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婦產科進展

現代婦產科進展

《現代婦產科進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山東大學主辦、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協辦的國家級婦產科專業學術期刊。1989年,本刊創刊於溫州(當時為內部準印)並成立第一屆編委會。1992年經國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為國家級學術期刊,遷址山東,改由衛生部主管,原山東醫科大學主辦,原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出資協辦,專設編輯部,國內外公開發行(暫定季刊)。全國著名婦產科專家蘇應寬教授任名譽主編(1998年8月24日去世),江森教授任主編(2011年6月2日去世)。1996年至2011年獲歷屆山東省優秀科技期刊;1997年至2011年獲歷屆華東地區優秀科技期刊;1998年獲山東省十佳期刊。

基本信息

報刊宗旨

現代婦產科進展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衛生工作方針及政策,貫徹理論與實踐、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方針,反映我國婦產科學及有關學科臨床、科研的進展,促進國內、外婦產科學的學術交流。

主要欄目

設有臨床熱點問題討論、述評、論著、短篇論著、綜述、技術交流、臨床經驗交流、病例報告、臨床病例討論、英文稿、會議紀要、國內、外學術動態、講座、海外通訊、援外通訊等欄目。

報導內容

報導婦科學、產科學、生殖醫學、計畫生育學及婦幼保健學的科研成果及臨床診、治、防經驗。

讀者群體

以廣大婦產科及有關學科的醫務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

收錄情況

自1999年始分別被列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醫學核心期刊(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信息研究所),中文核心期刊·婦產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版)。2000年改雙月刊。2004年起緊密結合臨床推出權威、實用的“臨床熱點問題討論”欄目。為擴大信息量,2006年由原來的雙月刊改為月刊。現任編委會已是第四屆(2004年青島會議換屆)。現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醫學核心期刊(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信息研究所),中文核心期刊·婦產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版),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11-2012年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獨家期刊。

大事記

一、該刊命名的緣起--創刊(江森)

在溫州時,當年上海第一醫學院教學醫院-溫州市立第三醫院婦產科主任俞德祺和溫州醫院後勤處長葉心才頗有前瞻性地對我說:"要幫我辦成兩件事,其一是一種刊物,其二是子宮頸癌的手術器械"。因此,他們與我約同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上海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張志毅教授及杭州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石一復教授在上海會商辦刊的事。"現代婦產科進展"是張教授提出來的,英文名稱為"Current Advance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當時仿效北京、成都及瀋陽的三份全國著名的婦產科雜誌),雖由我主編,但因該刊由浙江省溫州市衛生局及中華醫學會溫州分會主辦,由溫州醫學院印刷廠印刷,故編輯部主任由俞德祺擔任,後勤主任由葉心才擔任,是季刊,因未辦國家審批手續,只能算是內部刊物。當時由俞主任編完後寄我複審後再寄回,故尚能保持刊物的質量,但在濟婦產科同仁還是希望爭取國家審批。內部發行期間(至1992年)共出版5期,並於1990年在溫州召開了"第一屆"全國現代婦產科學新進展學術研討會。

二、申請國家級學術期刊--遷址山東

1992年在原山東醫科大學領導的支持下,經商溫州方面有關領導,決定改由山東醫科大學申請正式刊號,後在蘇應寬教授(1998年病故)、殷立基教授(久病)、原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楊興季院長(已離休)、江森教授數次進京,幾經周折終於爭取到國家科委批准,批准文號( ),改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原山東醫科大學主辦,蘇應寬教授任名譽主編、江森教授任主編的國家級學術期刊,CN37-1211/R ISSN 1004-7379。遷址山東,在原山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科研樓專設編輯部、殷立基教授任編輯部主任。

三、沿改與發展

1、1994年《現代婦產科進展》正式發行,仍為季刊,每期80頁,發行量2400冊。

2、1996年榮獲山東省優秀期刊。期間因身體原因殷立基教授離任,由孫竹平同志繼任編輯部主任。

3、1997年獲華東地區優秀科技期刊,並同國外醫學婦產科分冊聯合在九江召開了第二屆全國現代婦產科學新進展學術研討會。到會代表200餘人。

4、1998年獲山東省"十佳"期刊。7月在煙臺同中華婦產科雜誌聯合舉辦"第三屆"全國婦產科進展學術研討會,到會代表400餘人。已故宋鴻釗教授、蘇應寬教授均出席大會。會上召開了第二屆編委會,調整了部分編委,孔北華教授出任常務副主編。

投稿須知

1.1 作者投稿時,需向編輯部提交投稿聲明,未收到聲明的稿件暫不予受理。提交過聲明的來稿若發現侵權及其它學術不端行為,一經查實,後果自負。

1.2 稿件文責自負,來稿如涉及保密事項,概由作者本人負責。

1.3 編輯部有權在編輯稿件時作適當刪改,涉及到實質內容的,提請作者確認,作者不同意對文稿進行修改,或不同意其他報刊、資料庫轉載、摘編的,請在來稿時聲明。

1.4 該刊接到稿件後3個月內,發出稿件處理通知。來稿是否錄用,由本刊編輯委員會最後審定。

1.5 若作者投稿6個月該刊編輯部仍未能提供合理的審稿意見或錄用信息,作者可通知編輯部自行處理稿件。請勿一稿多投,若發現一稿多投,該刊將追補對本刊造成的損失,並不再接收其稿件。

1.6 該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來稿一經錄用,將同時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錄。如作者不同意收錄,請在投稿時聲明,否則視為同意收錄。

1.7 給該刊投稿請自留底稿,英文稿請附中文稿件。

1.8 未盡事宜,請參照該刊投稿須知。

注意事項

1. 作者在投稿時,需向編輯部提交投稿聲明(見附屬檔案),未收到聲明稿件暫不予受理。對於提交過聲明的來稿若發現侵權及其它學術不端行為,一經查實,後果自負;

2. 一般的論著、綜述、講座等文稿不超過5 000字,技術交流、臨床經驗交流2 000~3 000字,病例報告不超過1 000字,稿件中英文字型要求Times New Roman,中文字型要求宋體,五號或以上。3. 文題要求簡明、具體、確切,概括論文的要旨,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一般不超過20個實詞。題名詞義未盡需要補充說明其內容時,可用副題名。4. 論著欄目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應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和結論(Conclusion),約300字。綜述欄目應附150字左右中文摘要。5. 關鍵字的標引請參照最新版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的《Index Medicus》醫學主題詞表(MeSH)所列的詞,中文譯名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關鍵字中的縮略詞按MeSH還原為全稱。6. 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醫學名詞》(科學出版社)為準,暫無審定公布者參照《英漢醫學辭彙》(人民衛生出版社)。藥物名稱以最新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