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與奇

王與奇 男,漢族,中共黨員。1941年11月22日生於山西山陰,1966年畢業於內蒙古醫學院醫療系本科。現任包頭市第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神經外科疾病研究室主任,主任醫師,兼任包頭醫學院外科教授,包頭市醫藥管理局技術顧問。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1966年畢業於內蒙古醫學院醫療系本科。一直在包頭市第二醫院從事醫療、教學與科研工作。神經外科主任,神經外科疾病研究室主任,主任醫師。兼任包頭醫學院外科教授,包頭市醫藥管理局技術顧問。可藉助詞典閱讀釋譯英、日、俄外文資料。有較高的醫學系統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水平。對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急危重症有豐富的診療搶救經驗。是外科系統醫療、教學及科研骨幹。擅長顯微外科技術,創建了顯微外科實驗室,對0.4—1.2mm微小動脈端對側吻合法進行了研究。

成就及榮譽

成功地開展了“腦血管搭橋術”等十多項科研項目,獲科研成果7項,獲科技進步獎四次:“腦血管搭橋術”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腦立體定向技術治療震顫麻痹研究”和“離體顱骨瓣原位再植顱骨成形術”均獲市級科技進步三等獎。技術水平均達國內先進水平。

他發明的離體顱骨室溫下元菌保存法系國際領先。三項獲獎成果均被輯入《中國技術成果大全》和《中國實用技術成果大辭典》。“腦血管搭橋術”經香港新華 出版社組織專家評審後入錄《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選》。

1996年獲兩項國家專利,名稱為“爬樓覆帶式延伸輸裝置”(專利號: L95250657.2)及“節能淋浴器”)(專利號 L95250448.0)。

個人作品

他撰寫的論文在國家級和省市級雜誌先後發表了近20餘篇。

“腦血管搭橋術”經香港新華通訊出版社組織專家評審後人錄《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選》。

其中“微小動脈端對側吻合法探討”獲省級科委、新聞出版社、衛生廳、衛生技術職稱高評審及《內蒙古醫學》雜誌社優秀論文三等獎;

“腦血管搭橋術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獲省科協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及市中青年優秀論文競賽一等獎;

“離體顱骨瓣隔期原位再植顱骨成形術”入錄《中國當代專科專病醫論文萃》;

“顱骨瓣離體保存原位再植”經美國《柯爾比科學文化信息中心》醫學部學術委員會評定為醫藥學優秀論文,獲得進入全球信息網路 WWW的資格在全世界傳播。

社會評價

1985年被市衛生局授予“包頭市衛生戰線優秀工作者”稱號及榮譽證書;

1994年被包頭市人民政府及中共包頭市委授予“突出貢獻專業技術撥尖人才”稱號及榮譽證書。

1990年入錄《內蒙古當代醫學人物誌》,1992年入錄《中國當代高級醫師大會》並授榮譽證書。

1996年入錄《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辭典》。

1995年申報兩項國家專利,均於199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授予專利權及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名稱為“爬樓履帶式延伸輸裝置”及“節能淋浴器”全國獨家生產轉讓費約300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