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霙

王霙

王霙,出生於浙江杭州,國家話劇院著名國家一級演員。 曾在《紅色搖籃》、《井岡山》、《開天闢地》等四十多部影視劇中扮演中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是廣大觀眾喜愛和認可的特型演員。曾因在電影《我的長征》中的出色表演獲得2007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基本信息

演藝經歷

1958年秋天,王霙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古盪灣一戶貧困的農民家庭。

12歲時,他被招進了浙江省藝術學校舞蹈班;

1970年,痴迷上越劇的王霙,纏著老師把他推薦給了越劇表演班。學習越劇表演不到一年,進步神速的他又被越劇改革劇組(即浙江越劇團前身)選中,當起了越劇演員;

1978年,王霙考入中央紅旗越劇團;

1983年,王霙考入中央實驗話劇院(即國家話劇院)。

原本是中央實驗話劇院演員的王雵能夠有機會扮演青年時期的毛澤東,是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的事,從22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出演了電影《開天闢地》中的毛澤東後,王雵從梨園改行進入了電影圈,成為了一個專演青年毛澤東的“特型演員”。

王霙 王霙

在飾演毛主席的演員的隊伍中,王霙可以稱得上是最年輕的,同時也是頗受專家和觀眾好評的。但他並沒有就此停歇創作的腳步,而是一直履行著自己的諾言——“用心去塑造主席的形象”。扮演毛澤東的主要作品:《毛澤東在一九二五》、《開天闢地》、《秋收起義》、《楊開慧》、《彝海結盟》、《相伴到永遠》、《毛澤東與斯諾》、《日出東方》等。

2006年又在八一廠功勳導演翟俊傑的作品《我的長征》中再次出演偉人。

2006年10月28日,參演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井岡山》 。

《尋覓驕楊》飾 毛澤東

《狂飆》飾 毛澤東

《陶行知》飾陶行知

2010年1月,與王伍福、劉勁、張秋歌、張晶晶等主演的電視劇《紅色搖籃》播出,飾演毛澤東 。

2012年《王稼祥》飾 毛澤東 導演:王一岩合作:王洛勇、劉勁、盧奇

2012年《粟裕大將》飾 毛澤東 導演:賈鋼合作演員:王伍福、谷偉、郭廣平

王霙出席表演藝術成就獎 王霙出席表演藝術成就獎

2012年8月,出席第十屆全國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頒獎典禮 。

2013年《領袖》飾 毛澤東 合作﹕郭廣平

2012年《陳雲》飾 毛澤東 導演:金韜;合作演員:謝剛、王伍福、劉勁、李雪峰 。

2013年《聶榮臻》飾 毛澤東 導演:周友朝;合作演員:林永健、齊歡、郭偉華 。

2011年4月5日晚,王霙參加2011中國畲鄉“三月三”活動開幕式暨中國電影家協會採風景寧行·民族大聯合活動。

2014年7月,與吳樾、劉勁、王伍福等主演的電影《城南莊1948》播出 ,飾演毛澤東。

2017年6月,與保劍鋒、董勇、孫維民等主演的電影《血戰湘江》播出,飾演毛澤東 。

2018年3月,入選《中國電視劇60年大系·人物卷》 。

2018年3月拍攝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紅色圩場》 。

2018年8月拍攝電視劇《重慶談判》 。

經歷

王霙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古盪灣一戶貧困的農民家庭。國小五年級那年,浙江省藝術學校的老師到王霙就讀的國小招生時,被操場上嬉戲的王霙靈動的身姿所吸引,破例免除考試,把12歲的他招進了浙江省藝術學校舞蹈班。

1970年夏季的一天,學校組織學生去看越劇表演,沒想到王霙第一次看就痴迷上了越劇,回來後就堅決不再學舞蹈了,他纏著老師非讓幫他轉班去學習越劇不可……

1978年,王霙考入文化部下屬的中央紅旗越劇團,在主攻越劇的同時,學習話劇表演。

1983年,王霙考入中央實驗話劇院,這一年,他25歲。此後幾年,他演出過《陶行知》、《聊齋》、《三言二拍》等電視劇,豐富的表演經驗,為他準確地把握和塑造好毛澤東的藝術形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初次結緣

飾演毛澤東之前,王霙涉足的領域很廣:練過舞蹈,唱過越劇,後來又考入國家話劇院改行做了話劇演員。作為話劇院的實力派演員,王霙演過很多重要角色,但他從未想過有一天能演毛澤東。 然而,1989年的一天,意外驚喜不期而至。

王霙 王霙

其時,上海電影製片廠開拍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電影《開天闢地》,劇組從全國找了21個候選人,但導演胡立德並不滿意。一天,他在翻閱從各地收集來的演員檔案時,看到了王霙的照片。胡立德眼前一亮,這就是我要找的毛澤東啊!於是,胡導讓王霙到劇組試妝。 3個小時造型下來,一襲長衫、撐著一把雨傘的“毛澤東”一出場,立刻把全場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就這樣,王霙成了影片中的青年毛澤東。  提及那段往事,王霙說得簡單且自信,認為自己入選的理由是外形酷似青年毛澤東,用他的話說“除了腦門窄一些,哪兒都像”。當年,面對這樣的幸運事,王霙先是興奮,後是害怕。興奮的是,能演自己崇敬的毛主席了,這是很值得驕傲的;擔心的是,自己到底能不能把毛主席演到生動、演到傳神。  頭一回扮演毛澤東,王霙不是忘台詞,就是忘動作,感覺很彆扭。於是,他打算去湖南毛澤東生活過、革命過的地方看看。 在湖南,王霙先後去了嶽麓書院、橘子洲頭、第一師範、新民學會、楊開慧故居……每到一地,王霙就和當地人深刻交流,就這樣,他漸漸地走近了一代偉人。

對其他演員評價

“唐國強演出了毛主席的神”

之後,王霙一發而不可收,先後在《井岡山》、《紅色搖籃》、《民主之瀾》等30多部影視劇中,塑造了中青年毛澤東。儘管如此,但王霙從不墨守成規,為了真實地還原毛澤東的精神和情感世界,王霙研讀了許多領袖原著、有關傳記、傳奇和回憶錄,他還常常研究其他演員飾演的毛澤東。在飾演毛澤東的演員中,王霙最欣賞的是唐國強。“唐國強是位老演員了,他的表演功力很深,演出了毛主席的神,非常好。”

希望突破局限

“別叫我特型演員”

王霙 王霙

王霙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在演毛澤東的長征路上,我要走一輩子。”但他並不認同“特型演員”的說法。“在前蘇聯,國家會給特型演員發一個證書,擁有證書的演員一生只能演這個角色。沒人給我發證書,所以我只是一名演員。”王霙認為,既然是演員應該什麼角色都能演,只能演一種角色,反而說明了自己的局限性。“比如說唐國強吧,他除了演毛澤東,不也能演諸葛亮、雍正皇帝等各類人物?盧奇除了演鄧小平,演孫中山不也同樣精彩?”而除了毛澤東,王霙也曾經演過《陶行知》、《三言兩拍》、《聊齋》等電視劇,王霙告訴記者,如果有好的古裝劇,他也願意去嘗試,但有一個原則“反面角色絕對不接”。

個人生活

站在王霙背後的女人

不管是圈內人還是觀眾,看過王霙塑造的毛澤東之後,對他的評價只有八個字:栩栩如生,形神兼備。能得到這樣的評價,王霙在開心之餘,也對自己的妻子賀亞琳充滿了感激。賀亞琳是國家二級化妝師,她與王霙是因戲結緣。1996年11月12日,王霙赴雲南拍攝電視劇《彝海結盟》,一位叫賀亞琳的女化妝師水平相當了得,讓他十分敬佩。其後兩年,王霙又在不同的劇組遇到了賀亞琳。他發現賀亞琳和自己一樣,是一個對待事業非常認真、執著的人。共同的追求使兩個人越走越近,最終結為夫妻。每次王霙演毛澤東,只要有時間,賀亞琳就在邊上認真觀看。王霙說:“她常常會提醒我,比如說我剛才台詞說得有些慢,一會兒要注意一下,或者我的表演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每演完一場戲,我都要看她一眼,如果她點點頭,我就踏實了;如果她搖頭,即使導演已經通過了,我還是要再來一遍。”王霙坦言,自己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與賀亞琳多年來的支持、幫助和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言語之中,能聽出王霙對妻子的一片深情。

主要作品

越劇作品

《毛澤東楊開慧》飾 毛澤東

話劇作品

飾演毛澤東 飾演毛澤東

《桃花扇》

《小鎮風情》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兄弟情》

《紅星照耀中國》飾 毛澤東

《大地銘記》(情景劇)飾 毛澤東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7-6-30血戰湘江毛澤東陳力張一山, 董勇
2014-07-04城南莊1948毛澤東吳樾吳樾, 劉勁, 王五福
2014卓尼土司毛澤東楊韜劉勁
2012扎西1935毛澤東張夷非孫淳, 金鑫, 馬曉偉
2010古田1929毛澤東趙繼烈王伍福, 谷偉
2007八月一日毛澤東宋業明
2006我的長征毛澤東翟俊傑王伍福, 王心剛, 鍾秋
2006西風烈毛澤東董玲楊海超, 孫曦霆, 韓立勇
2005歷史的選擇毛澤東孫維民, 王琴珍, 王長珍
2003毛澤東去安源毛澤東康健民阮丹寧, 郭連文, 彭博
2001毛澤東在1925毛澤東張今標涓子, 李維民, 張小波
2000毛澤東與斯諾毛澤東宋江波,王學新古月, 約翰·嘉德那, 龎順
1996彝海結盟毛澤東傅學誠, 多布傑, 魏金虎
1993秋收起義毛澤東周康渝劉法魯, 李永田, 王茜
1991開天闢地毛澤東李歇浦邵宏來, 孫繼堂, 佟瑞欣

《相伴到永遠》

《決戰前的較量》

參演電視劇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9紅色圩場毛澤東
2019重慶談判毛澤東馬曉偉
2014十送紅軍毛澤東毛衛寧佟大為,蒲巴甲,萬茜,羅晉,王雷,湯晶媚,李小萌
2013領袖毛澤東石偉郭廣平
2011我的青春在延安毛澤東桑華鄭愷, 孫驍驍, 喬喬
2011開國元勛朱德毛澤東王文盛王伍福, 郭偉華
2009紅色搖籃毛澤東金韜王伍福, 劉勁, 張晶晶
2009民主之瀾毛澤東朱正, 李振平海波, 孫維民, 蓋美
2009決戰南京毛澤東沈悅、沈嚴郭廣平, 孫維民, 陳寶國
2007浴血堅持毛澤東胡玫馬少驊, 倪土, 包貝爾
2007井岡山毛澤東金韜王伍福, 潘雨辰, 黃鵬
2006彭雪楓毛澤東孫洪濤, 王伍福, 郭法曾
2005陳賡大將毛澤東葉大鷹侯勇, 劉勁
2005張治中毛澤東
2004格達活佛毛澤東楊韜多布傑, 巴森, 洛丹
2004張伯苓毛澤東周友朝唐國強, 雷鎮語, 馬曉偉
2003任弼時毛澤東(青年)王保華古月, 王健
2002肖勁光大將毛澤東高狄張治中, 王英, 郭偉華
2002羅榮桓元帥毛澤東孫繼堂, 王伍福
2001中原突圍毛澤東石偉徐平, 劉永生, 郭偉華
2000日出東方毛澤東宋凱, 孔祥玉, 孫繼堂
1999黃克誠毛澤東趙成順, 譚非翎
1999上海滄桑毛澤東黃蜀芹巍子
1998朱德上井岡毛澤東王伍福
1995楊開慧毛澤東秦志鈺常遠, 劉文治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 2010-09 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 紅色搖籃 (獲獎)
  • ▪ 2007-10 第2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我的長征 (獲獎)

人物評價

青春激盪、神形兼備:王霙

遠望舉止相像,近瞧神態逼真,越看越像毛主席,他就是青年毛澤東的扮演者,中央實驗話劇院一級演員王霙。1970年進入演藝圈的王霙,從舞蹈、戲曲、戲劇到影視,扮演過不同類型不同時期的各種角色,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演員。

提起第一次扮演毛澤東的經歷,王霙頗感是一種緣分。198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籌拍《開天闢地》,為了“青年毛澤東”的人選,劇組費盡周折。開拍在即,在一次翻閱推薦演員檔案時,王霙的照片讓導演之一胡立德眼睛一亮:“這才是我要找的人吶!”

長得像與演得像還是有天壤之別的。頭一回扮演毛澤東,不是忘台詞,就是忘動作,感覺特彆扭。正當王霙一籌莫展時,導演說:千萬別以為自己不像,其實你已經很像了,尤其是你忘詞的時候更像。一句提醒,使王茅塞頓開:是啊!要想演好角色,一要自信,有信心才能揮灑自如;二要忘我,忘我才能真正入戲,實現“形”與“神”的和諧。

在悉心揣摩其他扮演者精妙之處的同時,王霙總是結合自己的感悟進行創造性的發揮。當他發現自己在沉思,以及與鏡頭成45°側角時面部輪廓最逼真,在拍攝時就儘可能地展示這兩種姿態。再比如抽菸,以往銀幕展現的“主席”始終把煙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王細心體會後認為,煙快燃盡時用拇指和食指小心捏著抽,才不會浪費太長的菸蒂,這更符合毛澤東出身農家、終生節儉的個性。這個傳神的造型上了銀幕,立即受到了好評。

即便對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王霙也不墨守成規。他每接一部戲,都當成是一次新的挑戰,都要一絲不苟地研究劇本,揣摩台詞,反覆演練。在他看來雖然角色沒變,但每一部戲反映的年代不同,歷史事件不同,編導的意圖也不同,因而必須“把每一次都當成第一次”,力爭每次扮演都能從一個新的角度,一個更深的層面去塑造領袖的形象。

為了表現偉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更準確地把握角色,他還研讀了許多領袖原著、有關傳記、傳奇和回憶錄,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拍戲過程中,他還總要擠出時間到偉人當年生活戰鬥過的地方去走走看看,向當地老鄉打聽一些毛主席的故事,積累一些更直觀、更深刻的感受。

王霙 王霙

扮演領袖,苦在其中。拍《秋收起義》時,軍委張震副主席前來視察劇組。見到王霙,他連連擺手說:“不像,不像,你太胖了。”這位曾是秋收起義隊伍里一名“紅小鬼”告訴王霙,毛主席當年的形象是:“蓬頭垢面,骨瘦如柴,外加瘸腿”。為了符合角色的要求,王霙咬著牙減肥,個把月粒米未進,每天只吃極少量的水果,餓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短短28天裡,體重從168斤直線掉到了140斤,終於符合了角色的要求。

由於扮演的是創業時期的青年毛澤東,王霙大部分時間是在“爬雪山”、“過草地”、鑽山溝中度過的。

拍《日出東方》中“朱毛會師”這段戲時已是秋末冬初。大山深處寒風浸骨,冷雨淒淒,衣著單薄襤褸的“紅軍戰士”們凍得直哆嗦,而同樣身著單衣的“主席”儘管嘴唇凍得發紫,卻要昂首挺胸,談笑自如。

王霙在景寧 王霙在景寧

然而,更多的是感動。1993年王霙來到井岡山拍攝《狂飈》。一天下午正巧碰上了在當地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某軍事院校的師生們,看到“毛澤東”的身影,大家潮水般地涌了上來,從肩扛將星的院領導到學員,沿著蜿蜒的山路自覺地排起數公里的長隊要求與“主席”合影留念。那一刻,王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感動。這些成了王霙克服千辛萬苦演好角色的最強大、最持久的動力。每扮演一次毛澤東,就會增加一分對這位歷史偉人的景仰和愛戴,每塑造一次偉人的形象,自己的靈魂都會受到一次震撼和洗禮。

王霙先後在《開天闢地》、《秋收起義》、《楊開慧》、《毛澤東與斯諾》、《毛澤東在一九二五》、《日出東方》等40多部影視劇中扮演中青年毛澤東,成為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特型演員。角色與原型永遠是一對真與假的矛盾,因而演員對演藝的追求也是永無止境的,對於特型演員來說,尤其如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