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服飾

現代服飾

在現代生活中,由於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要求變得多樣化、個性化。服裝也不能例外。現代服飾一般分為時髦、流行與傳統3類。服裝設計網路化已成為現代服裝設計的新理念,在網路服裝設計的指引下我們提出“虛擬服裝設計,超維視覺服裝設計,綠色服裝設計,文化內涵服裝設計”等現代服裝設計理念。

概述

現代服飾現代服飾

現代生活中,由於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要求變得多樣化、個性化。服裝也不能例外。
現代服飾一般分為時髦流行傳統3類。時裝是設計師們藝術創作的精品,實用性較小,往往只在時裝發布會上曇花一現,瞬息即逝。其中一些生命力較強的服飾,受到人們的喜愛,則會超越國度,在國際上一定範圍內流行起來,就成為流行服裝。除此之外,社會變革,文化變遷,現代科學的進展以及藝術潮流的漲落,都會影響紡織服裝工業,引發人們更新服飾美的標準。如60年代航天科學突飛猛進,載人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實現了人類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願望。這一重大科學突破震撼全球,也波及到紡織服裝工業。類似銀灰的"宇宙色"首先在西方上層社會流行開來。隨即“太空衣”、“太空服”,風靡一時,動搖了以豪華氣派為準則的西方服飾觀念。再如70年代末至80年代,受美國黑人作家哈利的著名小說《根》的影響,西方世界興起尋根熱浪,加上人們對現實的迷茫與彷徨,更引起人們對原始生活的懷念,對自然風情的嚮往,與之相應的土著織物、原始服飾迎合了這種復古、懷舊的思潮。人們從古拙的服飾藝術中尋求失落已久的原始味,從古老的圖案中探尋質樸的韻律,品味田園詩般的醇美。在國際服裝市場上,各類模仿原始人穿著的獸皮時裝應運而生,粗獷古拙的手工織品,如手結地毯、蠟染織物等備受青睞。於是乎最原始的便成了最現代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最具世界性,大俗則大雅等新觀念成為現代服飾美的一種衡量標準。

設計新理念

現代服飾現代服飾

隨著信息網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對Internet越來越熟悉,它遍布於世界的各個角落,在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於服裝設計來說,Internet以一種嶄新的傳播方式轉變傳統的設計理念,其結果影響到未來服裝設計手段和服裝信息的發布形式。服裝設計網路化已成為現代服裝設計的新理念,在網路服裝設計的指引下我們提出“虛擬服裝設計,超維視覺服裝設計,綠色服裝設計,文化內涵服裝設計”等現代服裝設計理念。

虛擬服裝設計

虛擬服裝設計是虛擬真實模擬,用計算機電子技術對布料仿真利用,是服裝設計師及計算機電子技術和動畫技術最理想的結合,虛擬服裝設計廣泛用於立體時裝設計及服裝工業,三維電影,電視,計算機廣告特級製作等領域。在美國虛擬服裝設計網站已出現很多,一方面利用網路進行線上設計,顧客與設計師共同設計,利用人體三維服裝模型進行二維服裝片的設計,並把服裝衣片縫合後穿戴在三維人體模型商。通過選擇和設定布料的物理機械性能參數,重力,風力,以及人體的運動系列,設計師可以對話式地進行服裝和人體地動力學運動模擬和仿真。通過觀察三維服裝的運動模擬和仿真效果,設計師便可以直觀地考察它在服裝設計和布料及圖案選擇。如果設計對其結果不滿意,可馬上在二維或三維空間進行衣片形狀和材料的修改來改善其效果。從某種程度上也能顯示面料垂懸感和機械性能,同時顧客看到其穿著效果,得出盡善盡美地設計和藝術創作滿意後立即購買。
另一方面虛擬服裝設計,利用三維技術,消費者只要上傳自己身材的必要數據,如身高,胸圍,腰圍,臀圍,年齡,所選服裝的類型等等信息輸入網站,網站根據人體體型分類方法進行計算,計算出顧客的形體特徵後試穿上顧客所選款式。顧客就能在自己的終端看到服裝穿著動態效果,於是可以任意選擇最適合,最滿意的服裝。這種網上虛擬服裝設計也是把設計和銷售虛擬結合,是當今網站最成功的銷售。

超維視覺服裝設計

所謂超維是指一維空間的,二維空間的,三維空間的體積,四位空間的時間,五維空間的意念。現代超維視覺設計就是把人,人的心理,人的視覺和人的審美及人的情趣等諸多因素考慮到產品的設計中去,是在原來五維設計基礎上超越提高,超維設計注意對環境心理學和觀賞心理學的運用,它已經超出了空間的維度關係。過去我們強調空間構成的作用,但只是平面的空間,許多設計師把設計的空間視為平面的空間構成,忽視它的環境美和整體美。

綠色服裝設計

綠色服裝設計是基於人們在工業發展中對能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認識。綠色設計是以節約和保護環境為主旨的設計歷年和方法。從美術設計的角度,更多從回歸大自然的環境,將自然界的形態;特別是色彩引入設計中去喚起人們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設計師以各種形式,技法表現對自然的推崇和重視。
在二十一實際的網路時代,這是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精神高度緊張,使人們從新認識到寧靜的田園生活的溫情。友誼及優雅的古典情調,能夠給嘈雜繁忙的現代生活帶來溫馨的慰藉。因此,在服裝設計中出現以各種反映舊時寧靜,安逸,平和,浪漫的鄉村田園題材,在網路新觀念的指導下,以新的表現形式和仿真新型面料,回歸自然的色彩,舒適合體的設計。出現在服裝設計中,受到人們的歡迎這是回歸自然的一種反映。

文化內涵服裝設計

二十一世紀是文化的世紀,人們對文化具有更為迫切的需求。要求服裝設計師在創新中孕育不同的文化意味。人們認為網路是現代的而民族文化是後現代的,對於服裝的文化內涵更要繼承民族傳統,尋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魂,尋覓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正如2001年上海APEC會議引來中式服裝新時尚,服裝界立刻颳起中國風。對於服裝企業來說,設計是企業跳動的脈搏,設計永遠服務於顧客和市場;只有網路服裝設計才能把顧客帶上設計舞台,實現顧客與企業之間的互感互動,從而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網路服裝設計。

中國

中山服飾中山服飾

現代服飾文化除了強調重新探尋中國人的精神,尋找到中國人獨特的角度之外,也強調尋找到中國人廣闊的胸襟,尋找到中國文化延綿5000年的奧秘——開放與包容。在裁剪、織造、染整、質量控制、品牌塑造、設計師培養、倡導流行等方面有太多的東西要學。西方服飾現代化的時間並不長,只不過百年的時間,但是這百年的時間恰恰是中國落後的百年。在這100年裡,西方現代服飾文化從無到有,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理論已經形成了自己相對比較完整的體系,我們要用中國人的眼光去理解他,去掌握他,去超越他,而不僅僅是模仿,更不能僅僅是故步自封。模仿帶來幼稚,故步自封帶來落後。只有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才能後來者居上。
1912年以來,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衝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①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②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樸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西方

法國服飾法國服飾

西方現代服裝文化的發源地和中心是法國。1672年巴黎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介紹服裝式樣的期刊《靚妝信史》;1900年巴黎舉辦了第一場世界時裝博覽會;20世紀初,法國服裝大師保羅·波烈特(PaulPoiret)大膽廢除了“緊身胸衣”,開始使女裝走向現代之路,所以法國服裝文化的發展是西方現代服裝文化發展的典型,對於法國服裝文化的剖析有助於理解西方現代服裝文化的架構和實質。
法國服裝最大的特點是具有民族性,表現了法蘭西民族的歷史傳統和精神內涵,保持著法國宮廷的貴族氣息又融入了現代生活的簡潔大方,所以法國服裝體現的是傳統和現實的結合。法國在各方面都保持和發展了過去的傳統,包括法國的建築、法國的城鎮風貌甚至法國的語言文學等莫不如此。

法國人的思維並不非常慎密,但是具有極強的藝術感。雖然有伏爾泰、狄得羅、盧梭等著名的思想家,但是除了孟德思鳩以外,其他人的思想更具有感染力,更具有鼓動力,但都缺乏體系性。雖然法國擁有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巨匠莫里埃、雨果巴爾扎克,但是法國人骨子裡具有浪漫主義的色彩,即便是巴爾扎克這個現實主義的高峰,其本人的生活經歷則並沒有充滿現實的理性,而是表現了浪漫的衝動。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法國的服裝文化同樣也具有不夠慎密但是極具感染力的特徵。
法國服裝文化來源於已經有數百年歷史的貴族服飾文化。歷史上貴族服飾文化產生了諸如R.貝丹這樣著名的裁縫,有了所謂的時裝工場和時裝店。但是當時的服裝無論從製作上還是從設計上基本上都是以個人為中心展開,而且只是為特定的個人服務的,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服裝產業。所謂的時裝工場和時裝店只具有工場和店的基本雛形,並不類同於現在的時裝工場和時裝店。這一切使得貴族服裝文化局限在一個狹小天地里,並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法國的服裝可以分為高級時裝和普通時裝兩大類。高級時裝公司總共不過20多家,集中在巴黎鬧市區的幾條大街上,包括“伊夫·聖洛朗”、“皮爾.卡丹”、“夏奈爾”、“迪奧”等,其他的都是普通時裝的設計和生產商。無論是高級時裝還是普通時裝都採用三位一體的服飾體系。高級時裝起到了創造時尚、保持領先的作用,而普通時裝起到了產業化、推廣流行的作用。法國服裝翻新速度是非常快的,一件時裝流行的時間都很短,而一旦時裝不再流行,那么它的身價就會急速下跌。在法國有專門的服裝超市,裡面剛落季的時裝以兩折甚至一折出售。
法國以新、以變化作為服裝發展的主鏇律。而創造新概念、新服裝的靈魂就是法國一批有名的服裝設計師。實際上,法國服裝設計師的概念已經不局限於某幾個具體的個人,而是一個培訓、保護、選拔和包裝完整的運作體系。正是這個運作體系保證了法國能夠產生世界一流的設計師,並且通過他們表現法國的民族服裝美。
西方服裝設計發布的主要形式就是T型台。T型台一般都是臨時搭起來的,是一個“T”形通道。T型台是典型的以形體美來展現服飾美的手段,並且將形體美和服飾美合而為一。以形體美來吸引人們的注意,以服飾美來表現個人的風格。這種服飾美的表現方法是西方美學的一貫思想,從古希臘開始,西方文化就強調形體美,強調外在美,而以模特為核心的現代服裝發布也強調形體美和外在美。所以從法國乃至整個現代西方服飾文化的核心內涵來看,他們一直很好保持和繼承了西方人對美的獨特理解,從西方人的角度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並且通過服裝這種形式表現西方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藝術觀。所以法國人常說,在國際服裝文化的舞台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最新潮的,而是能代表其民族文化精髓的東西。
法國人保持和發揚了西方社會的視角和規則,他就成了西方現代服裝的中心。而日本服裝擁有東方人的視角和規則,從70年代開始,出現在世界服裝舞台,帶來了一股東方衝擊波。川玖保玲、三宅一生和山本耀司作為日本服裝的代表人物,成了世界一流的設計師。他們的作品在西方人眼裡,覺得“怪異”、“反傳統”、“反時尚”,這是西方人眼中誤解的東方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