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團

鐵礦粉造塊的重要方法之一。此法也套用於有色金屬冶煉。這種方法特別適於處理細精礦,隨著選礦推廣細篩再磨,鐵精礦粒度越來越細,加上球團具有較好的冷態強度、還原性和粒度組成,所以近年發展較快。

球團

正文

鐵礦粉造塊的重要方法之一。此法也套用於有色金屬冶煉。鐵礦粉球團造塊法在1955年開始投入工業生產,比燒結約晚40年。這種方法特別適於處理細精礦,隨著選礦推廣細篩再磨,鐵精礦粒度越來越細,加上球團具有較好的冷態強度、還原性和粒度組成,所以近年發展較快。中國細精礦粉較多,考慮到高鹼度燒結礦冶金性能優越,搭配一部分鹼度較低的球團礦可能是較好的高爐爐料結構。
球團礦生產 先將礦粉製成粒度均勻、具有足夠強度的生球。造球通常在圓盤或圓筒造球機上進行。礦粉藉助於水在其中的毛細作用形成球核;然後球核在物料中不斷滾動,粘附物料,球體越來越大,越來越密實。礦粉間借分子水膜維持牢固的粘結。採用親水性好、粒度細(小於0.044毫米的礦粉應占總量的90%以上),比表面積大和接觸條件好的礦粉,加適當的水分,添一定數量的粘結劑(皂土、消石灰和生石灰等),可以獲得有足夠強度的生球。
生球經過乾燥 (300~600℃)和預熱(600~1000℃)後在氧化氣氛中焙燒。在預熱和焙燒階段出現氧化鐵的氧化、石灰石分解和去硫等反應。焙燒是球團固結的主要階段。球團固結過程中,固相反應和固相燒結起重要作用,而液相燒結只在一定的條件下才得到發展。焙燒溫度一般是1200~1300℃,主要用氣體或液體燃料,有時也可用固體燃料。
球團礦的焙燒設備 主要有豎爐、帶式焙燒機和鏈篦機-迴轉窯三種。用豎爐焙燒,單機能力小,加熱不均,對原料適應性差;但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中國在豎爐焙燒技術方面有所突破。帶式焙燒機主要是德臘沃-魯奇型(Dravo-Lurgi),具有單機能力大、有餘熱利用系統、設備簡單可靠、操作方便等優點;是目前世界上球團焙燒的主要設備,生產的球團占世界總產量一半以上。鏈篦機-迴轉窯具有焙燒均勻、單機能力大等優點,但設備環節多。
參考書目
 中南礦冶學院團礦教研室:《鐵礦粉造塊》,冶金工業出版社,北京,1981。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