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槐青

王槐青

王治昌,字槐青,1876年(清光緒二年)12月19日生於直隸天津縣。王槐青自幼好學,熟讀經史,二十多歲時考入位於天津的北洋大學堂,專門習修法律。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20世紀初王槐青東渡日本,約1903年進入早稻田大學商科學習。著名的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是其留日同學,兩人交情很深,結為兄弟。據王光美回憶:“我記得我們家的堂屋裡,好多年都放著一張合影照片:兩個大人中間站著一個小孩。兩個大人就是我父親和廖仲愷先生,中間的小孩就是廖仲愷先生的幼子廖承志。”王槐青雖出身天津世家,但到其父親時已經敗落,因而生活十分清苦。他邊學習邊勤工儉學,在日本基督教青年會辦的補習學校當英文教員。1906年王槐青大學畢業,獲得商學士學位,不久即回到天津,在剛剛創建的北洋女師範學堂任教。後來,他又到河南焦作煤礦工作。期間,王槐青參加了清政府主持的留學生考試,授商科舉人。1910年,任農工商部七品京官。不久復回天津任教,先後在天津高等師範學堂、天津商業專門學校等處當講師。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工商部主事。1912年任北洋政府工商部僉事,代理商務司司長等;未幾改農商部僉事、參事兼商品陳列所所長。1921年至1927年,任農商部工商司司長,並一度代理過農商總長。1923年兼關稅會議籌備處委員、修正工商法規委員會副委員長、僑工事務局專門委員,1924年兼商標局局長,1925年兼善後會議經濟委員會委員長等。王槐青仕途一帆風順,成為當時管理和影響中國經濟的重要人物之一。

子女取名

1919年和1921年,王槐青作為代表團專門委員,出席了著名的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其兩個子女王光英和王光美,就因這兩次重要國際會議而得名。1919年王光英出生時,王槐青適因出席巴黎和會在英國停留,於是觸景生情,給男孩取名光英。1921年王光美出生時,王槐青正在美國參加華盛頓會議,於是又觸景生情,給這個女孩取名光美。也正是這兩個名字,“文革”中被曲解為“光照英美”,給兄妹兩人的命運增添了坎坷。

歷史坎坷

王槐青在北洋政府中的職位雖然步步高升,但他與當時黑暗的官場越來越格格不入。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遇刺,被譽為“絕無黨派門戶之見”王槐青決心淡出政治舞台。1927年,他正式退居北平,偶爾執會計師業務,過起平民生活。抗戰期間,王槐青杜門謝客,明志自守。日寇曾多次請王槐青出任官職,他堅決拒絕,不為任何威脅利誘所動。其實王家當時生活已十分困難,主要靠變賣家藏吃棒子麵度日。1951年7月29日,年逾古稀的王槐青由周恩來總理親自聘任,成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首批館員。1956年7月18日,王槐青在北京病逝。

人物家庭

家庭成員

王槐青一生先後娶過三位夫人,共有十一個子女。第一位夫人是包辦婚姻,生下長子光德後不久去世。第二位人姓趙,是王槐青留學日本時候房東的女兒,生有次子光琦、三子光超。趙氏去世後,王槐青又和第三位夫人董潔如結婚,生有三子五女:四子光傑、五子光復、六子光英和長女光美、次女光中、三女光正、四女光和、五女光平。

妻子

董潔如,字澄甫。她早年就讀北洋女師範學堂,算是王槐青的學生。董家是天津著名的鹽商,世居老城北門裡任家橫胡同,這裡應該就是董潔如的誕生地。據王光美回憶,其父母可能在北洋女師時就互有好感。可王槐青到董家提親時,董潔如的父母還不同意,理由是師生不同輩。但董潔如本人同意這門婚姻,於是已到北京做官的王槐青,雇馬車把董潔如從天津接到北平,在六國飯店請親友吃了頓飯,就正式結婚了。他們婚後住在絨線胡同,後來王官越做越大,才又在舊刑部街買了房子。

董潔如年輕時很有反封建的鬥爭精神。當時女子都要裹腳,但董潔如卻不乾,所以是“解放腳”。她還堅決要求上學讀書,直到在北洋女師範學堂畢業。她是北洋女師的第一期學生,與劉清揚同班,後來鄧穎超也就讀該校。在北平期間,董潔如也曾多次利用家庭地位,掩護我黨在北平的地下組織。董潔如的進步思想,與其親友的影響是分不開的。據黃崢整理的《王光美訪談錄》介紹,董潔如有三位親屬因與李大釗等一起從事革命活動,1927年被北洋軍閥政府逮捕殺害。

“這‘三位親屬’的名字:一位叫董季皋,是我母親的叔叔、中共順直省委軍運負責人;一位叫安幸生,是我母親的姐姐董恂如的丈夫、中共順直省委委員;還有一位叫王荷生,同我母親有親戚關係,被捕時是順直省委書記。”根據董恂如的回憶資料可知,安幸生是董恂如的丈夫,董季皋是董恂如的父親,由此推算,董恂如應是董潔如的堂姐。另外,根據筆者多方查找黨史資料,與李大釗、安幸生、董季皋等一起從事革命工作的,沒有王菏生其人,只有一個王荷波。他1927年9月任中共北方局書記,10月18日因叛徒出賣與安幸生同時逮捕,11月11日夜,與安幸生、董季皋等18人,被軍閥張作霖殺害於北京安定門外。另查1927年9月,蔡和森在天津主持會議改組順直省委,推選的順直省委書記是朱錦棠(1928年2月後調離天津),並非王荷生。根據以上兩點,筆者推測董潔如的“第三位親屬”極可能是王荷波,所謂“王荷生”是回憶有誤。但王與董家到底是何種親屬關係,筆者沒有找到。

北京解放初期,王槐青和董潔如捐獻私宅,創辦了潔如乳嬰託兒所,專收解放軍戰士和幹部的子女。這座私宅位置在今北京長安街民族文化宮址,1959年原建築拆除。董潔如曾任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1972年7月15日因病去世。

子女

王槐青的子女,除長子光德英年早逝外,其餘都各有成就。王光琦清華大學畢業,又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解放後在外貿部從事國際貿易研究。王光超協和醫科大學畢業,著名皮膚科專家,其夫人嚴仁英為教育家嚴修之孫女,著名婦產科專家。王光傑清華大學畢業,著名電子專家,抗戰時曾在天津英租界林莫克道(今沙市道)伊甸園主持中共秘密電台,解放後任過電子工業部副部長。王光復抗戰時是國民黨空軍飛行員,擊落過9架日機,著名戰鬥英雄。王光英輔仁大學畢業,解放前在天津開辦近代化學廠,解放後曾任天津市副市長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大家比較熟悉。王光美是王槐青的第一個女兒,因此備受父母寵愛,她輔仁大學畢業,是中國第一個原子物理專業女碩士。王光中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幼嬰教育專家。王光正高級助產學校畢業,婦產科專家。王光和曾任北京口腔醫院院長,著名頷面外科專家。王光平也是卓有成就的醫務工作者,曾在天津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任黨委書記。

其他史料

關於王董兩家的情況,筆者查到的還有:王槐青有個弟弟叫王道昌,曾任山東棗莊中興煤礦總工程師。王家生活困頓時,他曾予以接濟。董潔如有個哥哥或弟弟叫董權甫,曾任天津恆源紗廠工程師和副經理。董季皋的三哥叫董恩祥,是直隸省立第一中學(今天津三中)語文教員,可推知他是董潔如的叔叔甚至父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