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典

王效典

王效典,男,(1914—1977),遼寧省北鎮縣人。出生於貧農家庭。幼時在姨母家讀書至國中畢業。

基本信息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王效典(1914—1977),遼寧省北鎮縣人。出生於貧農家庭。幼時在姨母家讀書至國中畢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棄學從戎,參加抗日義勇軍,轉戰於白山黑水間。後因戰爭失利,退入蘇聯,在赤塔接受馬列主義革命理論。後經史達林與盛世才協商,這批抗日義勇軍將士進入新疆。王效典入盛世才任名譽校長的軍官學校炮兵科學習3年,畢業後分至新疆邊防督辦公署邊務處工作。1937年,又被派任星星峽辦事處主任兼星星峽邊卡大隊長。1937年4月根據盛世才命令,接應西路軍李先念左支隊。
王效典

抗日戰爭時期

1938年,王效典由星星峽調任烏魯木齊軍官學校政治部副主任兼教官,給第三、第四期學員教授科學社會主義和資本論等課程。1941年,王效典和邊務處的20多名青年被盛世才以“參與陳(培生)武(左軍)案”逮捕入獄,受到嚴刑逼供。1944年張治中重審此案。1945年二三月間,因病被其岳父王鏡楠花錢保釋出獄。不久,又因當年幫助西路軍在星星峽處決叛匪,遭到饒樂博斯的懸賞緝拿。幸得友人幫助,秘密潛回蘭州隱居。其間,全家漂泊流浪,寄人籬下。

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180多位從新疆遷居蘭州的原抗日義勇軍人員及其家屬,集體向甘肅省政府主席顧祝同請願,要求回東北老家務農。得到批准,並獲得路費和毛毯等物品。他們500餘人乘卡車從蘭州出發,途徑西安時,被胡宗南以其中有共產黨為名,阻止前行,就地解散,自謀出路,不得離陝。王效典他們被迫或擺地攤,或乞討度日。其間,王效典得到岳父在西安國民黨軍隊任軍需官的朋友的幫助。1949年5月,武漢解放後。王效典得到時任湖北軍區司令員李先念等人的照顧與幫助,到外貿部工作。

建國後

1950年,王效典調至天津華北外貿管理局工作。1951年隨局遷回北京,調至中國進口公司工作。後王效典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參加全國政協活動,參與領導外貿部工商界人士學習,到外貿學院教授外貿運輸課。其間,王效典兩次寫信給李先念,匯報工作和生活情況。1960年,有人懷疑王效典偽造李先念的信件,是政治騙子。公安部以讓王效典到海南出差為名,秘密把他接到公安部,逐一查驗李先念給他的信件。半個月後,查清屬實。一年後,王效典回到單位,回響黨的號召,報名去新疆,支援西北建設。1961年10月,王效典調任新疆建設兵團八一百貨大樓經理。“文化大革命”期間,王效典受到迫害。1967年北京財貿學院的紅衛兵找到王效典,要他寫材料,證明李先念在新疆期間“叛變”,是“叛徒”。他回答說:“這是沒有的事情。”紅衛兵拍桌威脅,他也沒寫一個字。1970年,王效典被下放到石河子新疆建設兵團第146團2營8連農場,勞動近3年。1973年回到烏魯木齊任原職,但因病不能上班。1977年3月退休。1977年5月,赴蘭州探親治病。6月19日,突發腦溢血病逝,享年63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