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之

王稼之為傳媒界學者,男性,為東北師範大學教授,在1951年3月21日出生。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男,漢族,東北師範大學教授,生於1951年3月21日

第六屆亞冬會開幕式總導演,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教授,廣播電視系主任,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生導師(電視藝術理論方向、電視劇方向),文藝學博士生導師。

曾經執導過第1屆和第2屆長春電影節開幕式文藝演出,曾多次擔任科訊杯大學生原創DV大賽評審。作為一名優秀的導演,王稼之對藝術的追求是果斷而執著的。而作為一位深受學生愛戴的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他卻是謙和而有嚴謹的。在他七年的從教生涯中,所主持的項目得到了校教學成果一等獎,獲省級教育類重點項目的立項,自其擔任系副主任以來,大膽的進行了多項教學改革,並設立了聯合創作課,學生的創作熱情與實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他曾為《綠色的城》等40餘部電視專題片,文藝片創作配樂,多次獲得全過程是電視台“金牛”獎;並摘得第五屆全國青年歌手大賽“五洲杯”伯樂獎;由其導演的藝術專題片《關東土風》4集,歷史文獻片《世紀回眸》36集,文藝專題片《沉默與訴說》6集,均獲得全國優秀電視教育節目二等獎;其導演的東北地方戲曲片《告狀之後》,則榮獲中國電視戲曲展播二等獎,優秀導演獎。

學習經歷

1964年-----1973年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學生

1988年-----1990年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生

工作經歷

1970年-----1973年北京軍區1855部隊帶職鍛鍊

1973年-----1985年吉林市歌舞團導演

1985年-----2000年長春電視台主任編輯

2000年——現今東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果

1987年,

▓創作詞、曲《緬懷敬愛的周總理》,為吉林省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

▓為電視專題片《大山的脊樑》音樂創作詞、曲;

▓歌劇《好夥伴之歌》編劇,導演;

1981年-----1982年

▓歌劇《潛流》編劇;

▓歌劇《春的前奏》編劇;

▓論文《關於歌劇體裁處理》,發表在《吉林戲劇》81,4;

1989年

▓參編《外國文藝詞典》(撰寫藝術思潮部分,約5萬字);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1996年

▓翻譯《鋼琴經典名曲》,97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2000年

▓論文《論電視專題片的科學價值》,長春出版社《再創輝煌》論文集;

2001年

編著教材:《有聲傳播語言藝術》《戲劇表演藝術講義》

獲獎:

1973年-----1985年

▓導演《好夥伴之歌》、《茉莉花》等10部歌劇,獲1982年導演一等獎;

1985年-----1992年

▓為《綠色的城》等40餘部電視專題片、文藝片創作、配置音樂,多次

獲全國城市台“金牛”獎;

▓導演、編導《光與力的交響曲》等8部文藝專題片和文藝晚會,獲吉林省“松鶴杯”二等獎;

▓組織選送第五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節目,獲“五洲杯”伯樂獎;

▓編導92年長春電影節專題片《電影名人專訪》10集,獲電影節先進工作者獎勵;

1992年8月

▓導演第一屆長春電影節開幕式文藝演出《走向輝煌》,獲電影節組委會先進工作者獎勵;

1993年3月

▓策劃、撰稿、導演93年春節晚會《聞雞起舞唱春潮》,獲吉林省電視文藝“丹頂鶴杯”綜合文藝一等獎

1993年7月---9月

▓改編、導演藝術專題片《關東土風》,獲全國優秀電視教育節目二等獎;

1993年10月---1994年2月

▓策劃、撰稿、導演春節晚會《南北賀新春》,獲吉林省電視文藝晚會一等獎;

1994年4月----1994年9月

▓策劃、導演第二屆長春電影節開幕式集體表演及文藝演出,獲最佳組織獎;

1994年10月---1995年2月

▓策劃、撰稿、導演春節晚會《春色滿春城》,獲吉林省第七屆電視文藝晚會一等獎;

1995年3月-----1995年10月

▓策劃、導演大型文藝專題片《沉默與訴說》,獲全國優秀電視教育節目二等獎;

1995年10月----1996年2月

▓導演10城市聯拍春節晚會《萬紫千紅春來早》,

1996年5月-----1996年10月

▓改編、導演東北地方戲曲片《告狀之後》,獲97年中國電視戲曲展播二等獎;優秀導演獎;

1996年11月----12月

▓14城市聯拍春節晚會,長春方面導演;

1996年11月-----------1996年12月

▓導演專題春節晚會《警民心連心》;

1998年3月------1998年9月

▓策劃、撰稿、導演大型系列歷史專題片《世紀回眸》;

2007年01月28日 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總導演、受到胡錦濤主席的親切接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