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峰

王傳峰,男,浙江淳安人。2007年復旦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超分子化學和功能化學材料的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詳細資訊

王伯敏  王傳峰近影 (日)秋山莊太郎 攝 畫家王傳峰,中國山東人。 山東的水土,曾經孕育了他。他那質樸、執著的性格,體現了山東人的特點。

藝術成就

作為從事藝術者,執著是對藝術實踐有著一股韌性與鍥而不捨的精神;質樸是對藝術表現的求真。十世紀時的山水畫家荊浩在《筆法記》中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荊浩又說:“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這是要求作畫,不停留在對象外表的描寫,應該以“實”的形象來表達對象的精神物質。王傳峰是一位有為的青年畫家,他能理解,並通過創作,力求其“真”,這是非常難得的。

藝術的“真”,不等於繪畫的形似,更重要的在於繪畫的神似。在筆墨上,王傳峰對形似與神似的處理,著意於矛盾中求統一。最近他愛畫魚,他精心塑造一尾魚的別致形象,然後表達成為成群的,使其“勢”與“趣”交織,暢快地顯示歡樂游魚在“自由世界”中的無比自在。至於色彩,這本來是外加的,但在繪畫的處理上,作為整體的氣韻生動來對待,王傳峰把它融入藝術可視的形象中,因而使畫面也就增添了一種生動,就是說,他把色彩用活了。他在一幅《月夜》中的用色,充分表明了這一點。

中國畫的蘭、竹是傳統的題材,在表現上,它有了一種程式。這種程式,是繪畫造型高度概括的範本,畫家把繁枝亂葉加以剪裁,只根據蘭、竹,或者是松、梅的特性,予以揭示其最可人的丰姿。當然,後來的畫家、如果一味據傳統程式來畫,易入老套。王傳峰注意到了這方面,所以在研硯揮毫之時,心中存著自己的“譜”,盡一切努力,聰明地畫出了自己的風格,對此,目前還不斷地嘗試。他畫了長卷《蘭花》,我曾給他題“香祖”二字,他畫獨幅叢蘭,我題以“清香十里聞”。在中國的民間,在繪畫評論中,說“畫人能言”,“畫山能動”,“畫花能香”,便是一種較高的評價。

王傳峰用筆爽利,我取“香”字題其畫,就是讚許他畫蘭畫出了神趣和生動性。 王傳峰去日本,多年未見面,近讀其畫,有著令人意料之外的晉境,並贏得了日本、東南亞畫壇的好評,感到欣慰,記得多年前,我曾為他的畫集寫過一篇小序,在最後一句,我希望他“在寬度的藝術大道上奮進又奮進”。雖然,我說這句話已過去十幾個年頭,但是,由於藝無止境,我還想用這句話來鼓勵他,也與之共勉,在寬廣的藝術大道上奮進又奮進。藝術世界的珠穆朗瑪峰,更期待著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的,有慧悟的畫家勇敢地攀登上去。 日本東京都庭園美術館館長鈴木進先生稱讚說:王傳峰觀察鳥和魚的犀利眼光包涵著對世態萬象的種種感悟,感染力是顯而易見的。

名家評價

日本繪畫大師平山郁夫先生說:“(王傳峰)比照魚和水的關係,表達了美麗的自然和藝術的關係以及人們的情感,同時表現了祈禱日中兩國永遠友好、和平的心情。” (註:2004年11月16日至21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的“魚水情———現代中國著名畫家100人和王傳峰的世界”及“魚水情王傳峰畫展”,將分別同時在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美術館舉辦。這兩大展覽將使國內藝術界與藝術愛好者對王傳峰有更深入的了解。)

突出成就

王傳峰,並且從事《有機化學》、《套用光譜學》、《基礎化學II》和《有機化學實驗》等課程教學工作。已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Inorganic Chemistry, CrystEngComm,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等刊物上發表六篇學術論文,且都為SCI收錄,(其中4篇IF>3.0)。

黑龍江省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弘揚特級教師精神,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