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章

班章

“班章”二字源自傣語:“巴渣”,意為:“一條魚”。漢語音譯為:“班章”。這就是班章的含義及新、老班章的由來。班章村委會下轄有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等五個自然村落,老班章在布朗山鄉政府北面,為哈尼族村寨,有古茶園4490畝;新班章距離老班章7公里左右,也是哈尼族村寨,是村民從老寨遷出後建立的,海拔約1600米,有古茶園1380畝,兩寨合計5870畝;老曼娥為布朗族村寨,古茶園面積3205畝,分布寨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

基本信息

班章

班章班章

班章普洱茶產區的山頭名稱,“紅酒論酒莊,普洱講山頭”雲南普洱茶由於的地理環境的不同所產茶業的口感滋味也不同,從歷史上的茶馬古道開始便以山頭的名稱來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班章即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班章村委會下轄的老班章、新班章兩個村寨所產的雲南普洱茶。

行政區劃

分界線分界線

行政區劃上,老班章屬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布朗山布朗族鄉管轄。地理位置上,老班章位於勐海縣東南部、布朗山鄉政府北面,分別距離布朗山鄉政府約35公里、勐海縣城約60公里、景洪市約100公里。村里對外道路有兩條,由勐海陳昇茶業有限公司捐資100萬拓寬和修繕了村里到新老班章分界處的一段近8公里的山村公路。自分界處,有兩條道路可通往外面,一條是往新班章方向,經布朗山鄉政府到勐混,行程約80公里;另一條途經廣別老寨、廣別新寨到勐海,行程約30公里。2010年,政府為老班章開通了從班盆經賀開到勐混鎮的新路。

地理環境

老班章海拔1600米以上,最高海拔達到1900米,平均海拔1700米,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只有旱濕雨季之分,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利於茶樹的生長和養分積累。

村落建設

班章古樹普洱茶班章古樹普洱茶

班章村委會下轄有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等五個自然村落,老班章在布朗山鄉政府北面,為哈尼族村寨,有古茶園4490畝;新班章距離老班章7公里左右,也是哈尼族村寨,是村民從老寨遷出後建立的,海拔約1600米,有古茶園1380畝,兩寨合計5870畝;老曼娥為布朗族村寨,古茶園面積3205畝,分布寨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

班章普洱茶

班章古茶樹班章古茶樹

老班章在普洱茶界被認為具有“茶王”的地位。

新班章也叫上班章,是哈尼族寨子,新班章寨是從老寨遷出建起來的。新班章的老茶樹主要分布在老寨周圍,海拔1600米,與老班章一樣:茶樹粗大古老,與森林伴生,生態環境好,茶質好、茶氣足、山野氣韻強。新班章的老茶園已無居民。為防止外麵茶葉流入影響班章茶的質量和名聲,新班章村民組織起來在路口值班檢查進入人員,嚴禁外麵茶葉流入。新班章寨子周圍的茶園則是遷出後種的,已有40年樹齡。

老班章是標準的大葉種茶,因此條索粗壯,芽頭肥壯且多絨毛,其他茶區的茶很少有如此肥壯的條索和芽頭。

老班章生態好、樹齡長,有強烈的山野氣韻,嗅散茶和茶餅有很突顯的古樹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蘭花香與花蜜香之間。老班章的香氣很強,茶湯、葉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樹茶更強更長久。

3年內的老班章湯色金黃明亮,3年之後金黃開始向黃紅轉變。

老班章的苦澀退化很快,一分鐘左右就轉而回甘,品飲過老班章後整個口腔和咽喉都會感到甜而滑潤,而且時間會很長,如果沒有吃什麼刺激性食物,這種甘潤感會持續幾個小時。

班章茶班章茶

老班章長於山野,樹齡久遠,故而老班章的茶氣強,在飲時可以感覺到,而且飲後手、腳、頭、背等會發熱出微汗,當然這種發熱感因各人的身體感悟不同會有所差異。

在正常投茶量的情況下可以沖泡十多道仍有香甜和回甘,且葉底也有老樹茶特有香氣,不會喝出樹葉味。

老班章葉底通常比較整齊,若非解餅時撬碎則葉、芽完整,而且粗壯,三五年內的葉底呈黃綠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