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臨床護理技術手冊

現代臨床護理技術手冊

《現代臨床護理技術手冊(第2版)》由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現代臨床護理技術手冊(第2版)》的內容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基礎護理技術,第二部分為專科常用護理技術。每部分護理技術又包括操作規程、考核評分標準和理論問答三個方面。護理學是一門綜合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套用科學,其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護理技術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護理技術的工作實踐中,體現“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思想,滿足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各方面的需求,保證病人的安全和舒適,是廣大護理工作者普遍關注的重要課題。

基本信息

目錄

現代臨床護理技術手冊

第一部分基礎護理技術

一、基礎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一)鋪床技術

1.鋪備用床(被套法)

2.鋪暫空床法(被套法)

3.鋪麻醉床法(被套法)

4.內摺疊拆被單法

5.為臥床病人更換被單法

(二)生命體徵評估技術

1.體溫測量法

2.脈搏、呼吸測量法

3.血壓測量法

(三)幫助病人清潔身體,促進舒適技術

1.口腔清潔法

2.床上洗頭法

3.床上擦浴法

4.晨間護理

5.晚間護理法

6.翻身叩背促進排痰法

7.壓瘡預防法

(四)幫助病人移動、維護安全技術

1.幫助病人更換體位法

2.幫助病人移動法

3.約束帶使用法

(五)預防醫院感染的技術

1.手清潔法

2.無菌鉗的使用法

3.無菌容器使用法

4.無菌盤鋪法(單層半鋪半蓋無菌盤)

5.取用無菌溶液法

6.無菌手套使用法

7.隔離衣穿脫法

(六)滿足病人營養需要技術鼻飼法

(七)滿足病人排泄需要技術

1.大量不保留灌腸法

2.保留灌腸

3.肛管排氣法

4.導尿術

(八)給藥治療技術

1.口服給藥法

2.超聲霧化吸入給藥法

3.皮內注射法(藥物過敏試驗)

4.皮下注射法

5.肌肉注射法

6.靜脈注射法

7.股靜脈注射法

8.密閉式靜脈輸液法

9.頸外靜脈輸液法

10.密閉式靜脈輸血法

(九)冷與熱套用技術

1.熱水袋使用法

2.熱水坐浴法

3.熱濕敷法

4,局部紅外線燈照射法

5.冰袋(冰囊)使用法

6.酒精拭浴降溫法

7.溫水擦浴降溫法

(十)標本採集技術

1.靜脈採集血標本法

2.真空採血管採血法

3.動脈血液氣體分析標本採集法

4.尿標本採集法

5.糞便標本採集法

6.痰標本採集法

7.咽拭子培養標本採集法

(十一)急救技術

(十二)屍體護理技術

二、基礎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評分標準

三、基礎護理技術操作理論問答

第二部分專科護理常用技術

一、內科護理技術

二、外科護理技術

三、婦產科護理技術

四、兒科護理技術

五、眼科護理技術

六、耳鼻咽喉科護理技術

七、口腔科護理技術

八、皮膚科護理技術

九、精神科護理技術

附錄:護理專業學生實踐綜合能力考核測評表

……

序言

護理學是一門綜合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套用科學,其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 護理技術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在護理技術的工作實踐中,體現“ 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思想,滿足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各方面的需求,保證病人的安全扣舒適,是廣大護理工作者普遍關注的重要課題。為了把整體護理思想,落實到臨床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並使各項護理技術操作更加科學、規範、安全,更好地為人的健康服務,我們組織了具有較深厚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護理教師、臨床護理工作者和護理管理者於2000年7月編寫並出版了這本《現代臨床護理技術手冊》。該書出版以來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厚愛,幾年來已印刷過多次,並有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但由於近年來護理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作者希望本書的內容能繼續保持其學術上的先進性,使讀者從書中能得到最新的護理技術方面的指導,特對其內容進行了修改,在修改中參考了“全國衛生系統護士崗位技能訓練和競賽活動護理技術項目考核要點”,以便更能適應廣大讀者的需要。

文摘

第一部分基礎護理技術

一、基礎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四)幫助病人移動、維護安全技術

1.幫助病人更換體位法

【評估】

(1)病人病情、意識狀態、皮膚狀況,身上有無各種導管、牽引、石膏夾板固定,身體有無移動障礙。

(2)病人年齡、體重,更換體位的目的,病人活動耐力及合作程度、自理能力。

(3)病人的心理狀態、溝通能力,對更換體位方法的認知水平及經驗。

(4)環境及設備狀況。

【準備】

護士:按照要求著裝→向病人及親屬解釋更換體位的目的和方法→聽取病人及親屬的要求→洗淨雙手並溫暖→準備用物。

物品:根據需要準備小枕頭、軟枕(長圓枕)或毛毯卷(數目根據需要準備)、床頭支架或棉被和床檔。

環境:清潔、溫暖、舒適。

病人:根據病情及身體情況採取適當體位。

【操作程式】

(1)平臥位:

向病人解釋→用枕頭墊高病人的頭、頸部和肩部→頸下及腰下凹陷處可用小枕支托(可根據需要)→雙上肢置於身體的兩側→雙膝下可置→小枕做支托→兩小腿下置一小枕做支托→雙腿自然伸直,外側可放置軟枕或毛毯卷(預防髖關節外鏇)→雙足抵住枕頭(預防足下垂)→整理床單位,使其平整無皺→洗手。

(2)翻身側臥:

一人扶助

*方法1:攜軟枕放於床旁→向病人解釋→安置好身上各種治療性導管→協助病人雙手放於腹部兩腿屈膝→協助病人將雙下肢移近護士一側的床邊→再將病人肩部移近護士→一手扶助病人的肩部,一手扶助病人的膝部→輕推病人,使其翻向對側背向護士(翻身後根據需要可為病人拍背部)→整理好病人的衣服→用軟枕分別支托在病人的頸部凹陷處、背部、胸部以保持體位的穩定與舒適→用一軟枕墊於膝下→整理床鋪使其平整、保暖→洗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