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阜鄉何坪村

王阜鄉何坪村

山核桃是該村的主導產業,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通過農產品深加工,開發水力、礦產資源等,王阜鄉何坪村經濟得到了穩步發展。 2007年,村裡有了自己的山核桃加工、竹木加工、水電站和採礦經濟項目。

基本信息

簡介

山頂俯視全景圖
何坪村是2007年11月由原爐山村、何包山村等兩村合併而成的一個自然村,區域面積3.894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135戶,380人。該村有耕地面積45畝,山林面積6187畝。山核桃是該村的主導產業,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歷史背景

何坪村是淳安縣王阜鄉一個新形成的自然村。東與柳塘村為鄰,西與嚴家坪相連,南和唐村鎮街等居民區相交,北以桑園坪為界。村名因之前的何包山村跟廬山村而得。區域面積3.894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135戶,380人。目前為止,耕地面積45畝,山林面積6187畝。以前的時候,大家以種植蜜棗、枸杞做為主要收入來源,由於當地的土質很適宜山核桃的種植,2000年以後,大家開始種植山核桃,但因山核桃的生長周期較長,如果從小苗開始算,要需要10-15年的時間才能長果子,也就是在2010的時候,村裡的山核桃供應量開始成直線上升狀態,村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漸好。在村領導幹部的領導下,特別是副書記包學才,為村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何坪村歷史悠久,古書記載是包青天的後代在戰亂期間,隱居於此。也傳說有陳吳方三位大將在此守護。

組織機構

各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經濟合作社,鄉屬各單位:
根據《浙江省村經濟合作社組織條例》,經各村社員代表大會依法選舉產生了各村經濟合作社社管會和社監會,當選人員如下:
一、社管會
潘永林同志當選王阜鄉金紫村經濟合作社社管會社長;
潘永義同志當選王阜鄉金紫村經濟合作社社管會副社長;
潘仁海同志當選王阜鄉金紫村經濟合作社社管會成員;
包新灶同志當選王阜鄉何坪村經濟合作社社監會主任;
包新法同志當選王阜鄉何坪村經濟合作社社監會成員
更多名單見參考資料

特色產品

山核桃屬胡桃科山核桃屬植物,約有20個種,其中4個種原產中國,原產歐洲東南部及亞洲西部漢代傳入中國,經數百年的繁育國內品種已經和國外的完全不同了。世界上基本亞熱帶地區都有胡桃科植物分布,品種數百種。國內各地都有分布,東北以秋子居多(野生)華北,西北也有分布。棉核桃(主要的食用核桃)因人為廣泛種植分布在北方大部,但品質好的在山西,河北,陝西,新疆等氣候乾燥的一帶。麻核桃(介於野生和家養過度期培育出的品種)主要在華北,用途基本供文玩使用。鐵核桃分布在南方大部,絕大多數野生,皮厚無食用價值,但經人工改良出現了雲南“紙皮核桃”等可食用的品種但根源是鐵核桃。另外南方江浙,湖南湖北一帶還有胡桃分布,當地人叫“山核桃”或小核桃。

經濟發展

2002年,王阜鄉黨委、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大力培植經濟新亮點,增創發展新優勢,促進王阜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大發展。2007年全鄉經濟總收入218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36元。

工業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002年以來,王阜鄉何坪村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招商引資為主抓手、主平台、主載體,堅持加大工業投入不動搖,堅定不移地走興工富農之路。在招商引資上,堅持“一把手”親自抓,積極開展定向招商,廣泛利用節會招商,大力推進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完善親商的安商政策,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吸引客商投資興業。2007年引進項目3個,協定資金15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250萬元。在工業發展上,重點在營造環境、創優服務上下功夫,注重扶優扶強,加快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全力服務工業企業發展,一批資源開發型、勞動密集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水電站、林牧業、鉛鋅礦、山核桃加工廠等企業先後落戶王阜鄉何坪村,給王阜鄉何坪村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

農業

王阜鄉何坪村獨特的生態環境還孕育了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盛產山核桃,是浙江省“山核桃之鄉”和淳安縣“乾果強鄉鎮”。茶葉、蠶桑、高山蔬菜、中藥材、野菊花等也是該鄉的主導優勢產業。其中山核桃榮獲農產品質量金獎,嚴家大方茶在唐代就已成為貢茶,野菊花、山茶油等欣譽縣內外。金紫尖野菊花以清熱、解毒、養顏、保健而名聞遐邇,一直成為業內人士的最愛。“金岙”龍井茶產於600—1200米的高山茶區,該茶扁平挺直,碩壯重實,色澤翠綠油潤,湯色清澈明亮、滋味濃醇爽口,經久耐泡,有“上等綠茶”之雅稱。
通過農產品深加工,開發水力、礦產資源等,王阜鄉何坪村經濟得到了穩步發展。2007年,村裡有了自己的山核桃加工、竹木加工、水電站和採礦經濟項目。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大力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積極培植壯大幹果、茶葉、蔬菜三大主導產業,全村形成了以5000畝山核桃基地、1萬畝有機茶基地和8000畝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為龍頭的特色農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初見成效,先後建成童川、山川兩個市級山核桃示範園區、胡家坪市級高山蔬菜示範園區和柳塘市級中藥材(貢菊)示範園區,以示範園區為代表的立體生態農業漸成規模,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多元化。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農業。

村容村貌

村里家家戶戶門口都放著一個垃圾桶,每天都會有人按時來倒垃圾,進行集中出來,所以村里衛生變好了,健康溫馨的村容讓村民們過得舒舒服服,每天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著陽光的撫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