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瑩

王淑瑩

王淑瑩,女,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現哈爾濱工業大學)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現任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IWA國際水協會會員,環境工程學會會員。

基本信息

主講課程

研究生課程

《污水生物處理的理論與套用》、《可持續發展論》等。

本科生課程

《水質工程學》、《環境保護概論》、《水工程實驗技術》等。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水生物處理,水處理教學與科研試驗設備的研製和開發。

科研成果

近年來正式發表論文五十餘篇,其中第一作者二十幾篇。完成科研項目十幾項,目前正在進行的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教委項目、北京市科委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主編出版專著三部。近五年主持或完成10餘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包括“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領域內重大項目;先後於;等。正式發表科研學術論文16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的論文50餘篇,申請專利18項,獲得教學專利授權6項。

教學成果

主講的課程主要有:環境保護概論、水質工程學、污水處理新技術、可持續發展論等。主編專著與教材4部。2007年負責的課程 “環境保護概論”獲北京市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課程;2006年主編的 “環境導論”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2008年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1年獲黑龍江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7年所在團隊獲“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和國家級教學團隊”;主講的“水質工程學”課程2005年獲北京市精品課程;2006年獲國家精品課程;2004年《水污染控制工程實驗教學改革》獲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論文評比一等獎。

所獲榮譽

科研獲獎

1995年黑龍江省環保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名)

1995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三名)

2002年獲《中國給水排水》雜誌優秀論文一等獎(第一名)

2003年獲建設部華夏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七名)

2003年、2008年及2010年3次獲得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3年國際水協會(IWA)在韓國舉辦的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第一名)

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七名)

2005年大連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名)

2007年獲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教學獲獎

2000年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名);

2001年獲得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一名);

2000年獲得吳新九環境工程優秀教學獎(第一名);

2005年主講的《水質工程學》獲得北京市精品課程(第二名)。

2006年主講的《水質工程學》獲得國家精品課程(第二名)。

2007年獲北京市 “首都女職工創新之星”榮譽稱號

主要論文

1. 王淑瑩,曾薇,董文藝,杜紅,陳韜. SBR法短程硝化及過程控制研究. 中國給水排水,2002,18⑽:1-5陳韜,王淑瑩,彭永臻,田文軍. 常溫下A/O工藝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中國給水排水,2002,18⑿:5-8

2. 王淑瑩,高大文,彭永臻. SBR法處理高濃度豆製品廢水的試驗研究. 水處理技術,2002,28⑸:296-298。

3. 曾薇,王淑瑩,彭永臻,陳韜. 供氧方式對SBR法硝化過程控制的影響. 環境化學, 2002,21⑹:571-575

4. 高大文,王淑瑩,彭永臻,梁紅. 溫度變化對DO和ORP作為過程控制參數的影響.環境科學,2003,24⑴:63-69

5. 崔有為,王淑瑩,孔祥智,記立平,王海東. 活性污泥處理系統抗鹽度衝擊的能力.中國給水排水,2003,19⑾:12-15

6. 馬勇,王淑瑩,王曉蓮,彭永臻. A/O脫氮工藝的控制策略和套用性研究. 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3,4⑽:18-22

7. 崔有為,王淑瑩,於德爽,祝貴兵,彭永臻. 以溶解氧作為SBR法處理含鹽污水的計算機控制參數可行性研究. 給水排水,2003,29⑹:54-57

8. 王淑瑩,陳瀅,付強,范彩安,甘一萍,彭登富,彭永臻. A/O脫氮工藝中污泥上浮的原因與控制. 給水排水,2003,29⑺:13-15

9. 王淑瑩,崔有為,於德爽,祝貴兵,王海東. 無機鹽對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響.環境工程,2003,21⑸:7-9

10. 馬勇,王淑瑩,王曉蓮,彭永臻. 利用ActiveX技術開發城市給水排水管網信息管理系統. 測繪通報,2003,7:41-43

11. 王淑瑩,代晉國,李利生,顧華,彭永臻. 水環境中非點源污染的研究,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3,29⑷:486-490

12. 代晉國,王淑瑩,李利生,李勇智,武佃衛,楊忠山,彭永臻. 基於GIS的非點源污染的研究及套用. 安全與環境學報,2003,3⑹:36-39

13. 李勇智,王淑瑩,吳凡松,代晉國,彭永臻. 強化生物除磷體系中反硝化聚磷菌的選擇與富集. 環境科學學報,2004,24⑴:45-49

14. 宋學起,王淑瑩,彭永臻,陳瀅,吳凡松,李秀瑋. 以氯化和時間控制實現亞硝化型硝化反硝化. 高技術通訊,2004,14⑴:95-99

15. 陳瀅,王淑瑩,張艷萍等. 短程硝化在處理生活污水中的套用研究. 中國科技成果,2004,⑽:25-29

16. 陳瀅,王淑瑩,彭永臻,宋學起,劉敏. 用實時控制SBR實現生活污水的短程硝化. 高技術通訊,2004,14⑷:83-88

17. 王之暉,王淑瑩,彭永臻,高春娣. 前置反硝化脫氮系統外加碳源線上控制基礎.環境科學. 2004,25⑶:73-77

18. 劉秀紅、王淑瑩、高大文、楊慶、吳凡松,短程硝化的實現、維持與過程控制的研究現狀,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4,5⑿,7-12

19. 王海東,王淑瑩,張永利,崔有為. 厭氧—往復好氧組合式工業廢水處理新工藝. 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4,5⑻:49-52

20. 崔有為,王淑瑩,宋學起,王海東,祝歸兵,彭永臻. Nacl鹽度對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影響. 環境工程,2004,22⑴:19-21

21. 王之暉,王淑瑩,彭永臻,李勇智. 智慧型控制在污水生物處理系統中的套用. 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4,5⑶:69-73

22. 祝貴兵,王淑瑩,李探微,王亞宜,倫中財,彭永臻. 採用污泥過濾進行固液分離的試驗研究.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4,36⑹:739-743

23. Wang S Y,Gao D W,Peng Y Z,Wang P,Yang Q.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High Nitrogen Soybean Wastewater with On-Line Fuzzy Control.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04,49(5-6): 121-127

24. Wang S Y,Gao D W,Peng Y Z,Wang P,Yang Q. Alternating Shortcar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Soybean Wastewater by SBR with Real-Time Contro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2004,16⑶:380-383

25. Wang S Y,Li Y Z,Peng C Y,Peng Y Z. Nitrogen Removal from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Wastewat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and Free Ammonia via Partial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50⑹: 31-36

26. 王曉蓮,王淑瑩. 馬勇,彭永臻,A2O工藝中反硝化除磷及過量曝氣對生物除磷的影響, 化工學報,2005,56⑻:1565-1570

27. 崔有為,王淑瑩,朱岩等. 模糊控制強化生物除磷SBR系統的除磷過程. 高技術通訊,2005,15⑺,95-100

28. 王亞宜,王淑瑩,彭永臻.MLSS、PH及NO2--N對反硝化除磷的影響,中國給水排水,2005,21⑺:47-51

29. 王淑瑩,馬勇,王曉蓮,彭永臻. GIS在城市給水排水管網信息管理系統中的套用.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5,37⑴:123-126

30. 曾薇,王淑瑩,彭永臻. SBR法好氧曝氣時間的模糊控制. 水處理技術. 2005,31,⑴:65-68

31. 王少坡,王淑瑩,彭永臻,李勇智. 常溫內源反硝化脫氮過程中pH和ORP變化規律. 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5,6⑶:20-24

32. 崔有為,王淑瑩,甘湘慶,薑桂蓮,李桂星,袁一星,生物處理含鹽污水的鹽抑制動力學,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5,6⑸:38-41

33. 王海東,王淑瑩,彭永臻,於德爽. UNITANK系統不同運行方式下污泥膨脹的特點與控制. 給水排水,2005,31⑶:37-39

34. 王曉蓮,王淑瑩,彭永臻,進水C/P比對A2/O工藝性能的影響,化工學報,2005,56⑼,1765-1770

35. 崔有為,王淑瑩,朱岩,李桂星,甘湘慶,彭永臻,海水代用及其含鹽污水的生物處理,工業水處理,2005,25⑽,1-5

36. 王淑瑩,王曉蓮,李探微,新型高效厭氧反應器的研究與開發,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5,31⑹:608-612

37. 王亞宜、王淑瑩、彭永臻、祝貴兵、令雲芳,污水有機碳源特徵及溫度對反硝化聚磷的影響,環境科學學報,2006,26⑵:186-192

38. 王亞宜、王淑瑩、彭永臻,反硝化除磷的生物化學代謝模型,中國給水排水,2006,22⑹:4-7

39. 令雲芳、王淑瑩、王亞宜、王偉、彭永臻,A2N反硝化除磷脫氮工藝的影響因素分析,工業用水與廢水,2006,37⑵:7-11

40. 白璐、王淑瑩、高守有,低曝氣量與實時控制下的常溫短程硝化研究,中國給水排水,2006,22⑼:30-33

41. 馬勇,王淑瑩,曾薇,彭永臻,周利,A/O生物脫氮工藝處理生活污水中試(一)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環境科學學報,2006,26⑸:703-709,

42. 王曉蓮,王淑瑩,王亞宜,彭永臻,強化A2/O工藝反硝化除磷性能的運行控制策略,環境科學學報,2006,26⑸:722-727

43. 楊慶,王淑瑩,楊岸明,郭建華,薄鳳陽,彭永臻,基於三層網路的SBR法深度脫氮智慧型控制系統的中試研究,環境科學學報,2006,26⑸:745-750

44. 白璐,王淑瑩,彭永臻,高守有,低溶解氧條件下活性污泥沉降性的研究,工業水處理,2006,26⑸:54-56

45. 王淑瑩,梁秀榮,文洋,陳瀅,甘一萍,氧化溝工藝中污泥膨脹原因的分析,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6,32⑷:347-351

46. 王偉,王淑瑩,王海東,令雲芳,劉智波,連續流分段進水生物脫氮工藝控制要點及最佳化,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6,7⑽:83-87

47. 鄭淑文,王淑瑩,張樹軍,彭永臻,兩級UASB與好氧組合工藝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滲濾液的啟動運行,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6,7⑽:88-92

48. 令雲芳,王淑瑩,王偉,王亞宜,厭氧段HRT對A2N工藝反硝化除磷脫氮效果的影響,水處理技術,2006,32⑽:44-47

專著教材

主編的專著與教材——《水質工程實驗技術》、《水科學與工程實驗技術》分別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環境導論》作者:王淑瑩,高春娣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水質工程實驗技術與套用》作者:王淑瑩,曾薇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