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能力比率

獲利能力比率

獲利能力比率是財務分析中的比率分析法的主要比率之一,獲利能力比率包括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一些利潤指標,以及衡量資本和投資利用效率的資本收益率和投資收益率。

獲利能力比率(profitability ratio)

什麼是獲利能力比率

獲利能力比率是財務分析中的比率分析法的主要比率之一,包含著廣泛的內容。

(一)與銷售有關的獲利能力比率

1.毛利率

毛利

X 100%(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說明獲利能力良好!

銷售(營業收入)

銷售=銷售量×單價

毛利=銷售額(營業收入)-銷售成本主營業務成本

2.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

X 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

銷售

3.稅前利潤率

稅前利潤

X 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

銷售

4.淨利潤率=

稅後利潤

X 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說明利潤最大化了!

銷售

(二)與投資有關的盈利能力比率

1.運用資本報酬率

營業利潤

X 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

運用資本

運用資本=總資產-流動負債

2.總資產報酬率

稅後利潤

X 100% (算出來的數字越高越好)

總資產×100%

常用的獲利能力比率

在對企業的獲利能力進行分析時,通常用一些相對數來衡量其收益而不用絕對數,因為相對數比絕對數更能說明問題。這些相對數的比較基礎可以是資本、經營性資產或銷售額。

獲利能力比率包括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一些利潤指標,以及衡量資本和投資利用效率的資本收益率投資收益率

在利用不同的財務比率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時,應注意到這些指標的變動是很容易的,而解釋它們變動的原因則更具挑戰性。

一、利潤指標

1.利潤增長率

利潤增長率可從不同的角度來衡量:

(1)營業利潤增長率

(2)息稅前利潤增長率

(3)稅前利潤增長率

(4)稅後利潤增長率

當對比企業內不同部門的利潤增長時,一般使用息稅前利潤增長率,因為利息和稅項不能簡單地歸屬於某一特定的部門。

2.利潤率

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另一利潤指標是利潤率(PM)。利潤率是利潤與銷售額的比率。利潤率也可從不同的角度來衡量:

(1)毛利率

毛利率=

毛利
銷售額

財務比率反映了企業銷售額減除銷售貨品的生產成本後的毛利與銷售額相比的盈利能力。

各年之間任何毛利率的變化都值得關注,尤其是企業正處於衰退的趨勢下。毛利率的減少可以表明很多,例如:競爭加劇、存貨成本攀升、售價偏低或其他經營中的不利因素。關鍵在於需找到其真正的原因。

(2)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率=

息稅前利潤
銷售額

該財務比率考慮到了間接經營費用的問題(如工資折舊費、法律費用等)。在毛利率沒有下降的情況下,營業利潤率的下降則表明了企業管理不善,在間接費用增加的同時,銷售額沒有相應增長。這種間接費用的增加可能是由於工資增長、不必要的僱傭增加、交通和娛樂支出的增加等。而其增長可能完全是為了促進銷售,只是還未達到預期效果,亦或費用失控?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問題。但營業利潤率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資本結構其對盈利能力的影響。

(3)淨利潤率

淨利潤率=

稅後利潤
銷售額

這個財務比率表明了企業最終經營成果占銷售額的比例。這個衡量企業經營成敗與否的指標須結合行業的一般水平、根據其發展趨勢、經濟背景和在行業中的競爭能力來考慮。如果毛利率和營業費用率是正常的,則淨利潤率的下降意味著利息支出所得稅支出項目的增加,應仔細查明其原因。

二、運用資本報酬率

運用資本報酬率是資本收益率,用以衡量企業的資本利用效率。其公式是:

運用資本報酬率(ROCE)=

息稅前利潤
運用資本(總資產減流動負債)

在實務中,低的ROCE比高的ROCE 更為常見。因為企業的固定資產特別是不動產,經常可能會在資產負債表中被低估,使運用資本數額比其真實價值要低。

計算出企業的運用資本報酬率後,或可進行兩年間ROCE 的對比,或可與競爭者或行業平均的ROCE進行對比,還可將ROCE與現行市場的貸款利率進行對比。

三、股東權益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淨資產收益率)是投資收益率,用以衡量企業的投資利用效率。其公式是:

股東權益報酬率(ROSC)=

稅後利潤
股東權益

股東權益報酬率對投資者來說是一種特殊的財務比率,因為這個比率是與風險相同的其他投資收益率相對比來估算該投資的盈利能力的。

四、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報酬率也是投資收益率,用以衡量企業的投資利用效率。其公式是:

總資產報酬率=

息稅前利潤
總資產

與同屬投資收益率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不同,總資產報酬率的計算是基於這樣的觀點:對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所進行的融資,到底是以長期債務形式、短期債務形式或權益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投資在經營性資產中所獲得的收益率。

五、對運用資本報酬率的深入分析

運用資本報酬率對任何一個企業在財務計畫和控制上均有重大影響。我們經常會深入分析運用資本報酬率,尋求其變化的原因。影響運用資本報酬率的兩個重要因素是:

1.營業利潤率

較高的營業利潤率(PM)意味著企業的運用資本充分利用,資本收益率較高。

2.資產周轉率

資產周轉率(AT)是銷售額與資產的比率,衡量企業的資產在創造其銷售額時發揮了多大的運用效率。較高的資產周轉率意味著投入同樣數額的運用資本而能獲取更多的收益。

營業利潤率和資產周轉率結合起來便可以解釋運用資本報酬率,三者的關係如下:

運用資本報酬率(ROCE)=營業利潤率(PM)×資產周轉率(AT)

其中:

運用資本報酬率=

息稅前利潤
運用資本

營業利潤率=

息稅前利潤
銷售額

資產周轉率=

銷售額
運用資本
六、其他獲利能力比率

除了上述這些財務比率,還有一些比率也可以衡量企業的獲利能力。例如:

1.資產收益率

2.投資報酬率(ROI)

3.總權益收益率

4.普通股權益收益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