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春

王健春

王健春,男,副教授,出生於1969年,主要科研金屬有機化學與催化,主要研究茂金屬衍生物的合成、結構和性能,探索新的高選擇性的催化反應體系。

基本信息

姓 名:王健春
職 稱:副教授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1969年2月
專 業:有機化學
【個人情況綜述】:
在碩士期間,研究了二茂鐵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承擔了導師李逢澤教授主持的國家“八五”重點項目“新一代不遷移,高效能二茂鐵類燃速催化劑”(1991-1995)的部分實驗任務,獨立合成了16種新型二茂鐵衍生物,該項目於1995年完成,通過了部級鑑定, 並獲全國科技大會和內蒙古科技成果二等獎。在博士期間,研究了鎳的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套用,主要的研究成果是確定了雙(三苯甲基)鎳的結構中鎳-碳鍵為16電子構型的p-鍵,而並非s-鍵。在清華大學做博士後期間,主要研究飽和碳-氫鍵的活化和官能團化反應,以及茂金屬咪唑類化學。在包鋼工作期間,與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合作完成了冶金部課題“鋼中氧化物夾雜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2000年12月該成果通過冶金部科學技術成果鑑定(冶科成鑒字【1999】第071號),成果登記號YA99-116。
【學習工作簡歷】:
1986年9月~1990年6月: 內蒙古大學 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0年9月~1993年6月: 內蒙古大學 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3年7月~2000年9月: 包鋼技術中心 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2000年10月~2004年12月: 波蘭華沙理工大學化學系 獲博士學位
2005年7月~2007年6月: 清華大學化學系 博士後
2007年7月~至今: 首都師範大學化學系 副教授
【教學工作】:
承擔了本科生課程有:《有機化學》,《理論有機化學》,《綜合化學實驗A-1》,《化學合成實驗A-2》,《有機化學基礎實驗》;承擔研究生課程有:《有機化學文獻檢索》,《金屬有機化學》,《高等有機化學》
【主要科研方向】:
金屬有機化學與催化,主要研究茂金屬衍生物的合成、結構和性能,探索新的高選擇性的催化反應體系。
【主要科研項目】:
1. 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過渡金屬多氫絡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催化活化飽和C-H鍵和官能團化反應的套用研究;
2. 北京市組織部優秀人才資助項目(項目號:2009D005016000016),新型二茂鐵咪唑衍生物功能絡合物的合成和套用研究。
【代表性科研成果(論文、專利)】:
1. 王健春,喬良,陳振民,石遠,武晶晶,何平,“1,1’-(4,5-二烷基)二茂鐵咪唑的合成和晶體結構”,合成化學,已接收。
2. 王健春,喬良,陳振民,“新型三(h5-環戊二烯基)(μ3-烷基)鎳簇合物的合成與表征”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 2009,4,30-33
3. 孟祥福,王健春,曹勝利,張世民,陽明書,“可光降解聚丙烯/黏土納米複合物的製備與表征”,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8, 13(6), 361-364.
4. S. Pasynkiewicz*, Jianchun Wang A. Pietrzykowski, “h5-h1 Rearrangement of cyclopentadienyl ring” XVI. FECHEM Conference o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Budapest, Hungary, Sep. 3-8, 2005
5. S. Pasynkiewicz*, A. Pietrzykowski, Jianchun Wang,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Benzylnickel Compounds” XXI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Vancover, Canada, July 25-30, 2004
6. S. Pasynkiewicz*, A. Pietrzykowski, E. Oledzka, Jianchun Wang,“Nickel Mediated Coupling Orgnaic Ligands. Polish J.Chem,2003, 77,701-707(被 SCI 索引,IDS Number: 688DC)
7. Jianchun Wang, S. Pasynkiewicz*, A. Pietrzykowski, “Reaction of nickelocene with diphenylethyllithium” XXIII Poland-Germany colloquy o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Wierzba, Poland, April 2-6, 200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