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禧

王家禧

王家禧(1925-2017),筆名王澤,1925年生於天津,1944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西洋畫專業,1962年起開始創作漫畫《老夫子》。1974年移居美國,繼續老夫子漫畫創作。老夫子漫畫出版已達到400套,風行世界華人社會。 2017年1月3日,著名漫畫《老夫子》的官方對外宣布,漫畫《老夫子》作家王家禧(筆名王澤),於美國時間2017年1月1日凌晨5時57分因年老器官衰竭安詳離開人世,享年93歲。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2017年1月3日在其“臉書”上發文對王家禧的家人表示慰問。 2017年9月29日,獲得第14屆中國動漫金龍獎中國動漫傑出貢獻獎。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王家禧 王家禧

1925年生於天津,在天津度過小中學時代。

1944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西洋畫專業,畢業後曾在天津文化宮從事美術家工作。

1960年在香港法屬天主教會擔任兒童《樂鋒報》雜誌美術指導與編輯,開始漫畫創作,1962年起開始創作漫畫《老夫子》。

1974年移居美國,繼續老夫子漫畫創作。老夫子漫畫出版已達到400套,風行世界華人社會。在中國10個城市開展巡迴簽售。

2017年1月1日去世。

個人著作

王家禧 王家禧

1962年,漫畫《老夫子》誕生,“老夫子系列”一共200多本,風靡華人社會達50年之久。

《老夫子》除了平面書刊,還被拍成電影、卡通、動畫等共11部,受到華人們的追捧。香港文化博物館在其漫畫世界中辟有“老夫子”館;美國加州的MontereyPark市立圖書館亦將老夫子漫畫書列入典藏。

獲獎記錄

2017年9月29日,獲得第14屆中國動漫金龍獎中國動漫傑出貢獻獎。

風格特色

《老夫子》之所以精彩,不僅在於其時代歷練的意義,更以亦莊亦諧的手法,呈現華人生活底蘊與人生百態。並且在中西文化交流所產生的文化震盪下,王澤亦以其極具趣味、詼諧的畫風,帶給讀者無限想像空間,令人始終對《老夫子》愛不釋手。《老夫子》漫畫出版已達四百套,風行全球華人社會。 王澤的畫風,不僅生動幽默,觀察力極為敏銳,思路更為豐富,使看得似好笑的漫畫,卻能反應社會生活百態及文化的各種現象。

人物評價

王家禧 王家禧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2017年1月3日在其“臉書”上發文對王家禧的家人表示慰問,並指出,王先生的“老夫子”是香港一代傳奇,願王先生安息。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同日對王家禧離世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他說,王家禧先生為本地漫畫大師,六十年代創作《老夫子》漫畫,透過獨特繪畫風格、簡單而詼諧的故事,展現香港社會不同年代的生活面貌,反映人生百態。家喻戶曉的漫畫人物——老夫子、大蕃薯、秦先生等,陪伴香港人成長,深受不同世代、不同年齡層讀者喜愛。

王家禧曾說:“我的一生就像漫畫,我儘可能的讓‘老夫子’,也就是讓自己耍寶去逗樂讀者。”

其子王澤曾說,十分佩服父親王家禧,一直都是充滿活力與想像力的創作者,他創造的《老夫子》就是描寫平日生活的漫畫,既是日常的趣味,更是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經歷半個世紀,時空雖已改變,每個人對生活的期望也都不同,但其中的酸甜苦辣,透過耐人尋味的漫畫,仍然直入人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