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發

王家發

王家發,海南陵水人,1984年畢業於華南師大中文系。

基本信息

王家發,海南陵水人,1984年畢業於華南師大中文系。現任瓊州學院教育系主任,教授。歷任通什師專中文系黨支部書記、宣傳部副部長、部長、瓊州大學黨辦副主任、五指山市長助理、瓊州大學紀委副書記、監察處長、瓊州學院附中校長(海南第二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
王家發王家發
一、教學
長期從事高校教學二十多年,一直擔任“文學概論”的教學工作,同時主講“美學”,先後講授過“中國文學批評史”、“現代漢語”、“國語” 等多門課程。專業研究方向:文藝學。瓊州大學第一批學術骨幹之一。
二、科研
(一)專著與主編著作、參著
1.專著《美學六論》(25萬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教材《文學概論新編》(29萬字)(主編,自撰寫11萬多字)(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版)。
3.參與撰寫著作《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鑑賞辭典》,(主要撰稿人,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版)。
4.參與撰寫《海南民族文學作品選析》(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版)。
5.《理念與現實》(學術論文集)(東北師大學報主辦)(執行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6.《創新與發展》(學術論文集)(東北師大學報主辦)(執行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7.《理論與實踐》(學術論文集)(東北師大學報主辦)(執行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8.《文化傳播與社會發展》(學術論文集)(東北師大學報主辦)(執行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二)省級項目(課題)
1.海南省教育廳科研資助項目“文學概論教學體系研究”(協助主持人,2000年完成)。
2.海南省教育廳科研資助項目《〈文學理論教程〉研究》(獨立)。
課題批准時間:2002年4月15日 結題時間:2003年11月。
3.海南省教育廳科研資助項目《蘇聯文藝學教材研究》(主持)。
(項目編號Hj200425)課題批准時間:2004年4月8日 結題時間:2006年5月。
4.海南省教育廳科研資助項目《黎族隱蔽文化與英語教育互動研究》(第一參與人)。
(項目編號Hj200581) 課題批准時間:2005年6月9日 結題時間:2006年5月。
(三)論文(作品)
1.《一部震撼人心的好作品—讀杜光輝的〈喔,我的可可西里〉》(新東方2007年第7期)。
2.《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嗎?》(《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3.《美育與和諧校園》(獲海南省教育學會2007年教育論文獎三等獎)。
4.《蘇聯文藝學教材是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教材嗎?—季摩菲耶夫〈文學原理〉與畢達可夫〈文藝學引論〉析》(第一作者,《文藝理論與批評》2006-5,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5.《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校長角色定位》(獲得2006年第二屆泛珠三角區域中國小校長論壇徵文二等獎)
6.《文字≠文學語言》(《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05年第4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7.《語言成為文學第一要素的三大條件》(《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8.《論〈文學理論教程〉的哲學方法》(《社科縱橫》2005年第5期。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9.《童慶炳教授課堂教學藝術之解讀》一文被李青春主編《手握青蘋果—童慶炳教授七十華誕學術紀念集》一書轉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10.《觀點自相矛盾的兩篇文章》(《社會科學評論》2005第2期)。
11.《童慶炳教授課堂教學藝術之解讀》(《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04年第5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12.《二十餘載見分明——評一部長期積累、醞釀的學術著作》(《學術界》2004年第6期。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13.《中國批評史何以正確命名》(《學術前沿》2004年第3期)
14.《對領導幹部監督的實效性問題初探》(第一作者)(獲得海南省監察學會2004年度論文評選三等獎)。
15.《文學基本特徵的包容性》(瓊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16.《論莎菲女士日記獨特的語言建構》(第二作者,瓊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17.《一部“接著講”的優秀的文學理論新教材》(長春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18.《論<文學理論教程>的哲學基礎》(瓊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19.《試論立體思維及其感性顯現》(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科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特刊)。
20.《文學真實性新探》(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科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0年第2期)。
21.《高校“三講”與拒腐防變》(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科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0年專刊)。
22.《授課廣開言路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瓊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23.《文學接受與文學欣賞》(瓊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24.《文學概論教學三境界的追求與效應》(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科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0年特刊)。
25.《我國當代文學理論教材體系建設的問題與思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科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第2期)。
26.《創設課堂接受的快樂情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科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9年國慶專輯)。
27.《論課堂教學中的“度” 》(海南師院學報〈教育版〉1999年第2期)。
28.《關於文學概論教科書中“人性”概念的辨析》(瓊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29.《試論文學接受的審美與非審美》(瓊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30.《淺談以“情”為核心的詩論體系》(瓊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
31.《面對“性”文學大潮的反思》(自治州師專,1987年第1-2期合刊)。
32.《世界名著中的兩個青年典型――於連和拉斯蒂涅比析》(州師專,1985年第1期)。
33.《寓教於樂――課堂教學點滴體會》(通什師專《教學研究》,1992年第6期)。
34.《運用市場經濟理論指導深化高校改革》(入選《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研究》一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35.《加強統一領導、共同構建文明校園》(《特區展望》97年文明建設專輯)。
36.《高校更要講政治》(入選《高等教育科研文萃》中國三峽出版社1996年版)。
37.《抓好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培養“四有”新人》(瓊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38.《我校學生厭學的原因和對策初探》(瓊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39.《聽北京師大博導童慶炳教授課側記》(散文)(教育部重點學科基地“文藝學網”2002年11月25日)。
40.《聽北京師大博導童慶炳教授課側記》(二)(散文)(教育部重點學科基地“文藝學網”2002年12月16日)。
41.《E魂之殤》(散文)(《五指山報》2002年1月21日第3版)。
42.《黎族大學生生活之謎》(《五指山》雜誌1991年第3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