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水井

傳說在清朝嘉靖八年,湯陰大旱。百姓們為了吃水,就挖井解渴。經過九天九夜的艱苦勞動,水終於被挖出來了。然而等百姓們手捧水喝時,頓時感到水又苦又鹹,難以入口。正在這時,忽然來了個白須老人,手持龍頭拐杖,拐杖的頂頭拴著一個金閃閃的寶葫蘆。老者摘下葫蘆打開蓋,朝井裡撒了些什麼,然後就飄然而去了。百姓們往井裡看時,只見泉水吐涌,嘗一口,又清又甜。

傳說

傳說在清朝嘉靖八年,湯陰大旱。百姓們為了吃水,就挖井解渴。經過九天九夜的艱苦勞動,水終於被挖出來了。然而等百姓們手捧水喝時,頓時感到水又苦又鹹,難以入口。正在這時,忽然來了個白須老人,手持龍頭拐杖,拐杖的頂頭拴著一個金閃閃的寶葫蘆。老者摘下葫蘆打開蓋,朝井裡撒了些什麼,然後就飄然而去了。百姓們往井裡看時,只見泉水吐涌,嘗一口,又清又甜。

後來,住居在這水井周圍的人們給井壘了圍牆,鋪了井面,安上了轆轤。只因這井裡的水喝起了感到特別甜,所以人們都叫它甜水井。

說來也奇,長年累月,時逢久旱,周圍井水都幹了,可這口井裡的水卻一直是那樣涌涌汪汪,不管哪裡的住戶人家,都來這兒擔水吃。路過的人們,是進城的農民,還是開車的司機,也要來到井邊,喝上口這甜水井裡的水。喝完後都會情不自禁地說:"這水,真甜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