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有為

"2010

基本情況

簡介

崔有為,男,北京工業大學環境愈能源工程學院副教授,2000年9月-2002年6月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學習,獲碩士學位;2002年9月-2006年3月在北京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學習,獲得博士學位;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講師;2009年1月至今在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污水生物營養物去除新技術、含鹽廢水的生物處理工藝與技術、污水處理系統的自動控制與智慧型控制。作為研究骨幹參與並完成了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含1項國際重大項目)和2項“863計畫”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以及2項北京市科技計畫重點項目。2009年獲得北京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理工A組二等獎。2005獲得了大連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博士論文被評為北京工業大學優秀博士論文,被評為優秀畢業生。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被SCI、EI檢索收錄的論文7篇。申請專利6項。

主要學術成果

論文

11 崔有為,彭永臻,李晶. 鹽度抑制下的MUCT處理效能及其微生物種群變化. 環境科學. 2009, 2: 25-30. (EI檢索)
12 崔有為,張立東,王蕊.SBR工藝除磷過程控制與種群檢測.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2010, 6: 30-35. (EI檢索)
14 崔有為, 王淑瑩, 孔祥智, 計立平, 王海東. 活性污泥抗鹽度衝擊的能力. 中國給水排水. 2003, 19(11): 12~15. (EI檢索)
15 崔有為, 王淑瑩, 於德爽, 祝貴兵, 彭永臻. 以溶解氧作為SBR法處理含鹽污水的計算機控制參數可行性研究. 給水排水. 2003, 29(6):54~57
16 崔有為, 王淑瑩, 宋學起, 王海東, 祝貴兵. NaCl鹽度對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綜合影響. 環境工程. 2004, 22(1): 19~21
17 王淑瑩, 崔有為, 於德爽, 祝貴兵, 王海東. 無機鹽對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響. 環境工程. 2003, 21(5): 7~9
18 崔有為, 王淑瑩, 甘湘慶, 薑桂蓮, 李桂星, 袁一星. 生物處理含鹽污水的鹽抑制動力學. 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2005, 6(5): 38~41
19 崔有為, 張國輝, 計立平, 王淑瑩, 彭永臻. 海水沖廁污水生物處理可行性研究. 工業水處理. 2003, 23(12): 33~36
20 崔有為, 王淑瑩, 朱岩, 李桂星, 甘湘慶, 彭永臻. 海水代用及其含鹽污水生物處理. 工業水處理. 2005, 25(10): 33~36
21 崔有為, 王淑瑩, 宋學起, 王海東, 彭永臻. 生物處理海水沖廁污水. 2003中國水污染防治與廢水資源化技術交流會論文集.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 2003, 98~103
23 於德爽, 彭永臻, 崔有為, 等. 高含鹽量活性污泥系統啟動方式的比較.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 17(4): 76~77
24 葉柳,彭永臻,崔有為等. 革新MUCT工藝處理含鹽污水. 北京工業大學學報. 2006, 32(12):1087~1091(EI檢索)
25 祝貴兵, 彭永臻, 王淑瑩, 崔有為, 於德爽, 孫曉傑. 低溫下混有沖廁海水的污水生物處理. 中國給水排水. 2003, 19(13): 5~9(EI檢索)
26 於德爽, 彭永臻, 張相忠, 崔有為, 孔范龍, 劉棟. 中溫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給水排水. 2003, 9(1): 40~42

申請專利:

1 彭永臻, 崔有為. 改進的MUCT工藝及裝置. 發明專利(200610089280.3)
2 彭永臻, 崔有為. 改進的MUCT工藝實現短程硝化的裝置.實用新型專利(ZL200620119109.8)
3 彭永臻, 崔有為. 改進的UCT工藝及裝置. 發明專利(200610089281.8)
4 王淑瑩, 崔有為. 改進的UCT工藝實現短程硝化的裝置.實用新型專利(ZL200620119107.9)
5 王淑瑩,高春娣,王志丹,崔有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自動控制系統教學裝置. 實用新型專利(ZL2004 2 0047801.5)
6 王淑瑩,高春娣,王志丹,崔有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自動控制裝置及控制方法. 發明專利 (ZL 2004 1 0029798.9)

獲得獎勵

1 彭永臻,王淑瑩,崔有為。大連市用海水沖廁可行性及其對城市污水處理的影響。2005年12月,大連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2 2006年6月,崔有為的博士學位論文《含鹽生活污水生物處理特性及其強化》被評為2006年北京工業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3 2007年北京工業大學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承擔的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鹽廢水短程脫氮的工藝控制策略及其微生物生態機理研究(項目編號:50908002)。研究時間:2010.1-2012.12。項目負責人:崔有為。項目經費:20萬;
2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分散回用體系TDS積累下脫氮種群演替規律與種群最佳化(項目編號:8102006)。研究時間:2010.1-2012.12。項目負責人:崔有為。項目經費:11萬;
3 北京市基金重點項目——城市垃圾滲濾液生物處理及短程生物脫氮新技術(項目編號:8091001)。研究時間:2009.7-2011.12。項目負責人:彭永臻.第二完成人:崔有為。項目經費:50萬;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低溫短程脫氮系統中硝化菌群競爭優勢的調控(項目編號:50878005)。研究時間:2009.1-2011.12。項目負責人:曾薇。第二完成人:崔有為。項目經費:35萬;
5 校青基金——高鹽廢水嗜鹽微生物強化脫氮及其調控方法的研究(項目編號:X1005013201002)。研究時間:2010.1-2011.12。項目負責人:崔有為。項目經費:2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