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興[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講師]

王福興[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講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福興 博士; 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籍貫:山東; 2009.7-至今 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人物經歷

2006.9-2009.7 北京師範大學 心理學院 發展所 博士

2004.9-2006.7 北京師範大學 心理學院 發展所 碩士(碩博連讀)

1,2009年-至今《心理發展與教育》雜誌 審稿人,

2,中國心理學會會員,

3,湖北省兒童全面發展研究會,理事

研究方向

1,教育心理學,

2,發展心理學,

3,學習與教學心理,

4,眼動技術,

5,多媒體學習

研究興趣

1,多媒體學習,

2,媒體與兒童認知發展;

3,眼動技術

講授課程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普通心理學

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

公共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

主要貢獻

研究主題論文

1. Wang, F.,* Xie, H., Wang, Y., Hao, Y.,& An, J. (2016). Using touchscreen tablets to help young children learn totell tim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1800). DOI: 10.3389/fpsyg.2016.01800

2. Duan, Zh., Wang, F.,* & Hong, J.(2016). Culture shapes how we look: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frican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 9(6), 1-10. DOI:10.16910/jemr.9.6.1

3. 謝和平, 王福興*, 周宗奎, 吳鵬. (2016). 多媒體學習中線索效應的元分析. 心理學報, 48(5), 540-555. DOI: 10.3724/SP.J.1041.2016. 00540

4. 王福興*, 侯秀娟, 段朝輝, 劉華山, 李卉. (2016). 中國象棋經驗棋手與新手的知覺差異:來自眼動證據. 心理學報, 48(5), 457-471. DOI: 10.3724/SP.J.1041.2016.00457

5. Wang, F., Hou, X., Duan, Zh., Liu, H.,& Li, H. (2016). The percep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ienced Chinesechess players and novices: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 Acta PsychologicaSinica, 48(5), 457-471. China Academic Journals (CD Edition) ElectronicPublishing House Co., Ltd. (全英文版)

6. 王福興*, 李文靜, 顏志強,段朝輝, 李卉. (2015). 幼兒對威脅性刺激蛇的注意覺察:來自眼動證據. 心理學報, 47(6), 774-786. DOI: 10.3724/SP.J.1042.2013.01430

7. 王福興*, 段朝輝, 周宗奎, 陳珺. (2015). 鄰近效應對多媒體學習中圖文整合的影響:線索的作用. 心理學報, 47(2), 224-233. DOI: 10.3724/SP.J.1041.2015.00224

8. 謝和平, 安婧, 王福興*. (Inpress). 多媒體學習中的圖文整合:同步化線索和學習者經驗的作用. 心理科學

9. 王福興, 李文靜, 謝和平, 劉華山*. (2017).多媒體學習中教學代理有利於學習嗎?一項元分析研究. 心理科學進展, 25(1), 12-28. DOI: 10.3724/SP.J.1042.2017.00012

10. 王玉鑫, 謝和平, 王福興*, 安婧, 郝艷斌. (2016). 多媒體學習的圖文整合:空間鄰近效應的元分析. 心理發展與教育, 32(5), 565-578. DO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6.05.07

11. 齊亞菲, 梁良, 莫書亮, 王福興. (2016). 孤獨症兒童對限制性興趣刺激的視覺注意:一項眼動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 (5), 29-34

12. 李文靜, 童鈺, 王福興*, 康素傑, 劉華山. (2016). 動畫教學代理對多媒體學習的影響:學習者經驗與偏好的調節作用. 心理發展與教育, 32(4), 453-462. DOI:10.16187 /j.cnki.issn1001-4918.2016.04.09

13. 王福興*, 童鈺, 錢瑩瑩, 謝和平. (2016). 眼動追蹤技術與嬰幼兒研究:程式、方法與數據分析. 心理與行為研究, 14(4), 558-567.

14. 王福興, 向遠明*, 柯善玉. (2016). 眼動技術在套用心理學人才培養中的探索與實踐. 實驗技術與管理, 33(3), 189-192. DOI: 10.16791/j.cnki.sjg.2016.03.048

15. 顏志強, 王福興, 蘇彥捷. (2016). 疼痛面孔注意加工中共情的作用——來自眼動的證據. 心理科學, 39(3), 573-579.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160310

16. 謝和平, 王福興*, 王玉鑫, 安婧. (2016). 越難讀意味著學得越好?學習過程中的不流暢效應. 心理科學進展,24(7), 1077-1090. DOI: 10.3724/SP.J.1042.2016.01077

17. 錢瑩瑩, 王福興*, 段朝輝, 周宗奎. (2016). 動畫速度和學習者經驗對多媒體學習的影響. 心理發展與教育, 32 (2), 191-197. DOI: 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6.02.08

18. 王福興*, 謝和平, 李卉. (2016). 視覺單通道還是視聽雙通道?——通道效應的元分析. 心理科學進展,24(3), 335-350. DOI: 10.3724/SP.J.1042.2016.00335

19. 薛野,王福興*, 錢瑩瑩, 周宗奎, 蔡華. (2015). 多媒體學習中的情緒性設計:學習者經驗作用. 心理研究, 8(1), 78-84.

20. 龔少英, 段婷, 王福興, 周宗奎, 盧春曉 (2014). 裝飾圖片對多媒體學習效果影響的眼動研究. 心理發展與教育, 30(4), 403-410.

21. 王福興, 段朝輝, 周宗奎. (2013). 線索在多媒體學習中的作用.心理科學進展, 21(8), 1430-1440.

22. 王福興, 蘆詠莉, 段朝輝, 周宗奎. (2013). 不同經驗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加工的眼動研究. 心理發展與教育,29(4), 391-399

23. 段朝輝, 顏志強, 王福興*, 周宗奎. (2013). 動畫呈現速度對多媒體學習效果影響的眼動研究. 心理發展與教育, 29(1), 46-53.

24. 李卉, 王福興, 范穎平, 周宗奎. (2012). 媒體與嬰兒的認知發展. 心理科學, 35(5),1113-1118.

25. 趙歡歡, 張和雲, 劉勤學, 王福興*, 周宗奎. (2012). 大學生特質移情與網路利他行為:網路社會支持的中介效應. 心理發展與教育, 28(5), 478-486.

26. 王福興, 周宗奎, 趙顯, 白學軍, 閆國利. (2012). 文字熟悉度對電影字幕偏好影響的眼動研究. 心理與行為研究, 10(1), 50-57.

27. 王福興, 白學軍, 閆國利, 周宗奎. (2012). 電影觀看過程中的字幕偏好性:聲音的影響作用. 心理科學, 35(1), 44-49.

28. 鄭俊, 趙歡歡, 顏志強, 王福興*, 馬征, 張紅萍. (2012).多媒體視頻學習中的教師角色.心理研究, 5(5), 85-90.

29. 王福興*, 段婷, 申繼亮. (2011). 美國社會情緒學習標準體系及其套用. 比較教育研究, (3), 69-73.

30. 王福興, 申繼亮*, 田宏傑, 周宗奎. (2010). 專家與新手教師對靜態課堂教學場景的知覺差異. 心理發展與教育, 26(6), 612-617. (中國人民大學書書報資料中心《心理學》全文轉載,2011年3期,47-52頁)

31. 田宏傑, 王福興*, 徐菲菲, 申繼亮. (2010). 場景知覺中物體加工的背景效應. 心理科學進展, 18(6), 878-886.

32. 王福興, 田宏傑, 申繼亮. (2009). 場景知覺及其研究範式. 心理科學進展, 17(2),268-277.

會議論文與報告

1. Wang, F., & Xie, H. (2016). Give meproper cues: Reasonable attention-guiding means better text-diagram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51(Supplement S1), 519.

2. Wang, F., Xie, H., Wang, Y., An, J., &Hao, Y. (2016). Touchscreen Facilitates Young Children’s Learning:Test Them on Appropriate Media. Paper presented at 2016 SRCD Special TopicMeeting: Technology and Media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Irvine, California, USA.

3. Wang, F., Woolley, J., Li, H., & Xie,H. (2016). Can I talk to Mickey through mobile phone? Children’sunderstanding of functions of mobile phones, Paper presented at 2016 SRCDSpecial Topic Meeting: Technology and Media in Children’sDevelopment, Irvine, California, USA.

4. Wang, F., Xie, H., Wang, Y., An, J., &Hao, Y. (2016). Touchscreen Facilitates Young Children’s Learning:Test Them on Appropriate Media. Paper presented at 2016 SRCD Special TopicMeeting: Technology and Media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Irvine, California, USA.

5. Wang, F., Woolley, J., Li, H., & Xie,H. (2016). Can I talk to Mickey through mobile phone? Children’sunderstanding of functions of mobile phones, Paper presented at 2016 SRCDSpecial Topic Meeting: Technology and Media in Children’sDevelopment, Irvine, California, USA.

6. Wang, F., Hou, X., Duan, Zh., & Liu, H.(2015).The Percep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ienced Chinese Chess Players andNovices: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ECEM, Vienna,Austria.

7. Wang, F., Xie, H. (2015). The Effects ofSynchronized Cues and Learners' Expertise on Multimedia Learning: An EyeMovement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 ECEM, Vienna, Austria.

8. Qian, Y., Wang, F., Duan, Zh., & Zhou,Z. (2014). The Effect of Animation’s Presentation Speedon Multimedia Learning: The Role of Prior Knowledge . Paper presented at the6th CICEM Conference, Research Paper. Beijing, China.

9. Hou, X., Wang, F., Duan, Zh., & Liu,H. (2014). The Perceptual Differencesbetween Experienced Chinese Chess Players and Novices: Evidence from EyeMov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CICEM Conference, Research Paper. Beijing,China.

10. Duan, Zh., Wang, F., & Moeketsi J.N. (2014). How Cultures Shape What WeLook: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fric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CICEMConference, Research Paper. Beijing, China.

科研項目及經歷

1. 2016.01-2017.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網路學習環境下教學代理對個體自主學習的促進作用”(項目號:CCNU16A*023),課題負責人。

2. 2014.01-2016.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經驗對多媒體學習中圖-文整合過程的影響”(項目號:313**64),課題負責人。

3. 2013.06-2015.06,華中師範大學中央高校科研基本業務費資助項目“提升未來教室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技術研究”,第二負責人,(項目號:CCNU13B**1,第一負責人:陳靚影)

4. 2012/9-2014/09,青少年網路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高低經驗學習者多媒體學習中圖文整合的注意分配過程”(項目編號:2012B*7),課題負責人。

5. 2010.10 - 2012.0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專家與新手教師課堂教學場景認知加工的眼動研究”(項目編號:10YJCXLX*44),課題負責人已結題。

6. 2010.05 - 2012.04 武警湖北省總隊醫院委託項目“武警官兵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干預研究” (項目編號:915*66),課題負責人。

7. 2009.07 - 2011.08 華中師範大學博士後研究資助項目“網路環境下課堂教學場景知覺與多媒體信息整合的眼動研究”(編號:12000507**60),課題負責人,已結題。

8. 2009.11 - 2011.11 華中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丹桂”計畫資助項目(編號:09DG**2),課題負責人,已結題。

9. 2012 - 20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空間位置編碼的時間知覺的研究”(課題負責人:范火召,編號:3117*979),課題組成員。

教研項目與論文

1. 校級教學研究項目“眼動技術在套用心理學人才培養中的探索”(項目編號:2*1115),項目負責人,立項時間:2012年11月

2. 華中師範大學信息化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創新示範課程建設項目“廣告與消費心理學”,項目負責人,立項時間:2012年7月

本科生創新實驗項目指導:

1. 2015年大學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B類)“先天本能vs後天習得:不同類型威脅性刺激視覺覺察差異的眼動研究”(負責人:童鈺(2013級)),項目指導教師。

2. 2013年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A類)“情緒性設計在多媒體學習中的作用—來自眼動的研究”(負責人:薛野(2011級)),項目指導教師。

3. 2012年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A類)“恐懼還是偏好?兒童對危險刺激的優先加工”(負責人:顏志強(2010級);成員:湯霞(2010級),李小青(2010級)),項目指導教師。

4. 2011年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A類/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社會線索提示對平面廣告的作用:來自眼動的證據”(負責人:齊爽(2009級);成員:魏安琦(2009級),雷雨荷(2009級)),項目指導教師。

5. 2010年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國家級)“網路視頻學習的效果:基於眼動的研究”(編號:101051122,負責人:鄭俊(2008級);成員:馬征(2008級),張紅萍(2008級)),項目指導教師。成果見:鄭俊, 趙歡歡, 顏志強, 王福興, 馬征, 張紅萍. (2012).多媒體視頻學習中的教師角色. 心理研究, 5(5), 85-90.

本科論文指導:

1. 2014年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論文題目“共情對疼痛注意偏向的影響:來自眼動的證據”,顏志強(2009級),指導教師

2. 2011年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論文題目“字幕電影觀看中語言熟悉度對字幕偏好性影響的眼動研究”,周芸婷(2007級),指導教師

專著與教材

1.賀金波, 王福興, 趙慶柏編著, 《認知神經科學實驗手冊》,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 2016年。

2.王福興, 謝員, 溫芳芳譯,[美] Steven J. Kirsh 著,《媒體與青少年:發展的視角》,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5年。

獲獎記錄

1. 華中師範大學2009-2010年度“教學工作優秀獎”

2. 華中師範大學2010屆教育畢業實習“優秀實習指導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