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玲

王華玲

王華玲,女,1960年出生,徐州礦務集團義安煤礦助理工程師。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參加工作20多年來,王華玲緊緊圍繞安全生產實際,積極開展技術革新改造活動,先後完成技改項目近30個,直接經濟效益百餘萬元,其中兩項獲得國家技術專利,有兩項填補了集團公司技術空白。2000年被評為“全國煤炭系統優秀女職工”,2004年被

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人物特寫

煤礦為減少原材料投入,曾自行研製了可回收型複合背板代替塘材,但由於工作面壓力大,致使大量複合背板不能正常使用;採用人工進行調直難度大、效率低,影響該材料的周轉使用。王華玲想攻克這一技術難關,經領導同意專門成立了攻關小組,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研製出“複合背板調直機”,經使用後效果明顯。設備投入生產後,現在一個人每班可修理200多根,比原來人工操作效率提高3倍,而且該機以泵站液壓作動力,可在井下隨時安全使用。技術的革新是無止境的。2005年初,礦井下原來使用的乳化液泵卸載閥質量較差,經常出現故障,不僅影響單位正常生產,同時也給安全生產帶來了很大威脅。王華玲收集了許多被損壞的乳化液泵卸載閥進行仔細研究,經過反覆測試,終於找到了卸載閥易損的原因。她利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多次到井下施工現場進行測試,成功地完成了對卸載閥的改造。改造後的乳化液泵卸載閥壽命比原來延長5個多月,不僅安全性能良好可靠,每年還可為煤礦節約大量的資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王華玲發現礦井下原來使用的濕式煤電鑽體態笨重,特別是其供水裝置使用壽命短,維修量大,不僅浪費大量的機具材料,而且還直接影響礦井安全生產。針對這種情況,王華玲多次到井下現場進行勘察,了解實際使用情況,查找大量有關技術資料進行認真研究,深夜伏案繪圖,白天現場焊接製作,有時一天返工七八次。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完成了CVP?I型煤電鑽側式供水裝置技術改造,解決了困繞煤礦安全生產的一大難題。該項成果於1998年獲得了國家技術專利。目前,CVP?I型煤電鑽側式供水裝置已在集團公司得到廣泛使用,深受礦工的歡迎。王華玲不久又成功地完成了對礦用高壓膠管扣和壓機的技術改造,並獲得了國家技術專利。2006年以來,王華玲先後又完成了400 kW直流電機轉子滑環頭車銷裝置、起重機行車電動裝置、鍋爐煙道水簾式除煙塵器、井下斜巷助行器等一批生產技改項目,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環保問題,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王華玲的力量就來自於勞動。她在工作中不知流過多少汗水,熬過多少不眠之夜。研製井下防水滅火噴塑泵正值烈日炎炎的夏季,晚上天氣悶熱,蚊子又多。為了早日完成研製項目,王華玲就在腿上套上厚厚的工作服,腳上抹上清涼油,天天干到深夜。女同志下井不方便,但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王華玲堅持到井下現場搞試驗,一呆就是一個整班,有時連續下井一個星期。王華玲在研製錨桿板壓制模具、皮帶托滾裝配機期間,正值女兒中考,她實在抽不出時間來對女兒進行輔導,結果孩子離市一中錄取分數線只差幾分。面對家人和孩子的埋怨,王華玲只好耐心向女兒解釋:學校很重要,關鍵在於自己,無論是哪所學校,只要你刻苦學習,將來一定會考上好的高等學校,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