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2

玻-2,是一種航天學學科的一種專有名詞。

玻-2(Po-2),初期稱烏-2(U-2),是蘇聯波利卡波夫設計局設計的的一種多用途雙翼機,蘇聯稱之為“玉米”(俄文:Кукурузник,來自俄語中“玉米(кукуруза)”一詞),北約代號為“騾”(英語:mule)。 該機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可作為多種用途,如農用機、運輸機、轟炸機、偵察機等。該機是歷史上產量第二多的飛機,也是產量最多的雙翼機,總產量達40,000架以上。
類型 多用途雙翼機 生產公司 波利卡波夫設計局 設計者 波利卡波夫 首次飛行 1927年6月24日[1] 服役 1929年 主要用戶 蘇聯 生產年份 1929-1953年(蘇聯)/1959年(授權生產) 生產數量 40,000+ 衍生機型 烏-2BC攻擊機、CSS-13類型 多用途雙翼機 生產公司 波利卡波夫設計局 設計者 波利卡波夫 首次飛行 1927年6月24日[1] 服役 1929年 主要用戶 蘇聯 生產年份 1929-1953年(蘇聯)/1959年(授權生產) 生產數量 40,000+ 衍生機型 烏-2BC攻擊機、CSS-13

研製
1920年代後期,烏-1教練機(即Avro 504戰鬥機教練(K)型,為一戰時英國皇家空軍主力機型之一,售與帝俄並被革命後的新政府接收,未經授權下自行仿製)開始過時。蘇聯尋求新設計時,蘇聯的設計師波利卡波夫的設計中標,被命名為烏-2(U-2)型教練機。
雖然本機外觀和一戰時的飛機(如Avro 504等)相似,但實際上使用的是較新的活塞式發動機,而一戰時的飛機是使現代幾乎廢棄了的的轉缸發動機,所以本機的粍油量和污染遠較前輩為低。轉缸發動機是最早大量使用的的空用內燃機,原理是汽缸本體而不是活塞轉動,所以在冷卻上很易解決而且十分輕巧,但造成粍油和廢氣很嚴重。後來轉缸引擎發展成為轉子發動機。
外觀與布局
該機的外觀跟一次大戰的戰鬥機相似,為一帆布和松木結構的雙翼機,輔助張線(鋼索)保持翼形穩定,通常是雙座的教練機,也有單座(如特技飛行型),或四至五座型(運送傷員或特種部隊的救護機或特種聯絡機),使用開放式座艙和後三點固定起落架,由機頭一台暴露的氣冷發動機,起動一副複葉式木製固定螺鏇槳飛行。
使用
該機最大特點是安全:不能進入螺鏇狀態,而且一旦偶然進入也會自動強制解除,適合充當初級軍用或民用教練機,成為廣大飛行員的搖籃。但在三十年代中後期已經是單翼戰鬥機的時代,後來蘇聯空軍主力改用了烏特-2型單翼教練機,本機多轉作為民用教練機或雜務機。
波蘭第2夜間轟炸機團的U-2LNB夜間攻擊機(波蘭航空博物館)波蘭第2夜間轟炸機團的U-2LNB夜間攻擊機(波蘭航空博物館

二戰
在蘇德戰爭時期,本機雖然不足以擊落敵機,但發覺這類機型有某些特點適用於主力機型不方便的任務:
其起降距離很短,所以可和敵後游擊隊保持聯絡;巡航速度極低,即使是本來就適應低速的螺鏇槳的德國單翼戰鬥機,如Bf 109或Fw 190仍然很難攻擊本機,故可作為戰術偵察機或目標觀測機;可以保持極低高度(雷達盲區)飛行,而其帆布和木製機體在雷達探測的截面很小,兩者都使本機不易被雷達發現,故適合於特種作戰;加裝了消音器後噪音極低,可以在夜間奇襲敵人。
故大量本機和伊-15戰鬥機被重新徵召入伍作戰,還為了戰爭需要而生產了專用的攻擊機改型,稱為烏-2BC偵察攻擊機,作為軍用機甚至使用到韓戰結束。
韓戰
韓戰期間,中朝聯軍使用波-2飛機頻頻對聯合國軍一方的機場進行夜襲。由於該機飛行速度較慢,加之採用超低空飛行,使得聯合國軍的防空部隊和夜間戰鬥機難以跟蹤。如1951年6月17日,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派出2架波-2型飛機,攜掛50千克航空炸彈,對三八線以南近200公里的水原機場進行攻擊。中朝聯軍方面宣布炸毀F-86戰鬥機1架,炸傷8架。
南斯拉夫空軍的波-2飛機(貝爾格勒航空博物館),塞爾維亞南斯拉夫空軍的波-2飛機(貝爾格勒航空博物館),塞爾維亞

改名和停產
在1944年設計者波利卡波夫去世,為了紀念他而廠方按蘇聯新的飛機命名法,本機後期型稱為玻-2(Po-2)。
在戰後,本機授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和向非社會主義友好國家發售。雖然本機是雙翼機的佼佼者,但到底由木材和帆布構成的機體是較難保養,而且直升機比本機更適合其在二戰和韓戰時的特種作戰角色,所以在五十年代各國都停產了本機。
衍生型號
烏-2(U-2):基本型,作為初級教練機大量生產。包括民用和軍用的衍生型號,有輕型運輸型、多用途型、偵察型和訓練型。採用一台75千瓦的M-11活塞發動機,後期型號採用111千瓦的M-11改進型號。起落架有固定式、浮筒和雪橇等。
烏-2A(U-2A):雙座農用機,採用一台86千瓦(115馬力)的M-11K星型活塞發動機。1944年後改稱為波-2A。
烏-2AO(U-2AO):雙座農用機。
烏-2AP(U-2AP):農用機,後部座艙拆除,安裝一個能容納200-250千克(441-551磅)農藥的載箱。1930-1940年間共製造了1,235架
烏-2G(U-2G):試驗機,完全用操作桿控制,僅製造一架。
烏-2KL(U-2KL):後部座艙拆除安裝設備,製造兩架。
烏-2LSh(U-2LSh):雙座近距對地攻擊機。後部座艙安裝一挺7.62毫米機槍,可攜帶120千克炸彈或4枚RS-82航空火箭彈。又稱為烏-2VOM-1(U-2VOM-1)。
烏-2LPL(U-2LPL):試驗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