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

王玄策

王玄策,漢族,唐朝河南洛陽人,與當時高僧玄奘同鄉。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661)間三次出使印度(一說四赴印度)的使節。曾為融州黃水縣令,後升為朝散大夫。公元641年因北印度的瑪卡達送使節來唐,因而以對其答札之副使節身份。接著,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捲入提的王位篡奪事件,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戰績。658年,第三度被選為往印度之使節,在各地訪問之間,還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參拜。關於這些印度旅行的事跡,他雖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惟完本早已失卻,只餘下《法苑珠林》、《解迦方誌》等散逸殘篇。

基本信息

生平介紹

王玄策,河南洛陽人,生歿年不明,與玄奘同鄉。曾任融州黃水縣令,右衛率府長史。如果說玄奘西行求法有力地促進中印文化交流的話,王玄策也毫不遜色,在唐帝國與印度諸國通好的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曾經到過印度三次。王玄策是中國唐朝時期的人,與強漢時一樣,與王玄策同時代的名將也多的舉不勝數的,王玄策雖然有名,但是(在民間)知名度遠遠不能與李靖秦叔寶李績(徐茂公)等相比。

王玄策生歿年及出身地均不明。公元六四一年因北印度的瑪卡達送使節來唐,因而以對其答札之副使節身份,於六四三年前往、六四六年歸國。接著,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捲入提的王位篡奪事件,於六五八年第三度被選為往印度之使節,在各地訪問之間,還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參拜。關於這些印度旅行的事跡,他雖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惟完本早已失卻,只餘下《法苑珠林》《解迦方誌》等散逸殘篇。——《舊唐書》卷九《西域傳》、《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 上》、八馮承鈞“王玄策事輯”(《清華學報》

三使印度

王玄策那爛陀寺遺蹟
王玄策松贊乾布像
他曾經到過印度三次,第一次是在貞觀十七年(643年),當時玄奘尚在歸國途中。而戒日王早先曾聽玄奘提到唐朝種種狀況,十分仰慕中華風土文化,於貞觀十五年(641年)派遣使者入唐。唐太宗正有經營西域的意圖,對戒日王使者的到來十分重視,立即派雲騎尉梁懷璥為使者,跟隨戒日王使者赴印度撫慰,從此開始與戒日王通好,中印兩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正式的友好關係。這也是歷史上最早中國與印巴次大陸國家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記載,而玄奘起了關鍵的紐帶作用。戒日王也極重視與唐帝國的關係,立即又派使者跟隨梁懷璥入唐,贈送鬱金香菩提樹等物。於是貞觀十七年(643年)三月,唐太宗再派衛尉丞李義表為正使、融州黃水縣令王玄策為副使,率隨從二十二人,送戒日王使節回國。同年十二月,王玄策一行抵達印度,歷游各地,並於那爛陀寺外的靈鷲山(《西遊記》中聖地靈山的原型)勒銘留念。此時,玄奘已經離開印度回到中國,但王玄策也承接了交流的使命。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作為正使,率副使蔣師仁等三十餘人,再次出使印度。不料此時戒日王已死,剛剛到達中印度,王玄策一行便受到自立為王的阿羅那順的進攻,王玄策及隨從三十多人全部被俘。但王玄策十分機靈,趁夜色逃脫,日夜兼程,趕往吐蕃西部邊境,以唐帝國及姻國吐蕃的名義徵召泥婆羅國軍隊。王玄策第一次、第二次出使印度時,均是經過泥婆羅國,因此國王知道他是唐帝國的使者。

當時吐蕃強大,稱霸雪域高原,唐帝國與泥婆羅國均與其聯姻,也就是將本國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國王)。泥婆羅國鴦輸伐摩(意為光胄)國王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墀(音chi,同馳)尊公主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松贊乾布,以此換取和平。唐太宗也將宗室女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乾布。文成公主入藏後,極大地促進了吐蕃的文化進程,倍受臣民尊敬,因此吐蕃與唐帝國正處在雙方關係史上最為友善的時期。

王玄策王玄策遠誅天竺之旅
泥婆羅國是個小國,必須依附強國生存,因此很給唐帝國和吐蕃面子,派出了七千人的軍隊,聽從王玄策指揮,松贊乾布聞訊也派出一千二百人的精銳部隊趕來支援。王玄策率領這支全部由外援組成的大軍重新殺回中印度,大破中印度軍,俘虜了阿羅那順及其家屬,終於報了之前的一箭之仇。在這次外交事件中,王玄策當機立斷,有勇有謀,表現出相當的將才。可惜在名將如雲、重臣如雨的貞觀年間,他的事跡和聲名不見顯著,新、舊《唐書》均無傳。
王玄策後來在唐高宗時第三次出使過印度,專程去送佛袈裟。人們習稱的“方丈”一詞,就是源自這次出使。他到達吠舍厘城(佛教第二次大“結集”之處)時,經過維摩(意譯淨名,釋迦牟尼時代以在家身分奉持梵行的菩薩道行者,堪稱佛陀時代第一居士,是象徵大乘佛教興起的關鍵人物)故宅,以笏量基,止有十笏,遂稱“方丈室”。
在各地訪問之間,還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參拜。關於這些印度旅行的事跡,他雖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惟完本早已失卻,只餘下《法苑珠林》、《解迦方誌》等散逸殘篇。 《舊唐書》卷九《西域傳 、《新唐書》
玄策幾度出使印度﹐帶回了佛教文物﹐對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貢獻。著有《中天竺行記》十卷﹐圖三卷﹐今僅存片斷文字﹐散見於《法苑珠林》《諸經要集》《釋迦方誌》中。近年﹐人們在洛陽龍門石窟發現了王玄策的造佛像題記。

交流成就

王玄策白砂糖
王玄策等人將泥婆羅國(今尼泊爾)的波稜菜(菠菜)以及印度石蜜(蔗糖)的製造方法帶入中國。而後來中國的製糖技術又超過了印度,能夠熬制出潔白如雪、晶瑩剔透的白砂糖。於是,這種糖又被作為珍品帶回印度。在印地語中,“白砂糖”一詞叫“CINI”,意思就是“中國”。

傳奇故事

關於這個人,日本著名作家田中芳樹先生認為“即使是把他當成如好萊塢電影般具華麗風格之冒險電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日本玄幻文學宗師田中芳樹的名字,對喜愛玄幻文學的中國讀者來說或許並不陌生,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他的另一大“拿手好戲”當屬歷史小說,尤其是以古代中國為背景的具有浪漫英雄主義特色的歷史小說。《天竺熱風錄》就是以盛唐時期王玄策出使印度的真實故事為線索,再現了那段幾乎被遺忘的波瀾壯闊的歷史。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此時統治天竺眾多諸侯小國的戒日王病逝,帝那伏帝國君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並實行殘酷的宗教迫害。阿祖那聽說大唐使節來到,竟派出千餘兵將伏擊唐使,將王玄策一行全部投入牢獄。

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虛構人物)冒險越獄,並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逃出天竺北上至尼泊爾,借得尼泊爾騎兵七千及吐蕃騎兵一千二百名,再入天竺,與阿祖那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殺死敵軍數千、溺斃萬餘、俘虜一萬多人,又巧布“火牛陣”,一舉摧毀阿祖那親自統率的七萬戰象部隊,生擒阿祖那,使天竺諸國恢復了安定與和平。

雖為曾經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絕後奇功”的唐代使節,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經歷卻在史書上鮮有記載。究其原因,田中芳樹不無幽默地表示,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奪目光彩淹沒了與之同時代的王玄策,而且他的官位比較低,在正史當中不可能單獨為他樹碑立傳。一個人出名是要靠宣傳的,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這位英雄最終為世人所遺忘。

田中芳樹與王玄策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還是在30多年前剛剛進入大學的時候,他在大學圖書館翻閱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亞洲歷史百科詞典》,讀到這位有著傳奇經歷的唐代使節的條目時,不禁驚呆了。田中說,當時自己還沒有成為作家的打算,只是單純地出於好奇心,想對此做一番深入的探究。又過了十多年,他決心將這段歷史寫成小說。這樣,《天竺熱風錄》從構思到最終完稿,用了整整20年。
唐年間,在蔥嶺南有國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誕生之地,舉國崇尚佛法。時分東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國。
貞觀年間,有唐僧玄奘,俗家姓陳,為求西兩面三刀佛法,歷盡堅苦,往天竺求佛經。至中天竺見得天竺國王屍羅逸多。那天竺國國王又稱摩迦陀王,武功過人,頗有勇略,東征西討,象不馳鞍,轉戰多年,征服另四天竺國。待得見大唐高僧,喜不自禁,與唐僧語日:"償聞汝國有聖人出世,汝能為我說明聖跡否?" 唐僧乃與摩迦陀王略述太宗皇帝生平神武,中原平亂,降服四夷等功績,使得番夷諸國尊譽曰:天可汗。摩迦陀王聞之大為仰慕:"如汝所言,吾當東行面聖,朝覷汝王。"

唐僧在天竺遊歷十數年,採集經論六百五十餘部,帶回中土。摩迦陀王多變派使臣偕唐僧東來,謁見太宗皇帝。太宗亦喜,命雲騎懷儆,持節往撫天竺。摩迦陀王召國人大臣曰:"東土有天朝,名摩訶震旦。從古至今從未與我天竺往來。今摩訶震旦有聖人人遣使到此,理當拜迎。"乃出朝恭迎唐使,膜拜愛詔。復亦遣使大唐,獻火珠鬱金菩提樹,謁見太宗。兩國遂建交往來。

貞觀二十二年,摩迦陀王屍羅多逸逝世,國內陷害大亂,叛臣阿羅順那自立為主,僭奪天竺寶器,偽立為王,因地遙天遠唐廷居然未聞。

時年,太宗皇帝派王玄策出訪天竺。玄策帶了副使蔣師仁和唐僧的師弟辯機和尚做翻譯。從騎五十餘,從長安出發,行了數月,總算進入天竺境內。

王玄策王玄策
摩迦陀王已死,阿羅順那篡位,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將伏擊。玄策,師仁及五十從騎都是久經沙場,雖慌不亂,排成雁行陣把應該辯機夾在陣中,奮力殺出叢圍。直逃入吐蕃境內,松贊乾布聞訊親帶千騎往援,結果只救出了玄策,師仁,辯機三人,從騎盡皆戰死,全隊覆沒。
玄策大怒之餘,檄召鄰近各部軍府節度使,及近處各大唐屬國,集兵馬萬餘,自為總管,師仁為先鋒,一仗擊潰天竺數萬頭象騎,直取茶和羅城。阿羅順那大驚,守城不出。玄策一心報仇,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伎倆:雲梯,石車,火攻,狠攻了三月余,終攻得茶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殺,斬天竺兵將三千,另大半趕入恆河中溺死。
玄策以師仁為先鋒,自為後應,趁勢攻入中天竺,發誓要盡滅天竺。天竺兵將與唐軍一接仗便潰不成軍,阿羅順 那無奈只好棄國投奔東天竺,求助東天竺王尸鳩摩的援兵,接著再收集散兵殘將,欲反攻唐軍。
玄策欺天竺不通兵法,只知蠻斗,設了分兵伏殺計引阿羅順那上鉤,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餘眾盡皆坑殺。
阿羅順那的妻子尚擁兵數萬,據險堅守朝乾陀衛,也被師仁擊破,逃的逃,降的降。至此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天竺遂滅,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餘所。
因東天竺援兵阿羅順那,玄策欲順勢再亡東天竺,東天竺王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三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唐師謝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罷兵回朝。執阿羅順那及一乾降臣,綁俘長安,太宗皇帝大喜過望,下詔封賞玄策,援朝散大夫。

歷史評價

一人滅一國!這個難度比起漢代常惠用異國軍隊攻匈奴還難。因常惠經營了近二十年而且軍力占優,方才聯盟烏孫擊敗匈奴。王玄策事跡的精彩程度不亞於好萊塢大片,而從這段史實中也可以看出唐代前期國家之強盛和國際影響力。不過,我們也應看到“一人滅一國”只是籠統的說法。王玄策的確有指揮之功,但是若沒有吐蕃和泥婆羅(尼泊爾)的借兵,王玄策一人也斷然不能成事。而後來唐、吐蕃關係惡化,直到將近90年後,兇悍的吐蕃兵攻破長安,唐代宗外逃陝州[2],這恐怕是王玄策所始料不及的。
大漠狼峰孤煙直,天蒼地茫嘯西番。
鐵騎踏破極樂土,揚鞭異域蔑沙場。
開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驃騎郎。

史學爭議

王玄策出使印度的次數
王玄策出使印度的次數,有兩說:一為二次,一為四次。第一次,貞觀十七年(643年),李義表、王玄策出使印度、尼泊爾;第二次,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蔣師仁出使印度②;第三次,顯慶二年(657年),王玄策出使印度。以上三次,學術界的看法基本一致。至於是否有第四次出使印度事,學術界則意見分歧。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玄照傳》記載:“後因唐使王玄策歸鄉表奏,言其(指玄照)實德,遂蒙降敕重詣西天,追玄照入京。”“正月便到洛陽。”“於時鱗德年中,駕幸東洛。”列維據此認為王玄策曾第四次出使印度,時間在663—665年之間。有些印度學者也同意這一觀點。
馮承鈞則認為:“上引之文,既說遂蒙降敕重詣西天,追玄照入京,好像玄策又有第四次之奉使。上文又說麟德年中,駕幸東洛。考《舊唐書》卷四,麟德二年(665),就有幸東都之文。如此看來,又可證實玄策出使之事。不過只有此一條孤證,而且玄照好像是一人歸國。又玄照重赴印度後,《傳》有‘見唐使人引盧迦溢多於路相遇’一語,此使人似非玄策,則前追玄照入京者,恐亦非玄策本人。所以我對於第四次奉使一說,未敢承認其是。”③
義淨赴印度系在唐高宗鹹亨二年(671年),回國則在武周證聖元年(695年)。關於《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日本學者桑山正進認為:“鹹書於天授二年(691年)。”按這時距麟德年間約30年,但記載含糊,而且僅此一條孤證,又無其它材料可補充,王玄策又無明顯的理由再次出使,故第四次印度之行證據不足,當以馮承鈞之說為是。

歷史定位

地緣政治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故事。單從中、印兩國博弈的層面來看,這個故事的確容易激發起民族主義者的自豪感(讓人感覺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征服”過印度)。但結合到當時的地緣政治結構,這其實卻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因為作為帝國使者的王玄策,出使印度所執行的任務實際上和張騫類似。是為唐帝國在吐蕃背後的印度尋找戰略盟友,以牽制這個強大的對手(雖然這時唐、吐兩國,已經貌似化干戈為玉帛了)。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帝國使者在吐蕃的幫助之下,攻擊了這個本該合縱連橫的對象。
儘管王玄策有充分的理由(使團被劫殺)執行這次攻擊行動,並且在戰術上可圈可點。但從戰略層面上來說,這無疑幫助吐蕃解除了背後潛在的威脅。對於被攻滅的印度政權來說,他們只會意識到自己是敗於實際主導、執行作戰任務的吐蕃。試想一下,如果李廣利或者後來遠征西域的漢將,不是依靠帝國遠征軍,而是從匈奴借兵征服大宛等背漢國家的話(這和引導西域小國互相攻伐又不一樣),會造成什麼樣的地緣政治後果,關於這次“遠征”印度的得失就很容易盤算的清楚了。後來吐蕃和唐帝國在當時地緣政治的安排下關係惡化,寶應2年(763)十月,吐蕃軍隊攻破長安,唐代宗出逃。當然,吐蕃軍攻陷長安的主因仍是是唐內部不和,邊將不派援軍及郭子儀所率主力尚在關東。

影響印度

關於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故事。中印度和吐蕃方面並沒有發掘出史料證明和反駁這一點。
7世紀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亂的,這就是所謂後笈多王朝,但其統治權力的中心退回摩揭陀,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過短暫的霸權之外,沒有一個王公擁有廣大的權力。印度摩揭陀國(Magadha)國王曷利失屍羅迭多(即戒日王)。戒日王的繼承者帝那伏帝王阿羅那順後被王玄策請的吐蕃兵所俘獲。
王玄策借吐蕃滅中印度後並沒有建立強力的中印度政權,阻礙了印度北部地區統一的歷史進程。致使沒有在吐蕃背後建立起可以牽制吐蕃力量的政權。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於笈多王朝,在戒日王朝時期被充分確立。王玄策滅國的做法使戒日王王朝在北印度推行改革嘗試的可能性消失,其政權組織的改革更無從說起。到500多年後11世紀,入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的穆斯林政權才在印度北部建立統一政權。。
中印度的分裂,統一政權沒有及時的建立,也使得後期對中亞和穆斯林的侵入各自為戰沒有什麼抵抗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