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頜海鰻

狹頜海鰻

狹頜海鰻分布在西太平洋海域,由台灣及日本至澳洲。深海魚種。以小型魚類為食。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

基本信息

物種簡介

狹頜海鰻狹頜海鰻

俗名:丁香鰻 尖嘴鰻 
學名:Oxycongerleptognathus
英文名:Shorttailpikeconger
中文名:狹頜海鰻細頜鰻
科名:Muraenesocidae
科中文名:海鰻科
同種異名:Congerleptognathus
世界分布:西太平洋

狹頜海鰻標本狹頜海鰻標本

台灣分布:西南部、東北部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米
最大體長:60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Hsu,COI,100%]
英文俗名Shorttailpikeconger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參考文獻

台灣魚類志(沈等,1993);Chen,J.T.F.andH.T.C.Weng(1967)AreviewoftheApodalfishesofTaiwan.BiologicalBulletinTunghaiUniversityIchthyologySeriesNumber6No.32:1-86.Bleeker,P.1858Chen,J.T.F.etc.1967沈世傑編Shih-ChiehShened.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4485.ASIZP0060163.ASIZP0060862.ASIZP0063669.ASIZP0066667.ASIZP0801783.ASIZP0911783.CAS28162.FRIP00771.NMMBP04586.NMMBP04587.NMMBP04588.NMMBP04589.NMMBP05208.NMMBP08813.NTMP0412.NTMP1131.NTUM06975.DSIO70-275.USNM00345579.

形態特徵

蔡正一 2008/10/1拍攝X光照片 澎湖外海100M吳宗翰 鑑定標本號:ASIZP0063669蔡正一 2008/10/1拍攝X光照片 澎湖外海100M 吳宗翰 鑑定標本號:ASIZP0063669

體延長,肛門前部分身體呈圓柱狀,之後則逐漸扁平。肛門位於體中央之後。狹窄、延長。上下兩頜延長,頂端尖細,吻端後方有兩凹陷。口裂稍微超過眼睛後緣。體長為體高之15.2~26.4倍,頭長之5~5.8倍;軀幹長為頭長之1.9~2.2倍,為背鰭前長之1.8~2.6倍;頭長為眼徑之6.6~7.6倍,為吻長之2.2~2.3倍,為胸鰭長之3.4~3.9倍;肛門前之側線孔49~53。圓錐狀齒,上頜前齒尖銳,齒式1列排列。鋤骨齒自吻端第二凹陷後方起至眼睛前緣結束,為2列細小型牙齒排列,無中間巨大齒列。上頜主齒呈2列規則排列,外側齒細小,內側齒較大且尖銳,形狀為劍形。下頜齒2列,內列與外列明顯分開,內列皆為細小齒,外列齒式為3-5顆細小齒後接續一較大的劍形齒。上、下頜大形齒在在嘴合起來時仍暴露在外側,且上、下齒剛好兩兩鑲嵌。前鼻孔位於吻與眼睛的中央,有一層薄薄的管膜存在,後鼻孔較前鼻孔大,位於眼睛前方。魚體無。側線完整,側線孔分布在魚體中央。背鰭臀鰭尾鰭相連,尾鰭退化。背鰭起點對應在裂上方。胸鰭發達。鰓裂大,位於胸鰭基部的下方。新鮮魚體呈亮銀色,腹部較

H. Weng    拍攝H. Weng 拍攝

白。背、尾及臀鰭的末緣呈黑色,胸鰭透明。福馬林中的標本呈褐色,背側較深,腹側較白,胸鰭為白色。(陳鴻鳴&林上智)

棲所生態

深海魚種。以小型魚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太平洋海域,由台灣日本澳洲。台灣主要發現在東北部、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本種為罕見魚種,無經濟利用,一般充作下雜魚以及學術研究用。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七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