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維亞國家圖書館

玻利維亞國家圖書館1825年6月23日成立,1835年重組,位於首都蘇克雷。館長:貢納爾·門多薩(Gunnar Mendoza)。

基本信息

玻利維亞國家圖書館

要了解玻利維亞國家圖書館,先了解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概況

國名:玻利維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olivia, La República de Bolivia)。
國名釋義:以美洲獨立戰爭。傑出領袖西蒙·玻利瓦爾的名字命名。
別稱:南美洲的帕米爾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黃、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構成,黃色部分中央有國徽圖案。原來的含義為:紅色象徵為國獻身,黃色代表未來和希望,綠色象徵神聖的國土。現在這三色分別代表該國的主要資源:紅色代表動物,黃色代表礦產,綠色代表植物。一般場合用不帶國徽的國旗。

國徽

中間為橢圓形,圓面上有太陽、山峰、麵包樹、駝羊、穀物等圖案。圓周下半部有 九顆五角星,代表組成玻利維亞的九個省;上半部用西班牙文寫著“玻利維亞”。橢圓形兩側各懸掛三面國旗;背後交叉著束棒和武器,象徵權威;左邊的束棒頂端有一頂“自由之帽”。橢圓形上端是一隻被稱為神鷹的大兀鷹,象徵力量和自由。鷹兩旁飾有月桂枝和橄欖枝,代表該國人民對民族自由的自豪感和與其他國家人民和睦相處的願望。

玻利維亞歷史沿革

1924: 潘多省設立,析拉巴斯省置;1943年貝尼省部分土地劃歸潘多省。
玻利維亞歷史上的面積幾乎是現在的兩倍。(參看巴西、阿根廷、巴拉圭、智利等國的網頁)
1538: 淪為西班牙殖民地,被稱為上秘魯。
1825.8: 玻利瓦爾共和國獨立,後改為現名。1835-1839年同秘魯組成聯邦;1982年前政變頻出。
1880: “太平洋戰爭”中失敗將安托法加斯塔省割與智利(同盟的秘魯割讓塔克納省),失去出海口;
1928年-1930年和1932年-1935年間,和巴拉圭的“查科戰爭”中又失利,失去了3/4的查科有爭議領土。
19世紀以前,巴西的阿克里州,阿根廷的洛斯安第斯行政區(舊行政區)等都屬於玻利維亞。

概況

玻利維亞國家圖書館(Bolivia National Library & Archives)1825年6月23日成立,1835年重組--位於首都蘇克雷。國家檔案館成立於1883年,在國家圖書館內,收藏有大量殖民地時期的文獻、期刊。國家保存本圖書館在拉巴斯,相當於法定繳送本庫。該館編輯國家書目。

館藏建設

玻利維亞國家圖書館藏書150,000卷,其主要構成部分是19世紀的出版物;現刊2,300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