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鴛鴦全傳

《玉鴛鴦全傳》,八卷三十六回,十至十三言聯目,不署撰人,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裕德里居士序,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維楊寶翰樓發兌(八本)。與《玉鴛鴦全傳》故事一致的,還有《新編玉鴛鴦》,五集二十回,不署撰人。《玉鴛鴦全傳》曾列於清代丁日昌查禁小說總目。清人周坦綸有同名傳奇,敘謝雲仙與文霞仙、東方月娟事,內容不同。此外與《玉鴛鴦全傳》故事相同者,還有潮州歌與黃梅戲。

簡介

《玉鴛鴦全傳》寫宋真宗時,蘇州王顯,字文使,父王元曾為官,母水氏,兄王達,字文英,姊芳雲,妹瑞雲。一日。文使奉母命進城探望外祖母。舅父水金有女名素玉,在園內與文俊相遇。文俊見女美,又拾得女所佩祖母所賜玉鴛鴦佩一對,並詩一首,愛慕不已。

詳細內容

文俊自幼聰明過人,更兼姿容秀美,矯矯出群。年方弱冠,學富五車,水金留甥在家長住。文俊自是滿心歡喜,每日能與素玉眉目傳情,自然樂在其中。卻說這素玉天生長得花容月貌,瘦瘦的身子,長長的臉兒,春山橫黛,秋水含情,杏靨桃腮,柳腰蓮步,猶如海棠帶雨,楊柳迎風,軟溫溫無限風韻,嬌滴滴一團俊俏。文俊見到如此美貌女子自然是醉魄銷魂。素玉內心也愛戀著文俊。一日,文俊正在書房讀書,素玉心想自己每次與他見面,總是羞羞慚慚,不敢仰視,今日何不趁此仔細端詳一下,於是輕手輕腳走到屏風后,仔細打量,不覺贊道:“果然是風流少年,一團英氣逼人。”說著臉上泛起紅暈,急忙轉身回閨房,文俊聽到聲音,瞥見屏後有個金裝玉裹的美人,不知是誰,這時素玉回頭一笑,百媚俱生,一團俊俏風流,文俊早已被她攝去魂魄。

文俊與素玉都心懷一顆熾熱的愛戀之心,但都苦於無法傾訴這相愛之情。不久,外祖母壽辰,親友均來慶賀,水金見文俊才貌雙全,便即席以素玉許與文俊。第二年秋,文俊赴南京應試,臨行前文俊和素玉依依不捨,灑淚相別,二人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文俊深情地望著素玉,素玉低著頭,滿面含羞,一字不發,到靠商椅上坐下,文俊站著,候她坐定,才坐下來。兩人默默無言地坐了一會。文俊看著絕代花容,格外傷心,有萬語千言,一句話也說不出口。這時素玉說:“你路上千萬要保重。”一句話還沒有說完,聲氣就低了下去,不覺流下淚來。用帕子拭淚。這時太太請丫環進來說:“太太請少爺早些安歇,明天還要一早起程。”

文俊在路上還算平安,誰知抵達瓜州閘時,水流湍急,船翻落水,幸被江神救至陝西渭南縣。有兵部子系龍,系王元門生,留文俊居其家;結為兄弟。府守林公愛其才,知其已聘,許女瑤珍為次室。未幾,文俊再赴南京。

素玉聞丈夫死訊,悲苦誓守。有縣令楊彪趁水金不在,下禮強行聘娶。楊彪幾次請媒人,去求婚,都被水金拒絕。一日,楊彪忽想起不曾央得兩個硬媒人,於是想起兩個兄弟,暗想除非他二人,方可求得一臂之力。於是備了一席酒肴,叫家人去請他二人來。原來這二人,乃里中惡少,雖有膽氣一味狂橫,卻毫不知竅脈。因時常貪圖楊彪錢財,故結為兄弟,竟做了楊彪的羽翼。這日見楊彪請他,遂約了同來,問道:“哥哥呼喚,不知有何事見教。”楊彪道:“話是有兩句,要與二位賢弟商議,且吃三杯再講。”須臾酒至,大家吃了半晌,二個兄弟又說:“哥哥有甚話,不說明了,叫兄弟們吃得不快活。”

楊彪說:“不是別事,你做哥的見素玉生得十分美麗,我屢屢去求,她只是不肯,今正巧水金不在家,家中只有素玉與夫人在家。我前日用了一條巧計,拿了一對金鳳釵兒,只說送與素玉插戴,夫人抵死不受,我哄她拿進去看看,我便走了出來。昨日我回來,又明公正氣下請帖,請眾親眷鄰舍來吃定親喜酒,眾親戚吃了去,又都歡歡喜喜,信以為真。我過幾日,竟擇個吉日去娶親,他若推辭,我就強娶,現有金鳳釵在他家為證,又有地方親鄰,都是知道的證見。不怕他不承認。但忽想起來,少了兩個媒人,哪有定親沒有媒人之理,故請二位賢弟來,不知可肯為做哥的助助興,做兩個硬保山公!”

二人聽了大笑道:“我只道哥哥有甚赴湯蹈火的危險之事,用著兩兄弟去出力,卻原來是哥哥恭喜之事,挈帶兩小弟受花紅吃喜酒,有甚么不快活,還要哥哥來央煩。”楊彪道:“花紅固然受,酒固然吃,倘她們一時圖賴起來到了官,卻要煩二位賢弟為做哥哥假事認做真事為妙。”二位兄弟道:“做媒人又不消領的敕印,今日哥哥既請我們。就是真了,難道金鳳釵兒是沒有的。他若是不肯許嫁,為何受此聘禮。他若說是強收下的,強收不過一時,過後為何不尋找原媒送還,竟安安靜靜不做一聲。莫說水金不在家,只兩個寡母弱女,就是水金在家,我們也講的他過。”楊彪聽了滿心歡喜道:“得二位如此出力,感激不盡,待做親這日,每位折花紅十兩,斷不取少。”二人齊聲道:“義氣兄弟,哥哥怎么說起銀子來。”楊彪道:“這不是銀子,是花紅。”大家說得投機,放量而飲,直飲得泥坍壁倒,方才敢去。

楊彪因得二兄弟肯做硬媒,膽一發大了。欲要告他賴婚,卻無賴婚之跡,須先去迎娶一番,待她不肯上轎,然後告她賴婚,方有口實。算計完了,竟擇一吉日,叫了鼓手樂人,燈龍火把喜轎,央二兄弟簪花披紅,吃得醉醺醺去娶。早有人報到水金家。夫人忙吩咐將大門緊閉。叫眾家人都齊立在門前。倘他說要娶親,就說並無人嫁。不容他進來。等到午後,楊家娶親人才到。到了門前,看見立著百十條人,大門緊閉。二媒人只得上前問大喜之期,楊宅到府上來娶親,為何緊閉大門。管家回答:“我家相公久不在家,家中只有老主母在堂,並無人嫁,列位無緣無故,突然來娶,到不是奇事。”二兄弟道:“你家既無人嫁,就不該受楊家金釵之聘了。”

管家問金釵在哪裡,誰人交與誰人,問二位是不是在做夢。二媒人無奈,回到娘家,遂將水金家緊緊閉門,擺列了百十條人在門前防守之事,並所說的言語,細細說了一遍。楊彪說要告水金家賴婚。素玉難以忍受這突如其來的精神壓力和打擊,投河自殺,為河南察院韓清所救,收為螟蛉。皇后召大臣女考試,素玉應試,得第一,留宮中,為素蘭公主女師。後欲聘為太子妃,素玉奏明已受聘,得複姓,封侍講翰林之職,放歸。

文俊三元及弟,有親王欲招為郡馬,文俊不允,親王把文俊關到獄中。真宗得知文俊為素玉之夫,把文俊放了出來,並封為翰林,職東宮侍讀。文俊遂與素玉、瑤珍成婚。後來仁宗即位,以文俊護主有功,官至右丞相。

楊彪曾因強聘素玉,被判充軍,得遇赦歸。文俊不念舊惡,代為婚配。楊彪將妹芬霞送文俊為妾,素玉勸文俊收納,文俊不願。楊彪為妹妹常往來於文俊家裡。文俊懷疑素玉與楊彪有私,夫妻不睦。一日,文俊子德潤將素玉所藏玉鴛鴦佩取出玩弄,並將楊彪之扇放在玉佩匣中。文俊見之更大怒,逐出楊彪兄妹,並責素玉不貞。未幾事情清楚了,素玉憤恨地回母家不歸。後來文俊病重,經水金夫婦力勸,素玉才回心,夫婦遂和好如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