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耿[革命烈士]

王耿,男,朝鮮族,真名文碧濤,1906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東寧縣,革命烈士。

基本信息

王耿,曾用名李立峰、李東平、王鳳章、文甲松等。父親是朝鮮獨立黨黨員,被日本侵略者殺害。王耿高小畢業後考入吉林師範學校讀書,“五卅”運動以後,開始接受革命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被反動當局列為嚴密監視對象。1926年王 耿赴海崴學習,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被派到哈爾濱巴彥縣地下工作,1929年到滿州省委工作。1930年,黨組織派王耿到延吉,在中共東滿特委會從事宣傳工作。  

“九.一八”事變後,王耿受黨組織派遣先後在哈爾濱市,巴彥縣,盤石縣,伊通縣等地,組織農民抗日武裝,聯絡,組織民團和義勇軍武裝抗日。1932年七月,王耿調到台安縣任中共遼西特委(遼台盤3縣)書記。經王耿的努力工作,很快組織起來失掉聯繫的20餘名黨員,並恢復了遼中縣委的中共黨的組織關係,建立了中共台遼臨時縣委。同時,王耿還組織農民在張家窩堡,遵化屯等地建立起農民協會,開創了台安地區的革命局面。

1934年6月14日,因叛徒出賣,王耿在台安被捕,先後被關押在瀋陽,哈爾濱和南韓漢城監獄。在獄中,王耿面對敵人的百般威脅利誘,始終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同敵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1937年4月30日,王耿從漢城監獄給在台安縣任國小教師的妻子戴寶榮寄來訣別信,表示要對黨的事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此後即無訊息。

信的原文

我的妻:

夫自今以後,唯聽命於獄吏,要服那囚役生活了,實際的人生已宣告與妻斷盡關係了,這是4月30日公判庭上對我宣布的命令!

人生是多種多樣,順順是命的勤苦於無代價的囚役,這亦何曾不是人生的別樣場面!哭笑本來僅隔一層窗戶紙,不解哭中的悲味哪裡能夠了解笑中的快味?我的路經(徑)是在於領略哭的味道,我將安心立命的從容不迫的要深切的嘗略哭中的真味了,這便是我於4月30日所得的覺悟。因此,我此後決不會有憂愁與悲傷,我只會樂我的天對我所賦的命運罷了。

但是妻啊!以上是對我個人的問題,我所抱的態度是如此。可是另一方面想起妻子與母親的處境則怎樣?脆於情感的我,實在是不忍不言,不忍有言,夫自入獄以來,早有此情。但以不忍形之於筆墨之故遲遲至今日才忍得以筆直敘,我妻諒之!夫的天良不泯,從是去非的態   度,始終不感稍變。夫因至愛我妻的緣故,愈不忍陷害我妻的一生,夫曾經陷害了愛妻的前半生。入獄後使我妻操守三載的節烈,這亦已使我有愧於人道又那裡能夠再使你為我而葬送後半生呢?人生幾何?用不著被拘於禮教的束縛無限的期待不中用的愚夫的出獄之日。只陷有為的一生為幸,此為愚夫之衷心切望,為至愛我妻的關係,方有此言,妻諒之。樨文兒的問題用不著再說。

夫 文

5.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