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習墅

王習墅:男,1957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安義縣人,南昌市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安義縣人大常委會委員、江西金日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原五建公司)董事長,工程師 。江西省安強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日大酒店總經理,金鼎商務酒店董事長。
白手起家創大業 自小家境貧寒,13歲到鼎湖基建隊學泥工,只為掙口飯吃。由於他吃苦耐勞,勤奮好學,取得了工程師資質,成為安義縣建築業的“頭名狀元”。 1987年,他組建“安義縣園藝場建築工程隊”,1991年,在安義縣首次引進機械作業,承建的鼎湖鎮聯俞路成為全縣樣板路,承建的安石公路又獲得省優良工程獎。從此,公司不斷發展壯大。2003年,公司改制為“安義縣第五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王習墅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他認為,要保障每項工程成為“精品”工程,必須要有“精品”的公司。因此,他非常注重公司的精細化管理和形象提升。建立健全了企業法人為首的組織保證體系,建立了獨立的質量管理機構,形成了一個層層落實,層層把關的質量管理網路;嚴格實行“三工序”控制、質量一票否決制。在具體工作中,還建立健全了質量、安全生產責任制、質量安全檢查制、質量安全考核制、施工現場安全、機械保養、職業危害防治等20餘項制度,以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此外,還積極為員工辦理社會養老保險。從制度、人員、技術、機械、工序等各個方面打造“精品”公司,使公司晉升為三級企業,並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公司先後榮獲全省“先進私營企業”、全市“先進施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集體”、“優秀會員單位”等榮譽稱號。他個人連續八年榮獲市建築業“先進工作者”, 2006年獲南昌市“五一”勞動獎章。
科技創新鑄輝煌 為了打造“精品”,王習墅非常注重科學技術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積極開展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在職工中積極開展政治思想、職業道德、質量、安全意識教育和競賽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的質量、安全意識及操作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積極推廣套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有目的地開展科技示範工作,改進施工工藝,增加建築安裝生產的科技含量,如:竹膠板代替松木模板、PVC管材、PPR管、冷軋帶助鋼筋、微沫劑使用,IB牆採用雙面掛線砌築法,澆搗摟面帶線磨平法,鋁合金窗凹槽泡沫塑膠密封膠施工法等,對外牆貼面磚、室內粉刷、鋁合金窗安裝、鋼筋綁紮、層面細部做法及牆體砌築等質量進行了技術攻關,解決了以往外牆貼面表面不平,接縫高低不平、不直,勾縫不密實,鋼筋綁紮位置不準,砌體反面不平整,鋁合金窗滲水,屋面細部做法不符合要求的質量問題,大大提高了工程科技含量,並有多項技術擠身全省先進行列。自2000年以來,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達標驗收合格率100%,工程質量合格率100%,優良率達69%,公司承建的縣檢察院辦公樓、工商局辦公樓、縣醫科大樓、龍津學校等60多項工程中,獲市級優良工程獎十四項,省級優良工程獎四項。
忠實為民履職責 自2000年以來,王習墅連續當選為南昌市第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並於2003年當選為安義縣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委員職務,對於他來說是全新的工作領域。如何當好人大代表,如何履行好人大常委會委員職責,成為王習墅迫切需要學習的課題。在他的案頭總是擺滿了法律法規書籍,憲法、地方組織法、代表法、監督法、縣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以及代表建議撰寫等方面的人大書籍成了他的掌中寶。在田間地頭,在巷裡弄頭,總能見到王習墅向民眾問長問短的身影。一年後,他儼然是個“老人大”,每次代表活動,他都能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每次常委會會議,他都能在事前調查基礎上提出獨到見解。如:對於東陽中學校園內的工業廢水溝污染問題,有些委員提出將臭水溝填起來,而他卻提出用預製板蓋起來,種上花草,即不形成一潭死水,又可美化校園。他不僅善於提建議,而且敢於提意見。縣工業開發區,有的老闆為了占用土地,圈地多年不建廠。王習墅大膽建議將圈地不建廠,建廠不投產,投產不納稅的企業清理出園區。參加市人代會也是一樣,積極提出意見建議。幾年來,他先後提出了開通南昌至安義公車、改善農村醫療衛生人員待遇、向財政薄弱縣區實行財政傾斜等建議,這些建議均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致富思源報春暉 王習墅從一把泥刀開始創業,成為安義縣建築業的“龍頭老大”,憑著他的成功經驗,在隨後的幾年裡,他又創辦了安強房產開發公司、金日大酒店和金鼎商務大酒店,年主營業收3600多萬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富裕後的他沒有忘記黨和政府,也沒有忘記社會對他的大力支持。對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他總是鼎力支持,在縣政府財政困難情況下,是他毅然墊資2400多萬元先後承建了縣東門路、縣龍津學校等工程。同時他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關心困難民眾。在他的公司里吸納了下崗職工19人,農民工116人,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從不拖欠。在社會各項公益事業上他總是責無旁貸,慷慨解囊,先後為安義工業園、潦河大橋、鼎湖中學教學樓等為民辦實事工程捐資15萬元,為資助貧困學捐資2萬元,為汶川地震災區捐資6餘萬元。
一項項質優價實的工程,一組組看似簡單的數字,一條條為民請命的代表建議,這些意味著什麼?是責任?是愛心?王習墅說,兩者都有,而把責任和愛心融合起來就更精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