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

《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是由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到案的一部電影,上映於1979年。

基本信息

影片信息

◎譯 名 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

◎片 名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年 代 1979

◎國 家 德國

◎類 別 劇情

◎語 言 德語

◎字 幕 中文/英文

◎IMDB評分 7.7/10 (1,463 votes)

◎IMDB連結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9095/

◎檔案格式 XviD + AC3

◎視頻尺寸 704 x 384

◎檔案大小 2CD 2 x 49 x 15MB

◎片 長 120 Min

◎導 演 寧那 華納 法斯賓德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主 演 Hanna Schygulla .... Maria Braun

Klaus L?witsch .... Hermann Braun

Ivan Desny .... Karl Oswald

Gisela Uhlen .... Mother

Elisabeth Trissenaar .... Betti Klenze

Gottfried John .... Willi Klenze

Hark Bohm .... Senkenberg

Greg Eagles .... Bill

Claus Holm .... Doctor

Günter Lamprecht .... Hans Wetzel

Anton Schiersner .... Grandpa Berger

Sonja Neudorfer .... Red Cross nurse

Volker Spengler .... Train conductor

Isolde Barth .... Vevi

Bruce Low .... American at conference

簡 介

德國納粹即將滅亡的前夕,德國法西斯節節敗退,盟軍的炮火把城市夷為平地,瑪麗婭與赫爾曼到市政廳去登記結婚,一枚炸彈在市政廳邊炸響,震得牆上希特勒的畫像落地,他們的結婚證書也震飛了.第二天赫爾曼便上前線.德國戰敗了,婦女們紛紛到火車站去接親人回鄉,瑪麗婭也去了,有人告訴她赫爾曼陣亡了.為了謀生,瑪麗婭到美國占領軍的酒吧去做招待,認識美軍黑人軍官比爾,兩人同居了.比爾向她求婚,瑪麗婭拒絕了,在她心目中與赫爾曼的婚姻是唯一合法的神聖的. 瑪麗婭懷孕了,她打算給孩子取名赫爾曼,紀念死去的丈夫.這時突然赫爾曼闖進門來.原來赫爾曼當了俘虜,他是從戰俘營中獲釋回家的.赫爾曼與黑人比爾打了起來,瘦弱的赫爾曼當然打不過高大的比爾,瑪麗婭操起酒瓶砸比爾的頭,比爾被打死了.在法庭上赫爾曼自認是打死比爾的兇手,因此而鋃鐺入獄.瑪麗婭又成了獨身女人.

瑪麗婭做了人流.不久認識了企業家奧斯瓦爾德.應聘成了他的私人秘書.瑪麗婭幫助奧斯瓦爾德經營紡織廠時表現出驚人的幹練、卓決.無論與美國商人進行商業談判時還是平息勞資糾紛時都維護資本家的利益.同時瑪麗婭又成了奧斯瓦爾德的情人.奧斯瓦爾德給了她富裕的物質生活,有高級住宅、轎車和金錢.但是這一切彌補不了她心靈的空虛,因為這一切是用她的肉體換來的.而她的心還是系在她與赫爾曼合法而又神聖的婚姻上.

奧斯瓦爾德去監獄探望赫爾曼,兩人達成一項"協定",赫爾曼把妻子"讓"給他,而他保釋赫爾曼出獄.赫爾曼出獄了,他對瑪麗婭說:"我走了,等我有了成就再尋找你."赫爾曼每月寄一朵玫瑰花給瑪麗婭.從此瑪麗婭對神聖婚姻的企盼都系在對玫瑰花的等待.

三年後奧斯瓦爾德因患心臟病而去世.赫爾曼也帶著財富從國外歸來.兩人沉靜在相逢的喜悅里,門鈴響了,奧斯瓦爾德的律師來宣布他的遺囑,一半財產給瑪麗婭, 一半財產給赫爾曼作為"讓妻"的代價.瑪麗婭絕望了,她神聖的婚姻被出賣了,沉重的失落感頓時湧上心頭,她忘了關煤氣.在她點菸時,一聲爆炸聲,一切都化為灰燼.

在爆炸的硝煙中,銀幕上出現了聯邦德國歷屆總理的頭像。

得獎紀錄

1. 197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2.197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

3.1979年紐約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女主角獎

附:法斯賓德作品年表

1966《城市流浪漢》(城市遊民)(Der Stadtsreicher; The City Tramp)

1966《小混亂》(The Little Chaos)

1969《愛比死更冷》(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

《外籍工人》(卡策馬赫爾)(Katzelmacher)

《瘟疫之神》(Gods of the Plague)

《R先生為什麼瘋狂地殺人?》(晴天霹靂)(Why Does herr R. Amoke Run?)(與米夏爾?芬勒Michael Fengler合導)

1970《死亡之河》(里約摩特)(Rio das Mortes)

《咖啡屋》(TheCOFFEE HOUSE)

《威迪》(懷惕)(Whity)

尼克勞斯豪森之旅》(The Niklaushausen Journey)(與米夏爾?芬勒合導)

《美國大兵》(The American Soldier)

當心聖妓》(神聖的妓女)(Beware of a Holy Whore)

《英格史達特的先鋒》(英格史達特的工兵)(Pioneers in lngolstadt)

1970《四季商人》(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

1972《裴特拉的苦淚》(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

《牢蝕》(Jail Bait)

《八小時不成為一日》(Eight Hours Are Not a Day)(五個單元的電視影集)

《不萊梅的自由》(Bremen Freedom)

1973《世界旦夕之間》(World on a Wire)(上下兩集電視電影,各為99分鐘和106分鐘)

《諾拉.海曼》(Nora Helmer)

《瑪塔》(深閨怨婦)(Martha)

《恐懼吞噬心靈》(Fear Eats the Soul)

1974《寂寞芳心》(馮塔納的艾菲?布里斯特)(Effi Briest)

狐及其友》(自由武衛)(Fox and His Friends)

《鐵絲上的鳥》(Like a Bird on a Wire)

1975《屈絲特婆婆上天堂》(卡然婆婆上天堂)(Mother Kusters Goes to Heaven )

畏懼與恐懼》(Fear of Fear)

1976《我只要你愛我》(I Just Want You to Love Me)

《撒旦的一擊》(撒旦的烤肉、撒旦的佳釀)(Satan s Brew)

中國輪盤賭》(Chinese Roulette)

1977《站長夫人》(The Station Master s Wife)(上下集電視電影,各為104和96分鐘,1983年以劇情片形式發行)

《紐約婦女》(Women in New York)

《絕望》(Despair--A Journey into Light)

1978《德國之秋》(Germany in August)(合導)

《瑪莉安?布勞恩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own)

一年十三個月》(In a Year of Thirteen Moons)

1979《第三代》(The Third Generation)

1980《柏林亞歷山大廣場》(Berlinalexanderplatz)(電視劇集,14集,15個半小時)

1981《莉莉瑪蓮》(LiLi Marleen)

《蘿拉》(勞拉)(Lola)

崔恩斯的劇場》(昏睡中的戲劇)(Theater in Trance) (紀錄片,91分鐘)

1982《維洛妮卡?福斯的欲望》(Veronika Voss)

《霧港水手》(水手奎雷爾——與魔鬼的結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