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加分

獻血加分

獻血加分是浙江省浦江縣出台的一項中考加分政策,榮獲國家級無償獻血奉獻金獎、銀獎、銅獎的獻血者其直系子女參加中考的,分別給予3分(金獎者)、2分(銀獎者)、1分(銅獎者)的加分。這一規定引發社會熱議。

簡介

獻血加分政策獻血加分政策

浙江浦江縣政府網站上看到,浦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2014年7月24日印發通知,要求各地貫徹執行《浦江縣無償獻血優惠政策實施意見》,其中,榮獲國家級無償獻血奉獻金獎、銀獎、銅獎的獻血者其直系子女參加中考的,分別給予3分(金獎者)、2分(銀獎者)、1分(銅獎者)的加分。

無償獻血奉獻金獎、銀獎、銅獎的區分是獻血總量,也就是說獻血者獻血總量達4000毫升其子女中考可加1分,6000毫升加2分,超過8000毫升加3分。

政策初衷

浦江縣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說,出台這項政策的初衷,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這是一件於大家都有益的事。

據統計,目前浦江全縣獻血量在4000毫升以上的市民有50位左右,這50位獻血者中有多少人的子女將享受到中考加分“福利”,目前還沒有統計。

社會評價

“獻血加分”扭曲獎勵內涵

木須蟲:“血荒”加劇的困局根並不在獎勵的政策上。

無償獻血的公益愛心本是很單純的,一是幫助他人,二是期待自身急需之時,能夠從這個互助機制中受益。而獎勵本身更多是道德上的肯定與嘉許,不是無償獻血的條件。相反,無償獻血所遭遇的困局,恰恰是因為公民權利缺少制度性的尊重。

一方面,獻血者在需要用血時,法定的權益難以及時兌現,不少地方“等量免費用血”成了“權益白條”;另一方面,無償獻血本質作為公益事業存在的,透明的準則沒有在機制中得到應有的體現,無償取血到臨床高價用血,中間的若干環節不公開、不透明,正因為如此,有關血站和醫療機構借無償獻血牟利的質疑從未止息。信任是公益的生命,無償獻血亦是如此。不給獻血的信任危機找解藥,單純地在獎勵上“打補丁”顯然是南轅北轍,不僅難以起到作用,反而使得獻血開始變得“條件化”,撕裂公眾的痛感。

“獻血加分”未嘗不可一試

劉義傑:獻血加分引發公眾的質疑,但筆者卻並沒有覺得其危害性有那么大,作為鼓勵獻血的方式之一未嘗不可一試。因為,獻血加分引發不了加分亂象。數據顯示,浦江僅50人獻血量在4000毫升以上,人數十分稀少,一個正常成年人,每次獻血400毫升,每年獻血兩次,達到4000毫升的獻血量,需5年時間。如果想獲得中考加3分的優惠,則至少需要10年。在這種嚴苛的標準下,獻血加分也不可能成為過分的福利。畢竟,因家庭其他政策加分的數量比這個多多了。當然獻血加分只是治標之法,屬於短期行為,在實施時,要注重公平與透明,防止灰色利益鏈條的形成。

網友調侃

獻血加分獻血加分

浙江浦江網友“騎小輪的大偉”發了一條微博,引來眾多網友關注:“為了政策,我也算是拚命了!對將來的兒子說一句:放心中考吧,爸已經幫你拿到加分政策了!”

玩航模加分,體育特長加分,這一次,網民說:“要‘拼’血了。”

王女士有一個尚在國小的兒子,由於體重一直沒有達到獻血標準,儘管很想獻血都未如願。“如果以後兒子遇到幾分之差沒有考上重點中學,我一定會自責。”

“這還是無償獻血嗎?”微博網民“瀟湘夜雨快樂”說。

在各大網站論壇看到,不少網民都認為,無償獻血值得提倡,但將無償獻血這樣的公益活動和中考分數掛鈎,有失公平。

跟地域狗浪費時間不值:帶血的分數!

ip:113.82:道德缺失,利益捆綁,可悲可哀。

思考中考的目的是什麼?

vyzhang:只想問一句,中考的目的是什麼?

毛主義萬歲:400毫升一次,要獻20次,一年只能獻兩次,需要獻十年。不知道是誰拍腦袋決定的,這與加分也能扯上關係?

pyoz:教育不能不公平,否則只會禍害下一代。

浴缸里跑馬:要是孤兒就沒機會加分了?

14.135.:獻血本是公益行為,怎能打上功利旗號?!

113.57:怎么不查浦江教育部門和防疫系統有什麼貓膩?

專家觀點

鼓勵公益應避免加深社會矛盾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辦公室主任董莉認為,鼓勵無償獻血和中考加分是兩個層面的事情,不該混為一談。高考都在取消加分項目,地方中考增設加分項目欠妥。

“鼓勵和促進公益事業的政策應避免引發新的困境,加深社會矛盾。”杭州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張祝平認為,獻血加分政策可能引發新的問題:把個人的善舉與子女學業掛鈎並不合適;對因自身原因不能獻血的家長來說,可能帶來家庭矛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