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資本主義

瑞穗資本主義

瑞穗資本主義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2013年1月提出,該理論認為在瑞穗國中,存在一種注重道義、了解富裕真諦,符合瑞穗國的市場主義形式,它既重視自由競爭與開放經濟,同時與那種自華爾街席捲全球的以貪慾為動力的資本主義截然不同。“瑞穗資本主義”是安倍晉三對“美麗的日本”另外一種表述。

理論簡介

瑞穗資本主義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指既重視自由競爭與開放經濟,同時與那種自華爾街席捲全球的以貪慾為動力的資本主義截然不同。他認為“在瑞穗國中,存在一種注重道義、了解富裕真諦,符合瑞穗國的市場主義形式”。“瑞穗資本主義”是安倍晉三對“美麗的日本”另外一種表述。

理論提出

“美麗的國家”

瑞穗資本主義 瑞穗資本主義

2007年,安倍晉三曾出版一本小冊子《給美麗的日本》,闡述其政治綱領。2013年1月,該書再版。安倍增補一章,改名為《給新的日本》。在新增補的“最終章:給新的日本”中,他寫道:“我認為,在我們這個瑞穗國中,應存在一個符合瑞穗國的資本主義。”所謂“瑞穗”,在日語指豐潤的稻穗,“瑞穗國”,也是日本的美稱。

反應思想

瑞穗資本主義的構想,反映出安倍晉三個人以及自民黨統治階層保守主義的矛盾。自民黨保守層對全球化無法抵抗,但卻力圖樹立一個日本的“傳統文 化”,以凝聚國民。在《給新的日本》增補版最後一章中安倍說,“我要在市場經濟中,尋找重視傳統、文化、地域的、符合瑞穗國的經濟理想。”

理論解讀

從政治思想角度看,安倍的各項政策中透露出新自由主義與共同體主義兩種因素。一方面,他在經濟利益上代表大企業,同時他也帶有傳統右派的那種“俠義”以及對“傳統日本”的鄉愁。

瑞穗資本主義 瑞穗資本主義

在其思想中,新自由主義並非理想的東西,但是面對這種潮流,日本獨自無法抵抗,因此搬出重視“傳統”的共同體主義。安倍晉三的各項政策,代表了大企業利益。但他也深知,美國的新自由主義方式,可能破壞共同體的和諧與安寧。

在外交領域,安倍晉三強調日本的外交政策是要與相同價值觀的國家建立聯盟,即“價值觀外交”。其實,他提倡的基本人權、市場經濟等價值觀、理念,是人類普遍價值,因此不應由某個國家單獨壟斷。另外除了西方的“普遍價值觀”外,亞洲國家還存在一種天然的價值聯繫,這是安倍“價值觀外交”無法涵蓋的領域。同時,安倍推行的“價值觀外交”,還存在一種道德矛盾的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