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人結構

內容介紹

本書既是詩人的研究,也是詩史的研究,更是詩與個人、社會、家國、時代經緯萬端關係之抽絲剝繭的論述。 現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現代文學」的詩人陳義芝,將詩文本置於特定歷史、文化結構中觀照,結合美學、政治、社會制度等因素,以拓展視野,加深感受,是文學研究的新實踐。本書作為現代詩人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採用社會學的結構概念,包含制度結構、關係結構、具象結構等多重觀點,探查台灣詩人的歷史文化、社會環境、出身學習、心靈模式,以及由此激生的創作表徵。從早期跨越日文和中文、傳衍台灣新詩香火的代表詩人林亨泰(1924-)起首,論語言與時代的斷裂;繼而著眼於文化傳統的觀照,剖析創作逾一甲子的余光中(1928-);從瘂弦(1932-)詩中的母題,追索其故園情結與心靈歸向。其他諸如「外省第二代」詩人、外文系詩人,及至戰後世代的台灣女詩人等,紛華並陳,呈現一幅結構分明、脈絡清晰的「現代詩人結構圖」。 用功的詩人寫出的論述格外迷人,因以學術的深廣為其基石骨幹,辭采與才情共融驅策的彩筆則勾畫出線條肌理,知性感性、學術之真與藝術之美兼而得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