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技術

環境技術

環境技術是指能節約或保護能源和自然資源、減少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負荷,從而保護環境的生產設備、生產方法和規程、產品設計以及產品傳送的方法等。

環境技術不僅包括硬技術,如污染控制設備、環境監測儀器及清潔生產技術;還包括軟技術(操作及運營方法),如廢物管理和那些旨在保護環境的工作與活動(如環境規劃、環境評價、環境標誌設計、環境信息系統的研製與維護等一系列管理活動與智慧型活動)等。

本刊簡介及主要內容

簡介:

《環境技術》雜誌是國內唯一主要針對電工、電子產品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領域技術研究的專業權威期刊。面向電器、電子、汽車、航空、航天、五金、塗料、建材等行業,和相關環境試驗設備行業。(國內統一出版物連續號:CN44-1325/X,國際刊號:ISSN 1004-7204,郵發代號:46-355)

《環境技術》雜誌創刊於1958年,1958-1970《熱帶電工》;1971-1983《特殊電工》;1983-1992《環境條件與試驗》;1992至今《環境技術》。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主管,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主辦,廣州威凱檢測技術研究所、全國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協辦,面向電器、電子、汽車、航空、航天、五金、塗料等行業,是國內專注於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環境條件、適應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和套用的專業權威刊物。所設主要欄目有:環境試驗、適應性和可靠性、測試技術&設備、技術專欄、標準化、訪談專稿、行業資訊。讀者群主要面向:產品設計、研發、品質部門;檢測認證、監督檢驗、計量等機構;科研院所、高校;測試方案及設備提供商。發行特點:點對點、針對性強、準確、及時、有效。戰略合作:平面廣告、 企業專訪、企業技術專欄、展會、研討會合作、企業名片、網路宣傳。所設主要欄目有:環境試驗、適應性和可靠性、測試技術&設備、技術專欄、標準化、訪談專稿、行業資訊。讀者群主要面向:產品設計、研發、品質部門;檢測認證、監督檢驗、計量等機構;科研院所、高校;測試方案及設備提供商。 發行特點:點對點、針對性強、準確、及時、有效。戰略合作:平面廣告、 企業專訪、企業技術專欄、展會、研討會合作、企業名片、網路宣傳。

辦刊宗旨:

《環境技術》旨在充分發揮專業媒體優勢,整合資源,服務行業,打造專業的技術交流平台,促進工業產品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領域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主要內容設定

1)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

主要涉及對工業產品和材料的性能(適應性、耐久性、可靠性、耐候、老化、腐蝕、振動、衝擊、應力……)影響的各類環境條件相關的試驗、技術研究、分析及套用;包括以下幾大類:

a) 氣候類(溫度、氣壓、濕度、沙塵、光照……);

b) 機械類(振動、衝擊、跌落、頻率……);

c) 化學類(鹽霧、二氧化碳、硫化氫……);

d) 生物類(黴菌、昆蟲……);

e) 輻射類(電磁輻射、太陽輻射……)。

2)試驗設備

主要介紹氣候環境試驗、力學環境試驗、以及材料試驗試驗機等相關儀器設備的技術研究、設計、發展和套用等;

3)熱點探討

針對業內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提供一個前沿技術的學術討論平台;

4)訪談專稿

就行業一些重大的、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各類大型專題研討會、論壇,以及行業內知名的展會等進行專訪;

5)企業專欄

針對企業的技術創新、經營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專訪;

6)行業資訊

國內外相關的政策、法規、標準、前沿技術、企業新聞、活動(展會、研討會、培訓會等)等信息;

7)標準化

針對電工電子產品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國內標準、國際標準,以及相關環境試驗設備儀器、儀表的標準的研究、探討、正確解讀、以及國外相關標準等;

8)專業解讀

環境技術 環境技術

針對環境試驗、適應性和可靠性行業等方面的專業解讀。

《環境技術》媒體優勢

唯一性

《環境技術》於1983年創刊,是國內最早、唯一關注於工業產品環境適應性與可靠性領域的專業媒體雜誌。

權威背景和專業團隊

1) 權威背景:《環境技術》雜誌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主管,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主辦,國家日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工業產品環境適應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工產品環境技術專業委員會、全國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協辦,同時得到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和相關儀器設備企業的大力支持;。

2) 專業團隊:《環境技術》編輯部工作團隊由環境試驗和可靠性相關的科研、檢測、標準化、設備開發等相關方面的專家組成員,以及專業的媒體運作團隊組成。

發行優勢

1) 發行領域:電器、電子、汽車、航空、航天、五金、塗料、建材等行業,以及國內認證檢測、質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機構;和相關儀器設備製造商、代理商等;

2) 讀者群:國內外各相關環境條件、環境試驗、適應性和可靠性研究領域的專家、企業研發人員,從事相關檢測、試驗工程師,以及相關儀器、設備設計、研發、製造商等;

3) 發行特點:點對點、針對性強、準確、及時、有效

通過郵局訂閱、免費贈送、參加專業展會、研討會等專業發行渠道,堅持每一份《環境技術》雜誌都準確、及時地發行到有效的讀者群。旨在打造一個公共的技術交流平台,促進整個行業發展。2009年《環境技術》雜誌將更加注重發行和傳播力度,預計到2009年底,《環境技術》發行數量每期將在10000冊左右,發行總量將達到6萬冊,傳閱人次30萬次以上。

推廣優勢:

1) 《環境技術》雜誌主辦方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在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環境條件、適應性和可靠性等領域長期積累下來的研究套用技術和專家資源優勢,以及國內最具實力的集產品檢測、認證、標準、計量、質量、體系、培訓六大綜合技術服務平台——廣州威凱檢測技術研究院;

2) 工業產品環境適應性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氣候分會、機械分會、環境技術專業委員會等專業組織機構;

3) 《環境技術》雜誌專業的發行渠道,檢測、質量認證服務網路、專業展會、專研討會、培訓會等。

綜合服務

技術/信息諮詢服務:

《環境技術》作為專業的媒體雜誌,能夠為專業讀者帶來第一手有關電工電子產品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和套用資料,標準化工作,行業動態、儀器設備信息,展會信息、培訓、研討會等信息。

培訓/研討會/論壇服務:

不定期策劃和組織有關檢測試驗技術、標準宣貫/解讀、等相關方面的研討會/培訓會/論壇等工作。

品牌推廣/戰略合作服務:

《環境技術》雜誌作為電工、電子產品環境適應性與可靠性領域的專業權威期刊,充分利用其在行業內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相關的研究機構、質檢機構,及專業的環境試驗設備商提供專業、有效的品牌推廣服務。

《環境技術》雜誌可為戰略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平面廣告宣傳、企業新聞報導、企業專訪、技術專欄、產品推薦、研討會合作等多種推廣服務。為企業創造技術和行業價值。

來稿須知

1. 來稿形式:試驗與研究報告、專論、綜述、國內外動態信息。文章務必論點明確、數據可靠、力求精煉、圖表清晰。試驗與研究報告一般不超過5000字,綜述、專論一般不超過6000字。

2. 試驗與研究報告、專論綜述均要求其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地址、摘要、關鍵字及圖表的說明文字分別用中英文表叔;並且要求寫出中圖分類號。

3. 稿件請附上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任選)。

4. 文稿要求有電子版。標點符號要符合規範;數字或字母用到的上、下角標予以分辨清楚;插圖要求清晰,一般不要超過8幅,插圖位置下應寫明圖的序號、圖名及圖注;插圖、照片及表格都應適合大16開版面排版;稿中儘可能避免直接引用過於冗長的公式推導資料;稿中計量單位,請統一使用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稿件中涉及到的外文一律用標準印刷體,大、小寫以及正、斜體區分清楚。

5. 稿件由作者自留底稿,來稿一般不退,請勿一稿多投。

6. 本刊已被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收錄,其作者文章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7. 稿件文責自負。來稿應註明作者詳細通信地址、郵編、姓名、聯繫電話、E-mail等。稿件一經發表,即付稿酬,並贈送當期雜誌兩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