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闕

犯闕

語出: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時天下無事,號太平者垂五十年。及羯胡犯闕,乘傳遽以告。”宋陸游《跋京本<家語>》:“李氏書,屬靖康之變,金人犯闕,散亡皆盡。”

基本信息

fàn què 犯闕 
犯闕
【釋義】指舉兵入犯朝廷。[:宮殿 [palace]。如:闕庭(宮庭);宮闕(金闕。宮殿。也作天闕);闕掖(宮廷) ]
【出處】《三國演義》第十六回:“濟侄張繡統其眾,用賈詡為謀士,結連劉表,屯兵宛城,欲興兵犯闕奪駕。”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時天下無事,號太平者垂五十年。及 羯 胡犯闕,乘傳遽以告。”
陸游 《跋京本》:“李氏書,屬靖康之變,金人犯闕,散亡皆盡。”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六回:“司馬尚曰:‘將軍稱兵犯闕,知者以為忠,不知者反以為叛,適令讒人借為口實,以將軍之才,隨處可立功名,何必趙也。’”
清 惜華 《桃花源彈詞》:“餘黨舉兵來犯闕,乘輿播盪眾驚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