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郢起義

王郢起義

王郢起義,唐乾符二年(875年),浙西狼山(今江蘇南通南)鎮遏使王郢等人因功賞落空,遂劫庫兵變,起而反唐的作戰。

唐乾符二年(875年),浙西狼山(今江蘇南通南)鎮遏使王郢等人因功賞落空,遂劫庫兵變,起而反唐的作戰。 乾符二年四月,王郢等69人,立有戰功,鎮海軍節度使趙隱只賞給他們空頭職名,而不給衣糧,申訴無效,王郢等人遂劫庫兵發動起義,附近不堪苛政盤剝農民紛紛參加,很快發展到近萬人。義軍在王郢率領下,首先攻克蘇州,再克常州,然後乘舟往來沿江入海,進入浙東,轉攻浙西,影響所及南至福建。 乾符三年六月,唐王朝發布《討王郢詔》,妄圖分化瓦解義軍,說不管是同謀、脅從,或“因窮餓依投,或遭俘縲指使”,都應“舍逆取順,去暗趨明,勉圖富貴榮華,勿受驅除翦戮。”如生擒或斫得王郢頭歸順,授四品官,賞一萬貫,賜莊宅各一區:所率眾歸降也“厚與爵賞”。七月,便迫不及待,派前嚴州刺史高傑為左驍衛將軍,充沿海水軍都知兵馬使,討伐王郢。同年十一月,溫州刺史魯寔多次替王郢請降,朝廷要王郢進京,王郢擁兵遷延,半年不去,堅決要求望海鎮使之職,朝廷不給,只答應王郢為右率府率,到左神策軍中補一官職。 乾符四年(877年)正月,王郢設計活捉了魯定,隨從官軍四散奔潰,“兩浙震驚”。唐王朝急忙派右龍武大將軍宋皓為江南諸道招討使,除原先徵發的諸道兵以及福建、南海並虞、吉、衛、婺等州兵外,更發忠武、宣武、感化三軍和宣、泗二州兵,新舊共1.5萬餘人,圍剿王郢義軍。二月,王郢攻克望海鎮(今浙江鎮海),攻掠明州(今浙江寧波),繼取台州(今浙江臨安),刺史王葆退守唐興(今浙江天台)。唐王朝聞訊急令二浙、福建各出舟師增援,以圖水陸並進一舉鎮壓。鎮海節度使裴瑭嚴兵設備,不與義軍正面交鋒,秘密進行分化招降工作,這時義軍叛徒朱實降唐,解散義軍六七千人,獻出器械20餘萬,和大量舟船、粟帛。在遭受大損失情況下,王郢團結餘眾,堅持鬥爭,轉戰向東,到明州時,王郢被甬橋鎮遏使劉巨容以筒箭射殺。 至此,王郢起義失敗。王郢起義歷時將近兩年,在江浙地區沉重打擊了唐朝統治,有力支援了王仙芝、黃巢起義(參見王仙芝起義、黃巢起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