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蛋球

琉璃蛋球

琉璃蛋球,一般人均可食用,具有養心安神,補血,滋陰潤燥之功效。

原料

麵粉、雞蛋、糖。

製作過程

1、將麵粉放在容器里,加入約1/3重量比的開水拌勻,待冷卻後,磕入與水等量的雞蛋拌勻。

琉璃蛋球 琉璃蛋球

2、油鍋燒至三成熱,改用小火,將蛋糊做成丸子逐個放入鍋中,輕輕攪拌,待蛋球浮上油麵,變成淡黃色時撈出濾乾油待用。

3、炒鍋上火,加適量清水,放入白糖(與水的比例約為4:3)輕輕攪動,待糖汁變稠時,倒入蛋球,輕輕翻鍋,使糖汁包裹蛋球,將鍋端離火,撿出蛋球,盛入盤中即可。整個過程中注意掌握火候,火不能太大;盛盤後可用水果裝飾點綴。

雞蛋被認為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

營養分析

1.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蛋白質為優質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

2.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並促進肝細胞再生;

3.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具有防癌作用。

相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貧血及婦女產後病後調養;適宜嬰幼兒發育期補養;

2.患高熱、腹瀉、肝炎、腎炎、膽囊炎、膽石症之人忌食;

3.老年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人,宜少量食用雞蛋,一般每日不超過1隻,不宜多食,這樣限量食用,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又不影響血脂水平。

食物相剋

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製作指導

琉璃蛋球 琉璃蛋球

1.荷包蛋要煎的好,鍋一定要熱才能放油,放油後把油調成中火,才不會讓雞蛋因為溫度太高而煎的過老而乾硬;

2.雞蛋要用冷水下鍋,然後緩慢升溫,水開後煮2分鐘左右停火,保溫5分鐘左右,取出用冷水過涼即可,這種方法可防止蛋殼破裂,使蛋殼易於剝掉;煮雞蛋時可以在水中加少許鹽,這樣蛋白凝結更快,可防止蛋白外溢,使雞蛋中的營養成分保存完好;

3.炒雞蛋不需放味素;

4.需要用雞蛋白時,可用針在蛋殼的兩端各扎1個孔,蛋白會從孔流出來,而蛋黃仍留在蛋殼裡;也可用紙捲成1個漏斗,漏斗口下放1隻杯子或碗,把蛋打開倒進紙漏斗里,蛋白順著漏斗流入容器內,而蛋黃則整個留在漏斗里;如果把蛋殼打成兩瓣,下面放一容器,把蛋黃在兩瓣蛋殼裡互相倒2-3次,蛋白、蛋黃即可分開。

食療作用

雞蛋味甘,性平;

具有養心安神,補血,滋陰潤燥之功效。

其他相關

雞蛋又有雞蛋白與雞蛋黃之分,古人對此認識尤深。如《本草綱目》云:卵白,其氣清,其性微寒;卵黃,其氣渾,其性溫。精不足者,補之以氣,故卵白能清氣,治伏熱,目赤,咽痛諸疾。形不足者,補之以味,故卵黃能補血,治下痢,胎產諸疾。雞蛋白能潤肺利咽,清熱解毒,適宜咽痛音啞,目赤,熱毒腫痛者食用。但《食療本草》又云:動心氣,不宜多食。雞蛋黃能滋陰潤爆,養血患風,適宜虛勞吐血、熱病驚厥、心煩不得眠、胎漏下血者食用。明·李時珍說:雞子黃,氣味俱厚,故能補形,昔人謂其與阿膠同功,正此意也。但雞子黃難以消化,不宜多吃,正如《本草求真》所云:多食則滯。

備註

1.未熟的雞蛋不能吃;煮熟的雞蛋用冷水浸後忌存放;

2.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體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肝臟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對身體不易。一般情況下,產婦每天吃3個左右的雞蛋就足夠了;

3.雞蛋含人體所需的幾乎所有營養物質,每天吃一個雞蛋是不少長壽者延年益壽的經驗之一;

4.新鮮的雞蛋蛋殼完整,無光澤,表面有一層白色粉末,手摸蛋殼有粗糙感,輕搖雞蛋沒有聲音,對雞蛋哈一口熱氣,用鼻子湊近蛋殼可聞到淡淡的生石灰味,將雞蛋放入水中,蛋會下沉;

5.毛蛋、臭蛋、生蛋忌食,打蛋時須提防沾染到蛋殼上的細菌;

6.嬰幼兒、老人、病人吃雞蛋以煮、蒸為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