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京劇劇目]

玉堂春[京劇劇目]

《玉堂春》不僅是京劇旦角的開蒙戲,還是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之一。 此劇是清代花部亂彈作品,作者不詳,故事見馮夢龍編訂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難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至於舞台劇,明代已編成《完貞記》、《玉鐲記》傳奇(《遠山堂曲晶》),到清代,《玉堂春》傳奇(《笠閣批評舊戲目》)即演出於崑曲舞台,劇本已失傳。

基本信息

創作情況

玉堂春玉堂春
姚燮《今樂考證·著錄四》“附燕京本無名氏花部劇目”中有《大審玉堂春》的名目。道光年間南潯人范鍇所著的《漢口叢談》引用的資料中,提到湖北通城縣藝人李翠官參加漢口“榮慶部”戲班時演唱《玉堂春》等劇的情況,可見《玉堂春》當時在花部的演出已相當普遍。

主要劇情

明朝,名妓蘇三(玉堂春)與吏部尚書之子王景隆結識,誓偕白首。王景隆錢財用盡,被鴇兒轟出妓院。蘇三私贈銀兩……鴇兒把蘇三騙賣給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定計害之,不料卻讓沈燕林誤食毒面而死,蘇三被誣。定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蘇三,認為義女……王景隆得官,巡按山西,調審此案,知犯婦即為蘇三……後得藩司潘必正、臬司劉秉義之助,與蘇三團圓。

演出情況

據記載,各地方戲劇種在清代均有《玉堂春》演出,京劇版在嘉慶七年(1802)時三慶班就已在京演出(清代筆記《眾香國》載記作者曾看到名角魯龍官的演出),1828年所作《金台殘淚記》中也有“近日三慶部陳雙喜年未及冠,演《關王廟》”(《關王廟》為全本《玉堂春》中的一折)的記述。

特色

全劇包括《嫖院》、《廟會》、《起解》、《會審》、《探監》、《團圓》等折,幾乎囊括了京劇旦角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尤以《女起解》、《三堂會審》二折精彩備至,聲腔藝術成就極高。尤其在王瑤卿的指導下,梅、程、荀、尚四大流派依不同稟賦所創之新腔,各具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