的概念, 很快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和廣泛認同並迅速成為生態社區思想的核心理念。
1991年, 丹麥大地之母(GAIA)信託基金出版《生態村報告》, 正式提出生態村的成形概念, 並且列舉出地球上已有的和為了尋求現代文明出路而做出嘗試和加以實踐的生態村, 到2001年, 歐洲共有57個生態村落。
而在加拿大和美國, 有關綠色(可持續)社區的理論和建設開始發展。加拿大的綠色社區形成了網路, 並成立了專門的協會促進新的綠色社區的建立以及活動。在美國, EPA設有綠色計畫包括綠色社區的認定、示範以及培訓等。至1997年, 美國共有22個城市和城鎮率先在可持續社區行動方面採取了行動;西雅圖為建設可持續社區制定了一套發展指標, 可以用來評價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並預測和監控城市的未來發展以及正在監控和加強的各項條款。
進入21世紀後中國人類居住地的建設有了更大的發展, 中國對居住區的環境規劃設計越來越重視, 國家相應出台了很多居住區建設方面的政策和指導性檔案, 如《國家康居工程建設要點》、《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城市示範小區規劃設計導則》(2000年)、《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2001)等, 這些措施的推出標誌著中國居住區環境規劃己經跨上新的台階, 正向生態社區環境規劃方向發展。
楊芸和祝龍彪指出在社區規劃和建設中運用的生態學原理並從生態社區的規模、生態社區的物流、綠地系統的建設、運用生態設計和生態材料等方面對生態社區的規劃和建設進行了研究。也有學者對生態社區內的綠地、氣、水等方面分別進行了探討也建立了不同的生態社區指標評價體系並運用單因子、多因子方法進行了評價。成熟的生態學理論如循環經濟理論、生態足跡理論等也滲入到了生態社區的研究之中。

存在問題

評價指標體系規範化程度不夠

評價指標是指導生態社區規劃和建設的重要參考依據, 但是目前對於生態社區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還不健全, 沒有一套比較規範的指導性的評價體系, 而且具體指標值的確定也要大量的實踐加以證明。

外界因素的影響研究不足

從區域角度出發,社區只是整個人居環境的組成部分, 生態社區的可持續不能以破壞社區系統外部環境為代價, 因此要從整個區域考慮生態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急需從系統生態流的角度去研究社區與外界的關係。

套用實例

英國倫敦拜德(Bed)零耗能小區

該小區位於英國倫敦西南的薩頓市,由Peabody Trust公司承建。

 小區包括82套聯體式住宅和2500平方米的社區公共設施用地
(包括工作室、辦公室、健康中心、幼托、咖啡廳等)。
該小區曾獲得2000年英國皇家建築協會”可持續建設最佳範例“
獎,並被英國皇家建築協會選擇作為2000年倫敦”可居的城市
“展覽中可持續發展的範例。美國COTATI COHOUSING小區

該小區2003年建成,占地2.3英畝,擁有30個住宅單元,沿馬路設定一棟功能混合的建築,下面為7500平方英尺的商業設施,上面為居住。小區的公共屋緊靠商業廣場,作為城市公共空間與住宅過渡空間。公共屋包括客廳,廚房,兒童遊戲室,健身房,洗衣房等房間,是平時居民交往。舉辦各種活動的主要場所。該小區2004年獲得美國住宅協會頒發的”美國最佳居住獎“。

我國生態社區建設現狀

目前,我國生態社區建設主要還處於理論研究階段,各地區所開展的生態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未來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廣州科學城建設、杭州生態園建設、上海及西安老城區改造建設等大型項目。

生態社區相關的評價指標體系

美國LEED

美國的“能源與環境設計領袖”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的綠色建築分級評估體系。它是美國綠色建築協會(United State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S)於1998年正式推出,目的在於通過創造和實施廣為認可的標準、工具和建築物性能表現評估標準,從而鼓勵並加快全球對於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建築的建造與開發技術的採用。經過10餘年的發展,LEED已經開發出適應於不同類型和生命階段建築的一系列評價工具。目前對於LEED的研究性文獻很多,而LEED由於其評價體系結構簡單、完整、清晰,易於使用者從巨觀把握等優點而被廣泛認可和採用。

英國breeam

英國的“建築研究所環境評價方法”(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BREEAM)。它是由英國建築研究所(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BRE)於1990年開發的評價系統,體系的目標是減少建築物的環境影響,體系涵蓋了包括建築主體能源到場地生態價值的範圍。BREEAM是最早具有影響力的生態社區評價指標體系,致力於減少建築物的環境影響。

日本CASBEE

日本的“建築物綜合環境性能評價體系”(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Efficiency, CASBEE)。它是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支持下,由企業、政府、學術界聯合組成的“日本可持續建築協會”合作研究的成果。它雖然誕生於其他一些國際著名的評價體系之後,但是其發展迅速,目前,CASBEE針對不同建築類型、建築生命周期不同階段而開發的評價工具已經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並且處於不斷擴充和生長之中。

建設部《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Evaluating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s, ESGB)是我國建築部標準定額司於2006年組織編寫的旨在加速改變粗放型的建築現狀的評價體系,按照建築全生命周期原則制定,用於評價住宅建築和辦公建築、商場、賓館等公共建築。

《綠色社區考核指標與評價標準》

“十五”期間,國家環保總局在全國開展了“綠色社區”創建活動,制定國家、省、市等各級“綠色社區”創建的考核指標,一般而言評價標準從基本條件、環境質量、環境建設、環境管理和公眾參與等方面展開。“綠色社區”創建本質上是政府推動、基層參與的活動,更側重社區組織管理的內容。
生態社區評價指標體系是為了反映社區的生態建設過程、水平和可持續性而設計的。因為對生態社區概念理解的差異性,生態社區評價指標體系(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of Ecological Community)也不盡相同。總體而言,生態社區指標評價體系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和綜合性特點,包括評價主體、指標框架、指標值和綜合評價方法等方面的內容,覆蓋了社會、經濟、環境、建築等多方面的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