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塔[北京]

玲瓏塔[北京]
玲瓏塔[北京]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京昆玉河畔西八里莊,有個玲瓏公園,公園裡的玲瓏塔已經有400多年歷史。如今,它矗立在北京的高樓大廈間,沉默無語。實際上,它也曾是北京城最輝煌的建築群中的一部分。明朝萬曆皇帝的生母是慈聖太后,姓李,出身卑微,僅是一名宮女,得隆慶皇帝寵幸後生下萬曆皇帝,遂母以子貴,被加封為貴妃。

基本信息

北京西八里莊玲瓏塔

簡介

北京昆玉河畔西八里莊,有個玲瓏公園,公園裡的玲瓏塔已經有400多年歷史。如今,它矗立在北京的高樓大廈間,沉默無語。實際上,它也曾是北京城最輝煌的建築群中的一部分。

玲瓏塔歷史

“草根”皇后為自保而建塔
玲瓏塔玲瓏塔

明朝萬曆皇帝的生母是慈聖太后,姓李,出身卑微,僅是一名宮女,得隆慶皇帝寵幸後生下萬曆皇帝,遂母以子貴,被加封為貴妃。隆慶皇帝在位6年後駕崩,死時只有36歲。李氏雖早年喪夫,但被尊為慈聖皇太后。萬曆皇帝即位時年僅10歲,所以內外政事曾一度由李太后執掌,但因她出身微賤,表面上雖貴為太后,實際上卻處處受制,甚至在用膳時也不能和萬曆及皇后平起平坐,只能站著。
宮廷中的生活充滿了兇險,李太后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來鞏固自己來之不易的政治地位。於是她聲稱自己是九蓮菩薩轉生,並在她主政其間在全國各地、京城內外大興土木,廣建佛寺,慈壽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

玲瓏塔玲瓏塔

慈壽寺建於萬曆四年(1576年),基址是明正德年間太監谷大用的墓地,它是李太后授意萬曆而建。建慈壽寺時,李太后使用了當時最好的建築材料和工匠,並詳細地過問寺廟的建造進程。《明史》中記載,由於建慈壽寺耗資巨大,大學士張居正曾以財政匱乏為由反對建寺,由此可見當時建成的慈壽寺是多么的豪華富麗。
原慈壽寺內有天王殿、鼓樓、鐘樓、永安萬壽塔、延壽寶殿、寧安閣等一系列建築,形制整齊,規模宏大。其中寧安閣匾額為李太后手書,後殿內供奉九蓮菩薩像。清光緒年間的一場大火,將寺內建築全部燒毀,只留下現今的一座磚塔,這就是現在位於京西八里莊玲瓏公園內的玲瓏寶塔。
玲瓏塔原名永安萬壽塔,因為原屬慈壽寺內建築,又稱“慈壽寺塔”。據《日下舊聞考》記:“慈壽寺去阜成八里,聖母慈聖皇太后所建,經始於萬曆四年,成於萬曆六年……慈聖皇太后為穆考薦冥祉,神宗祈嗣,寺成賜名慈壽寺……有永安壽塔,塔十三級,高聳入雲。”由此可以確定此塔曾是慈壽寺建築的一部分。另外,塔碑上“慈聖宣文肅皇太后之寶”幾處印文,更指明了塔的主人就是李太后無疑。

玲瓏塔建築特色

3000風鈴聲響400年
玲瓏塔為八角13層密檐實心磚塔(在一個高大的塔身上有多層密檐,稱為“密檐塔”),高近60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秀美端莊,古色古香。
塔基分上下兩層,下層為邊角鑲石的三層平台,上層是雙層須彌座,雕有精美的蓮花座台。須彌座上部雕刻有笙、簫、琴、瑟等古代樂器,有十分珍貴的史料價值。但由於長年的風化,現在已經模糊不清,很難辨認。
塔身四面有磚雕的拱券門和半圓形雕窗。拱券門上的匾額分別是:南面“永安萬壽塔”,東面“鎮靜皇圖”,北面“真慈洪範”,西面“輝騰日月”。每層有佛龕24個,原供奉銅佛312尊。門窗兩側塑有金剛力士像,這些塑像歷經風雨,如今都露出了木芯。塔身各處布滿磚雕和泥塑人物像,均遭到嚴重風化,但仍可辨出當年威武雄渾和俊美生動的風采。
在古代,把鈴鐺掛在寺廟的屋檐上主要是為了驅邪。玲瓏塔檐角原掛有風鈴3000多枚,站在塔下仔細聆聽,由於風的強弱、長短、方向的變化,鈴聲也隨之產生微妙的變化,清脆悅耳,仿佛在演奏一場多姿多彩的交響樂。
玲瓏塔塔頂為鎦金蓮珠塔剎。由下至上仰望玲瓏塔,密檐逐層緩緩上收,檐下磚雕的斗拱層層支護,直到塔頂。塔身穩固美觀,遮而不露。
清乾隆皇帝在位時曾對玲瓏塔進行過精心的修繕,以至寶塔可以矗立至今。

歷史價值

1957年10月,玲瓏塔被定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為它是明代單層密檐塔的代表作,是仿北京天寧寺塔而建,故與天寧寺塔並稱為“姐妹塔”。
玲瓏塔北立有兩塊萬曆年間的石碑,左側為紫竹觀音像(也有九蓮菩薩像一說),右側為魚籃觀音像和關帝像。魚籃觀音取材於佛經《感應傳》及《法華持驗》。據上世紀80年代全國文物普查統計,玲瓏塔所存的一幅《魚籃觀音圖》是全國僅存的兩幅之一,十分珍貴。(法制晚報: 姜靖

乘車路線

1.33,40,481,507,613,632慈壽寺橋站下車
2.61路北窪路西下車

其它

西河大鼓名段《玲瓏塔》繞口令
【馬增芬】
高高山上到有一位老僧,身穿衲頭幾千層。
你要問老僧他的年紀有多么大,曾記得黃河九澄清。
五百年前,澄一澄,總共是四千五百冬。
老僧收了八個徒弟,八個弟子個頂個的有法名。
大徒弟名字就叫青頭愣,二徒弟名叫愣頭青。
三徒弟名字就叫僧三點,四徒弟名字就叫做點三僧。
五徒弟名叫蹦葫蘆棒,六徒弟名叫棒葫蘆蹦。
七徒弟名字就叫隨風倒,八徒弟名字就叫做倒隨風。
八個徒弟,學會了八中藝,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青頭愣會打磬,愣頭青會撞鐘。
僧三點會吹管,點三僧會捧笙。
蹦葫蘆棒會打鼓,棒葫蘆蹦會念經。
隨風倒他會掃地,這個倒隨風他會點燈。
老師傅叫他們換上了一換,不知道換成換不成。
這個愣頭青他打不了這青頭愣的磬,
青頭愣就撞不了愣頭青的鐘。
點三僧吹不了這僧三點的管,
這個僧三點捧不了點三僧的笙。
棒葫蘆蹦打不了蹦葫蘆棒的鼓,
蹦葫蘆棒他念不了棒葫蘆蹦的經。
倒隨風他掃不了這隨風倒的地,
哪個隨風倒他點不了這倒隨風的燈。
老師傅一見有了氣,要打徒弟整八名。
眼睜睜,八位徒弟個頂個的就要挨打,
從外面,又來了五位雲遊的僧。
五位僧人把情講,罰他們後面去數塔玲瓏。
玲瓏寶塔,十三起兒,臨去數單層,回來數雙層,
誰要是數過來誰就是大師兄。
誰要是數不過來玲瓏塔,叫他一夜罰跪,到天明。
玲瓏塔來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一層。
一張高桌四條腿,一個和尚一本經,
一個鐃鈸一口磬,一個木魚一盞燈。
一個金鐘,整四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三層。
三張高桌十二條腿,三個和尚三本經,
三個鐃鈸三口磬,三個木魚三盞燈。
三個金鐘,十二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五層。
五張高桌二十條腿,五個和尚五本經,
五個鐃鈸五口磬,五個木魚五盞燈。
五個金鐘,二十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七層。
七張高桌二十八條腿,七個和尚七本經,
七個鐃鈸七口磬,七個木魚七盞燈。
七個金鐘,二十八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九層。
九張高桌三十六條腿,九個和尚九本經,
九個鐃鈸九口磬,九個木魚九盞燈。
九個金鐘,三十六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一層。
十一張高桌條四十四條腿,十一個和尚十一本經,
十一個鐃鈸十一口磬,十一個木魚盞燈。
十一個金鐘,四十四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三層。
十三張高桌五十二條腿,十三個和尚十三本經,
十三個鐃鈸十三口磬,十三個木魚盞燈。
十三個金鐘,五十二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我往回數。
玲瓏塔來塔玲瓏,玲瓏寶塔十二層。
十二張高桌四十八條腿,十二個和尚十二本經,
十二個鐃鈸十二口磬,十二個木魚十二盞燈。
十二個金鐘,四十八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十層。
十張高桌四十條腿,十個和尚十本經,
十個鐃鈸十口磬,十個木魚十盞燈。
十個金鐘,四十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八層。
八張高桌三十二條腿,八個和尚八本經,
八個鐃鈸八口磬,八個木魚八盞燈。
八個金鐘,三十二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六層。
六張高桌二十四條腿,六個和尚六本經,
六個鐃鈸六口磬,六個木魚六盞燈。
六個金鐘,二十四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四層。
四張高桌十六條腿,四個和尚四本經,
四個鐃鈸四口磬,四個木魚四盞燈。
四個金鐘,十六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兩層。
兩張高桌八條腿,兩個和尚兩本經,
兩個鐃鈸兩口磬,兩個木魚兩盞燈。
兩個金鐘,整八兩,西北風一刮,
紋兒了紋兒了響紋兒了嗡。
僧人正數玲瓏塔,抬起頭來看分明:
天上看,滿天星。地上看,一個坑。
坑上看,凍著冰。冰上看,長著松。
松上看,落著鷹。山前看,一老僧。
僧前看,一本經。屋裡看,點著燈。
牆上看,釘著釘。釘上看,掛著弓。
看著看著花了眼,可不好了,
西北乾天起了大風。說大風,好大的風,
十個人見了九個人驚。刮散了,滿天星。
刮平了,地上坑。刮化了,坑上冰。
颳倒了,冰上松。刮飛了,松上鷹。
刮跑了,一老僧。刮碎了,一本經。
刮滅了,屋裡燈。刮掉了,牆上釘。
刮翻了,釘上弓。 直刮的:
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鷹飛僧走經碎燈滅釘掉弓翻這么一段繞口令,我唱的不好,眾位多批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