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如[植物病理學家]

王煥如[植物病理學家]

王煥如(1911年-1998年),江蘇省丹陽縣人,中國近現代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小麥鏽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

王煥如(1911年-1998年),江蘇省丹陽縣人,中國近現代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小麥鏽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小麥葉鏽病菌生理分化和品種抗銹性的鑑定研究上,套用生物間遺傳學的觀點,糾正了國際流行的經典觀點和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他還是推動中國生物間遺傳學科的套用和發展的奠基人之一。1998年10月23日因病去世,享年88歲。

王煥如,江蘇省丹陽縣人。生於1911年1月20日,卒於1998年10月,享年87歲。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小麥鏽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生物間遺傳學套用的奠基人之一。

王煥如於1934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園藝系,後轉農藝系,其後轉入植物病理系,1938年7月畢業,因學習成績優異,獲“思源獎學金”和斐陶斐金鑰匙獎。1939年應俞大紱之邀赴昆明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任助教。1943年秋到重慶任金陵大學植物病理系講師。1945年通過國家公費留學考試,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修。1946年回國後應邀任國立北京大學農學院植物病理系講師,兼華北農業研究所技術指導。1949年10月出任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講師、副教授,兼任中國科學院真菌植物病理研究所技士,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植物病理室技術指導。1957年曾被錯劃右派。1958年被調至河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職。
王煥如套用生物間遺傳學的觀點,糾正了國際流行的經典觀點和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他在國內、外對小麥鏽病進行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對小麥鏽病的研究集中於小麥鏽菌生理分化和品種抗鏽病方面。1981年,他在生物間遺傳學的啟迪下,根據自己的實踐以及結合的動向,提出了今後開展小麥鏽菌毒性研究應持有群體觀點、生態觀點、時態觀點、進化觀點。採用毒力頻率的方法研究小麥品種與鏽菌群體的相互作用,為毒力組合與抗性組合布局提供依據;根據生物間遺傳學的原理和方法,不通過雜交來推導品種抗性基因和基因型,為簡便和迅速地鑑定源和選配親來提供遺傳信息。1985年他曾應邀去美國講學,報告了生物間遺傳學在中國小麥葉鏽病研究中的運用和發展,得到美國同行專家的好評。他獲得國家及省級科技進步獎7項,並領導了全國小麥葉鏽病研究協作組,與山東、山西、河南、內蒙古等單位進行多項協作研究。生物間遺傳學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一門新的學科,這一學科的基本觀點是特定的病原物基因型和特點的寄主基因型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表現出特定的表現型,他在該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提倡教學、科研、技術推廣三結合的教育思想。他自1943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1990年離休後仍繼續為研究生講授高級植物病理學的專題報告。幾十年來他堅持主張教學、科研、技術推廣三結合。他親自編寫了《植物免疫學》、《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生物間遺傳學》和《抗病育種的病理學基礎》等教材。他主持翻譯了《植物抗病育種??概念和套用》等數部專著,發表論文124篇以及專題譯文百餘篇,為中國植病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一生可以概括為“治學嚴謹、為人正直、赤子忠心、為國為民。”

個人概述

(圖)金陵大學畢業金陵大學:1938年王煥如畢業

王煥如(1911年-1998年),1911年1月20日出生於江蘇省丹陽縣。出生後三個月即喪父,12歲赴北平三舅家,得益於美籍三舅母教其英語,因此自幼就有了良好的英語基礎。1927年王煥如考入天津南開中學。當時對體育十分偏愛,他是學校排球隊隊員,曾代表天津市參加了華北運動會並獲得亞軍。

1934年中學畢業,許多親朋好友勸他從事銀行、海關、鹽務等工作,但他同情當時的貧苦農民,毅然立志學農。同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園藝系,後轉農藝系。其後受植物病理系主任俞大紱言傳身教的薰陶,感到該系學術氣氛濃厚,師生關係親密,這一些深深地吸引了他,最後終於轉入植物病理系1937年日軍進攻上海,王煥如被選為金陵大學抗敵後援會主席,投入支前工作。上海淪陷,他隨校西遷成都。1938年7月畢業,因學習成績優異,獲“思源獎學金”和“斐陶斐”金鑰匙獎。畢業後,曾任貴陽中央農業試驗所技佐。1939年應俞大紱之邀赴昆明在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任助教。在此期間,受俞大紱指導從事小麥鏽病的研究,從此為日後從事小麥鏽病的研究確定了方向。1943年秋,王煥如來到重慶任金陵大學植物病理系講師。1945年通過國家公費留學考試,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從師於國際小麥鏽病權威E.C.斯塔克曼(Stakman)進修。其間,他受其導師的委託負責全美小麥稈鏽病生理小種的調查,深得導師的信任和讚賞,1946年結業後曾留他工作。但王煥如謝絕了導師的挽留,同年回國。回國後,應邀任北京大學農學院植物病理系講師,兼華北農業研究所技術指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全國院系調整,王煥如隨北京大學農學院合併於北京農業大學,任植物保護系講師、副教授,兼任中國科學院真菌植物病理研究所技士,東北農業科學研究所植物病理室技術指導。1957年曾被劃右派,雖身處逆境,但依然勤奮工作。1958年王煥如調至河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職至病逝。

王煥如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先後擔任河北省人民政府技術顧問、河北省科委顧問、河北省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農業部小麥專家顧問組成員及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常務理事、顧問等職。1998年10月23日19點40分因病去世,享年88歲。

職業生涯

1934年-1938年 在金陵大學植物病理系畢業,獲農學學士學位。

1938年-1939年 任貴陽中央農業實驗所農藝系技佐。

1939年-1943年 任昆明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植物病理組助教。

1943年-1945年 任成都金陵大學植物病理系講師。

1945年-1946年 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植物病理系進修。

1946年-1948年 任北京大學農學院植物保護系講師、副教授。

1958年至1990年 河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副教授、教授。1990年離休。

1998年10月23日19點40分 病逝。

影響貢獻

(圖)小麥鏽病王煥如從1939年就開始研究小麥葉鏽病

一、中國小麥鏽病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王煥如從1939年就開始研究小麥葉鏽病。1945年在美留學期間,曾協助導師E.C.斯塔克曼對全美小麥稈銹生理小種進行過調查,並取得了可喜成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煥如對小麥鏽病的研究集中於小麥鏽菌生理分化和品種抗鏽病方面。他在國內廣泛介紹斯塔克曼所倡導的鏽菌生理小種概念和研究方法,為中國開展這一領域的研究打下了基礎。

王煥如十分重視小麥鏽病的套用研究,以解決生產上的問題。1950年王煥如受農業部委託對中國東北地區小麥稈銹進行了調查研究,對小麥鏽病菌生理小種,小麥品種幼苗抗病性作了大量鑑定工作,其結果表明東北地區鏽病菌主要生理種是21號,並從307個小麥品種中篩選出近20餘個抗病品種,為解決東北地區春小麥鏽病為害起了積極作用。1956年對東北地區小麥鏽病轉主寄主的調查,明確大葉小櫱在東北地區不起寄主作用,為國家節省了大量除草的人力和經費。1959年他對河北碧瑪1號小麥喪失抗條銹性進行了研究,指出喪失抗性的原因是碧1鏽菌生理種引起的,並提出引種和培育抗病性品種措施。1984年王煥如對張家口壩下地區夏播小麥條鏽病進行了考察,認為在高山上越夏的條鏽菌與平原地區秋播小麥出土的時間不相銜接,消除了有人擔心條鏽菌有可能波及平原冬麥鏽病流行的憂慮。此外,王煥如還為解決小麥赤霉病腥黑穗病黑胚病根腐病的防治研究上做出了顯著成績。

二、是推動中國生物間遺傳學套用的奠基人之一

生物間遺傳學是70年代興起的一門新的學科。它是在鏽菌生理分化現象和基因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一學科的基本觀點是特定的病原物基因型和特點的寄主基因型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表現出特定的表現型。它不僅全面地考慮了寄主、病原物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還指出了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特定的寄主和特定的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專化性。

王煥如鑒於生物間遺傳學的發展,經他積極建議農業部於1981年和1984年分別邀請美國國際生物間遺傳學權威W.Q.雷格林(Loegering)和L.E.勃勞德(Browder)兩位教授到華舉辦了兩期全國性的生物間遺傳講習班。王煥如在會前親自譯出主講人的講授提綱,主持組織討論和輔導,會後親自整理全部講授資料。在以後的幾年中,應邀到全國各地進一步介紹生物間遺傳學理論,並與馮祖壽合編了中國第一本《生物間遺傳學》講義。為推動這一學科在中國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三、提倡教學、科研、技術推廣三結合的教育思想

王煥如自1943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1990年離休後仍繼續為研究生講授高級植物病理學和專題報告。幾十年來他堅持主張教學、科研、技術推廣三結合。他擔任河北農業大學植保系主任時,強調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要儘量多做研究工作。他認為開展科研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密切相關的。

王煥如在教學上強調培養同學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能力,重視啟發式教學。他不僅在課堂上或輔導中開展質疑和答疑,而且經常給同學們提出問題,在教師指導下,讓同學去查閱資料,甚至通過田間和實驗室里小型實驗來解答問題。他提倡因材施教,鼓勵同學因志趣選修各種課程。這樣有利於學生畢業後,發揮其專長。

王煥如在科研上,善於幫助同志們從具體的實驗結果提高到理論上進行分析。例如在小麥鏽病防治的研究上,他根據同志們對河北碧瑪1號小麥喪失抗條銹性問題研究的結果,結合多年實踐經驗,進行分析,大膽地對傳統的鏽菌生理小種鑑定方法和生理分化觀點提出對若干植物病理學的基本概念和編寫系統作了革新。他指出“柯赫法則”在套用方面的局限性等等。正由於他以求實的精神使得他與范懷忠合編的《植物病理學》教材博得了國內和菲律賓學者的好評,1988年由農業出版社向國家教委推薦為優秀教材。

成就榮譽

1984年王煥如及他的研究小組首先將這理論用於小麥葉鏽病的研究上,發表了“生物間遺傳學不通過雜交推導基因型的程式及其在小麥抗葉銹性研究中的套用”論文。代表了中國小麥鏽病研究進入到新的水平。

王煥如和他主持的小麥葉鏽病研究組取得矚目成就,其中獲得國家及省級科技進步獎7項,並領導了全國小麥葉鏽病研究協作組,與山東、山西、河南、內蒙等單位進行多項的協作研究。

人物評價

(圖)王煥如親自編寫《植物免疫學》王煥如親自編寫《植物免疫學》

一、學術觀點構思獨立創新,惠及師生。

1985年王煥如應邀去美國講學,報告了生物間遺傳學在中國小麥葉鏽病研究中的運用和發展。依阿華州立大學副校長克里斯頓森評價:“王教授的學術觀點,不僅對研究生,對教授也有啟發。”密蘇里州立大學雷格林教授評價:“你們的工作,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是好的。如能在抗病育種中套用,將可以減少因病害造成的損失。”堪薩斯州立大學勃勞德教授的評價:“王教授的抗性組合的構思,是獨立的創新。”

二、傳書立著,推進中國植病事業的發展。

王煥如為中國植物病理事業奮鬥了幾十年,他親自編寫了《植物免疫學》、《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生物間遺傳學》和《抗病育種的病理學基礎》等教材。他主持翻譯了《植物抗病育種——概念和套用》等數部專著,他和他的鏽病研究組發表論文124篇,以及百餘篇專題譯文,為中國植病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他的一生可以概括為“治學嚴謹、為人正直、赤子忠心、為國為民。”

主要論著

(圖)王煥如《植物病理學報》

1、戴松恩姜秉權,王煥如:《小麥品種抗赤霉病之育種問題》,《農報》,1941,6:616-625

2、王煥如:《1951年華北小麥條鏽病預測》,《農業科學通訊》,1951,3(1):34-35

3、王煥如:《植物的抗病性和耐病性》,《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980,4(1):135-140

4、王煥如:《從生物間關係研究鏽菌的致病性》,《河北農業大學學報》,1982,5(1-2):34-41

5、王煥如:《張家口壩下地區夏播小麥病害問題考察報告》,《河北農學報》,1984,9(4):14-17

6、王煥如,朱之堉汪宜萱等:《生物間遺傳學在我國小麥葉鏽病研究中的運用和發展》,《植物病理學報》,1987,4(4):203-210

7、曹克強,王煥如:《小麥品種慢銹性及其變異性和專化性研究》,《植物病理學報》,1989,19(1):53-58

8、申志新,王煥如,朱之堉:《小麥葉鏽菌相對寄生適合度變異研究》,《植物病理學報》,1990,20(2):141-14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