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業大學林學院

甘肅農業大學林學院

甘肅農業大學林學院成立於1986年,是在1958年創建的林學系的基礎上發展組建起來,隸屬甘肅農業大學。是我校唯一一所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二級學院。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概況

學院辦學專業和學科由原來林學系設有一個林學本科專業發展到目前有林學、園林、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三個本科專業及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森林經理、林木遺傳育種和農業推廣(林學領域)等碩士學位授權點。並開設有“林業生態環境工程與管理”、 “園林”兩個本科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套用型專業。形成了具有本科、碩士、專業學位碩士、博士等多教育層次、多專業、普通教育與成人教育相結合的高等林業教育體系。

專業設定

學院現有林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園林三個系和園林與水土保持規劃設計研究院一所,並建立了校屬林學院森林資源培育與保護實驗教學中心,下設水土保持實驗室、荒漠化防治實驗室、森林培育實驗室、種苗實驗室、園林規劃室、林木遺傳育種實驗室、森林經理實驗室、森林保護實驗室、樹木學實驗室。其中樹木標本室已加入中國植物標本館網路,並被國際植物分類學會註冊認可,國際代碼為GAUF。學院還有藏書2000餘卷冊的資料室。同時,學院在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省治沙研究所、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蘭州市園林植物研究所、定西水土保持研究所、平涼市崆峒林果經濟林區等地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另外,學校每年有“錢學森沙產業獎學金班” 的資助獎勵,獎勵25-30名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每人授獎金額2000元。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34人,其中在職教授6人,副教授7人,講師11人,助教4人。其中博士5人,在讀博士12人,具碩士學位15人,在讀碩士2人。有甘肅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2人,“333”、“555”創新人才4人。有研究生、本科生和成人教育等各類在校學生21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60人,本科生636人,歷年共培養各類畢業生達6091人。

學術成果

學院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科技推廣、科技扶貧工作。近5年,學院主持國家林業局、甘肅省科技攻關等科研項目15項,科研經費120萬元;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主編、參編教材5部,其他科學專著5部,編寫專業課實驗、實習指導書12種;在國家和省級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

林學系

簡介

林學系始建於1958年。現設有森林經理專業、林木遺傳育種專業兩個碩士學位點,一個省級重點學科。教學基礎條件良好,教學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6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3人。

專業培養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病蟲鼠害防治與檢疫、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林業、農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學生主要學習森林培育(包括經濟林栽培)、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病蟲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林木良種選育、造林、森林資源調查規劃、森林病蟲鼠害防治與檢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訓練,具有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林木遺傳育種、林業生物技術、森林保護學、樹木學、森林生態學、測量學、造林學、森林經理學、林業生態工程學、經濟林學、林業經濟管理。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學實習、科研訓練、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等、一般安排28—30周。
主要專業實驗:植物學、土壤理化分析、植物生理生化、樹木學、林木種子品質檢驗、林木遺傳育種、森林資源動態監測、野生經濟植物加工與利用、森林資源信息採集處理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園林系

簡介

甘肅農業大學林學院園林系是依託1982年起招生的原林學院城鎮園林自學考試大專班開始建立的,於1994年成立園林教研組,1998年由甘肅省教委批准建立園林本科專業並於2002年正式設立園林系。本系現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講師2名,教師梯隊結構合理,為了加強學生的基本能力訓練,近兩年對園林建築、園林規劃、園林工程等骨幹課程進行了建設,具備了良好的教學條件。

專業培養

本系所設園林專業為城市綠化、美化及建設培養高級設計及施工的專門人才,隨著西部環境的逐漸改善,該專業在自然保護區建設,森林公園旅遊及森林公園建設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生態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建設、園林、林業部門和花卉企業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及管理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學生主要學習生態學、園林植物、觀賞園藝、園林設計、園林建築、園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繪畫及表現技法、規劃設計、園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藝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城鎮綠化、園林工程、園林植物造景等規劃設計及園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養護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生態學、植物學、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插花藝術、園林史、繪畫、設計初步(包括形態構成設計與表現技法)、園林藝術原理、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建築設計、園林工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教學綜合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等,一般安排25—30周。
主要專業實驗: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園林建築、園林工程、園林規劃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系

簡介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系創建於1986年,現設有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博士、碩士學位點。與甘肅各地縣的水土保持、治沙研究的科研、生產單位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繫。教學基礎條件雄厚,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講師6人,助教2人,專業基礎和專業課實驗室180m2 。
甘肅省是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重點省份之一。地貌類型複雜,土壤侵蝕類型多樣,水土流失嚴重,荒漠化面積大。該系所設專業具有明顯的套用前景,可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就業和專業發展空間。

專業培養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水土保持學、林學、環境科學、荒漠化防治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在水利、林業、環境保護、國土資源等部門從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規劃、設計、施工及生態環境建設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態學、環境科學、水土保持學、林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的監測、防治及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生態學、土壤學與土地資源學、環境科學概論、植物學、樹木學、土壤侵蝕原理、沙漠學概論、工程力學、水力學、水文學及水資源學、測量學、水利工程製圖、水土保持工程學、水土保持林學、水土保持農牧措施、水土流失與荒漠化動態監測、3S技術、荒漠化綜合防治、水土保持規劃與設計、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教學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等、一般安排25—30周。
主要專業實驗:水力學、土壤侵蝕原理、水土保持規劃與設計、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土保持林、荒漠化防治工程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學院領導

黨總支書記:王有科
全面主持學院黨務工作,負責黨務、政治思想、人事、工會工作及自學考試工作。
副院長:李 毅
全面主持學院行政工作,負責學科建設、研究生教學、財務等方面的工作。
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齊廣平
負責學院團學工作、研究生教育、學院辦公室、宣傳、安全保衛、衛生等方面的工作。
副院長:王 立
主管學院本科教學、科研、實驗室工作。

研究生教育

林學院自1958年建系以來,經過50年的發展,現有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
v 森林經理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簡介:
森林經理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於1990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建立,1991年開始招生,現已培養67名碩士研究生。
本學科特點:針對西北地區自然條件及森林資源特徵,注重於生態脆弱帶退化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技術研究和生態林可持續發展研究。
本學科研究生培養方向:防護林可持續經營與效益評價研究;森林生態系統演變規律及綜合培養技術研究;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研究;森林資源可持續經營與監測評價體系研究。 
學科帶頭人:王輝教授
v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碩士學位授權點簡介: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碩士學位授權點於2000年10月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開始招生,現已培養30名碩士研究生。
本學科特點:該學科點涵蓋了荒漠化防治與環境保護、生態恢復、林學、水保、治沙等方向,對甘肅和中國西部地區的荒漠化防治、流域治理、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而科學的促進作用,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順利實施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本學科研究生培養方向:荒漠化產生機理及綜合防治技術;防護林體系建設及監測評價技術;水土保持與小流域生態系統恢復重建技術;沙地綜合改良與沙產業開發利用技術。
學科帶頭人:蔣志榮教授
v 林木遺傳育種碩士學位授權點簡介:
林木遺傳育種碩士學位授權點於1985年開始招生,現已培養9名碩士研究生。
本學科特點:林木遺傳育種是以研究林木的遺傳特性、培育和改進優良種為目的,為植樹造林提供良種。從而提高造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本學科研究生培養方向:針對適生於西北乾旱地區的經濟、用材、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樹種為主要遺傳性狀,採用雜交育種等常規手段結合現代育種技術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以期培育出優質、豐產、速生(早熟)的優良品種。
學科帶頭人:李毅教授
v 林業領域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簡介:
2002年批准招生以來,共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42名。
v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博士點:
200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並開始招生

下屬機構

甘肅農業大學園林與水土保持工程規劃設計研究院
甘肅農業大學園林與水土保持工程規劃設計研究院由甘肅農業大學甘農大發[2005]110號檔案批准成立,以甘肅農業大學為依託,由林學院組建而成的研發機構。現有工作人員34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28人(高級14人、中級8人、中級以下6人)。
研究院的主要任務是:承接林業園林工程規劃設計與研發、水土保持工程規劃設計與研發、生態工程監理、生態工程項目建議書的編制與諮詢以及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的編寫等。
研究院內設林業調查設計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部、水土保持工程規劃設計諮詢部、生態建設工程監理部以及綜合財務部五個部門。
為保障工作質量,研究院現已建立了《財務管理制度》、《技術檔案管理制度》、《質量控制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為充分利用研究院的人才和先進設備優勢,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自2005年研究院成立以來,先後完成了450畝的《蘭州商學院榆中校區綠化規劃設計》和50畝的《通渭縣榜羅鎮紅色旅遊景區綠化規劃設計》任務,目前正在實施30畝的《漳縣遮陽山渡假區綠化規劃設

科研成果

1 李毅 鈣果愈傷組織誘導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西北農業學報2007.5(16).222-226
2 李毅 幾種影響沙棘組織培養外植體褐化因子分析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7.5(30).40-43
3 李毅 檸條葉片光合速率日變化特徵的研究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7.1(22).12-14
4 李毅 不同激素對高山杜鵑愈傷組織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響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1(42).68-72
5 李毅 觀賞山楂葉片耐熱性生理指標研究初探 江蘇林業科技 2007.2(34)6-11
6 李毅 香樟不同種源耐鹼性研究 浙江林業科技 2007.4(27)21-24
7 朱曉霞 中國園林的聲境美 Garden 園林(2007.4)
8 馬彥軍 林木遺傳育種學教學改革探討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 42卷)
9 馬彥軍 沙棘綜合套用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6 41卷)
10 黃海霞 蘭州市生態綠地的最佳化配置 資源環境與發展.2007.8(2)
11 王蕙 黑河中游荒漠綠洲過渡帶土壤水分與植被空間變異 生態學報(2007年27卷5期)
12 王蕙 對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42卷綜合版)
13 王蕙 淺談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方案的內容編制方法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42卷綜合版)
14 田青 Botanical expedition to southern Gansu Province. China. May 2007 Newsletter of Himalayan Botany.2007.8No.40
15 王有科 杏三品種葉片抗旱生理指標研究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第六期
16 李毅 不同生長激素對高山杜鵑葉片愈傷組織誘導及再生體系的影響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6.6(41)
17 王輝 瑪曲縣天然草地沙化機理分析研究 草業學報 2006.6
18 孫學剛 白龍江中上游林區種子植物物種多樣性與區系地理研究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6.41(6):
19 孫學剛 甘肅杜鵑花科植物分布新記錄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6.41(6):
20 蔣志榮 民勤縣荒漠綠洲過渡帶土地荒漠化類型判定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6年06期
21 孫學剛 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樺木林木本植物種間聯結 生態環境.2007.16(4)
22 孫學剛 林型尺度森林植被恢複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42(5)
23 孫學剛 白龍江乾旱河谷木本植物多樣性及其區系地理特徵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42(5)1
24 焦健 蘭州市高校木本植物群落研究 中國城市林業.2007.(4):22-23
25 焦健 辯證法在“植物生態學”課程教學中的套用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綜合版).2007.38-39
26 焦健 蘭州市高校校園綠地群落物種組成及多樣性分析 廣東園林.2007.(5):44-47
27 王輝 乾旱荒漠區沙蒿種群根系生態特徵研究 水土保持學報2007.21(1):99-102
28 王輝 黃河源區高寒草地沙化進程中土壤物理性質的變化 草業學報.2007.16(1): 30-33.1/3
29 王輝 子午嶺油松林主要樹種空間格局及種間關聯性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2007.27(4):791-796.2/4
30 王輝 乾旱荒漠區封育沙地土壤水分變化研究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7.22(2):49-53
31 輝 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西北林學院學報.2007.22(3):25-28
32 王輝 不同林齡油松人工林枯枝落葉層持水性及養分含量 浙江林學院學報.2007.24(3):319-325
33 王輝 子午嶺次生油松林主要喬木樹種更新特點 浙江林學院學報.2007.24(5):559-563
34 王輝 不同補水保水方式下蘭州北山區人工植被狀況 西北農業學報.2007.16(4):116-120
35 王輝 甘肅省地表植被指數演變分析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42(綜合版):241-244
36 王輝 子午嶺油松林林隙更新特徵研究 林業資源管理.2007.(2):60-65
37 武利玉 有聲語言與形體語言在教學中的套用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第42卷
38 武利玉 人工綠洲防護林體系穩定性評價 《中國沙漠》2007年第27卷第6期
39 賀春燕 甘肅省核桃氣候分析及適生種植區氣候區劃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第42卷第四期
40 賀春燕 龍嗓引種觀察及嫁接試驗 甘肅農業科技2007年第9期
41 賀春燕 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設定體系及教學思考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第42卷綜合版
1997-2007年出版專著
1 1997 王有科 《經濟林栽培學》(北方本) 中國林業出版社 副主編
2 1998 王 輝 《土地荒漠化綜合防治技術》 中國林業出版社 主編
3 1999 王有科 《花椒栽培技術》 金盾出版社 主編
4 1999 蔣志榮 《水土保持林學》 主編
5 2002 張如力 《森林昆蟲學通論》 中國農業出版社 副主編
6 2004 王 輝 《西北地區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與節水戰略研究》 科學出版社 副主編
7 2005 孫學剛 《中國西北內陸鹽地植物圖譜》 中國林業出版社 主編
8 2005 孫學剛 《甘肅植物志》(第二卷) 甘肅科學技術 參編
9 2005 邸 利 《環境科學概論》 中國農業出版社 參編
10 2005 蔣志榮 《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監測與評價》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參編
11 2006 王 輝 《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動態研究》 中國農業出版社 參編
12 2006 張玉珍 《園林工程製圖》 中國農業出版社 參編
13 2006 張玉珍 《園林工程製圖習題冊》 中國農業出版社 參編
14 2006 唐 紅 《草坪技術手冊-草坪工程》 華工工業出版社 參編
15 2007 李 毅 《林學概論》 中國農業出版社 參編
16 2007 張玉珍 《畫法幾何與水利工程製圖》 中國農業出版社 參編
17 2007 張玉珍 《畫法幾何與水利工程製圖習題集》 中國農業出版社 副主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