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覆面

玉覆面

玉質喪葬面具,又叫“玉覆面”,有綴玉面罩和整玉面具兩種,流行於中國西周至漢代和古代瑪雅。根據《儀禮·士喪禮》的記載,在先秦的喪葬儀式中,要用絲織品製成的“冥目”(也稱為“覆面”)和“掩”(也叫“裹首”)來包裹死者的頭臉部位。綴玉面罩較常見,大都由碎玉或廢玉加工製成,中國早在西周時就有綴玉面罩,後來東周時又有玉衣。

玉覆面
【年代】:西漢
【尺寸】:長20.0厘米,寬23.0厘米,厚2.9厘米
【特徵】:由額、頤、腮、頰、頜、耳17塊玉片和鼻組合而成臉形。各余篇內側下棱和鼻罩邊緣處斜穿細微孔,鼻罩雕雲雷紋。
【收藏地】:現藏山東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