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冊封使航路列嶼

琉球冊封使航路列嶼

琉球冊封使航路列嶼是中國琉球冊封使船和琉球朝貢船作為航線的目標利用的島。 日本人學者林子平著的《三國通覽圖說》“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參照。

介紹

“琉球冊封使航路列嶼”現在作為人文地理的名稱還沒被認識,而自然地理和歷史的客觀存在。特別作為歷史的事實出名,並且日本以及西洋正知道。

“琉球冊封使航路列嶼”是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島嶼群,在台灣-宍道褶曲帶南部位於中國大陸大陸棚東邊。明、清時代, 中國琉球冊封使船和琉球朝貢船作為從中國福建省向琉球本島的那霸港航線的目標利用了。登載在琉球冊封使(含冊封副使)的記錄上。特別是琉球冊封副使的徐葆光的《中山傳信錄》有名到日本和法國為止被介紹了。但,徐葆光沒看琉球冊封使航路列嶼,而法國耶穌會傳教士Gaubil(宋光榮)在地圖上記載著琉球冊封使航路“Route des Chinois de la Forteresse de Kilongchan à Napakiang(從雞籠要塞向那霸港中國的航線)”。 另外, 18世紀,“雞籠要塞”原來有在台灣省北部基隆港口附近的和平島上。在和平島,17世紀西班牙和荷蘭建造要塞廢棄著。“那霸港”在沖繩本島。

下列的使節有實際看“琉球冊封使航路列嶼”的記錄。
琉球冊封使陳侃、琉球冊封使郭汝霖、琉球冊封使夏子陽、琉球冊封使汪輯、琉球冊封副使周煌、琉球冊封副使李鼎元、琉球冊封使齊鯤和琉球冊封使趙新。
但,陳侃以前的使節的航海的記錄沒殘留。

甲午戰爭後,日本政府命名了“琉球冊封使航路列嶼”的一部分的“釣魚島”、“黃尾嶼”和“赤尾嶼”“尖閣諸島”,並且,悄悄在秘密背面在沖繩縣編入了。

可是,那個以前琉球人打算侵占 “黃尾嶼”和“赤尾嶼”,以琉球名告訴“久場島”和“久米赤島”對冊封使的疑問濃。

琉球冊封使航路列嶼的主要的島

雞籠嶼(基隆嶼),花瓶嶼,彭佳嶼,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

參考文獻

琉球冊封使 陳侃 《使琉球錄》(1534)
琉球冊封使 郭汝霖《使琉球錄》(1561)
琉球冊封使夏子陽《使琉球錄》(1606)
琉球冊封使汪輯《使琉球雜錄》(1684)
琉球人學者程順則《指南廣義》(1708)
琉球冊封副使徐葆光《中山傳信錄》(1721)

法國耶穌會傳教士Gaubil(宋光榮)《Mémoire sur les îles que les Chinois appellent îles de Lieou-kieou》卷末附屬地圖"Carte des Isles de Lieou-Kieou"

法國耶穌會傳教士Gaubil(宋光榮)《Carte du Royaume et des Isles de Liou-Kieou》(1752)

日本學者 林子平《三國通覽圖說》 (1785)
琉球冊封副使周煌《琉球國志略》(1759)
琉球冊封副使李鼎元《使琉球記》(1802)
琉球冊封使齊鯤《續琉球國志略》(1808)
琉球冊封使 趙新《續琉球國志略》(1882)

鞠徳元 《日本國竊土源流-釣魚列島主権辨》(200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