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埃爾的穆德哈爾式建築

特魯埃爾的穆德哈爾式建築

特魯埃爾的穆德哈爾式建築位於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的特魯埃爾省。特魯埃爾城內裝飾各異的著名塔樓和大教堂的彩繪天頂,是伊斯蘭藝術與西方傳統交融的完美表現。1986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位於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的特魯埃爾省

英文名稱:MudejarArchitectureofTeruel

列入世界遺產目錄時間:

簡介

特魯埃爾的穆德哈爾式建築位於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的特魯埃爾省。特魯埃爾城內裝飾各異的著名塔樓和大教堂的彩繪天頂,是伊斯蘭藝術與西方傳統交融的完美表現。1986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特魯埃爾市在8世紀被阿拉伯人征服,1171年為阿拉貢國王“智者”阿方索二世收復。像其他許多被光復的城市一樣,基督徒、摩爾人和猶太人在這裡和平共處。穆德哈爾藝術就是在這種歷史環境中產生的。穆德哈爾藝術起源於12世紀的西班牙建築藝術。這是一種糅合了東西方傳統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建築藝術樣式,有其獨特而和諧的風格特徵。

12世紀~16世紀特魯埃爾產生了大量的穆德哈爾式藝術精品。其中著名的聖彼得教堂、聖瑪利亞·德美地亞維亞大教堂、聖薩爾瓦多教堂和聖馬丁教堂的幾座穆德哈爾式塔樓以及大教堂的彩繪鑲板式的天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財富。特魯埃爾城內的一座座塔樓組成相互聯繫的整體,成為穆德哈爾藝術發展史上的典型——將阿爾莫哈德王朝時期伊斯蘭寺院尖塔式結構和裝飾加以改造,移植到基督教教堂中發揮新的功用。

聖彼得教堂和聖瑪利亞-德美地亞維亞大教堂的塔樓建於1258年以前,起初僅有三層。它們起著監視和防禦的作用,還在市內交通網中扮演角色,有很強的實用性。兩座塔樓都矗立在正殿的最西端,下面是南北走向的穹隆頂走廊。聖瑪利亞·德美地亞維亞大教堂建於13世紀,其塔樓是最古老的穆德哈爾式建築。建於1277年的聖薩爾瓦多教堂的側塔樓,特別是14世紀開始建築的聖馬丁教堂的塔樓,也具有這些實用性特徵。後者建於1315年以前,坐落在教堂西側的正殿中軸線上。

混合使用不同的陶瓷材料,突出部位彼此交錯,連環拱相互交叉,所以四座塔樓的裝飾樣式繁多。聖瑪利亞·德美地亞維亞大教堂的彩繪鑲板式天頂有1300多年的歷史,帶有濃郁的伊斯蘭風味,是穆德哈爾藝術的又一傑出代表。這些塔樓的建築技術和漂亮多變的裝飾均帶有伊斯蘭藝術的傳統風格。但是,那些用鮮艷的顏色畫在木刻彩繪鑲板上的人物或妖魔形象則源自歐洲哥特藝術寶庫。

評價

15世紀前的特魯埃爾,基督徒、猶太教徒和穆斯林們和諧地生活在一起。特魯埃爾的四座塔樓建築,特別是12世紀末建的聖塞爾瓦多大教堂和13世紀初建的聖馬丁大教堂,是穆德哈爾式建築風格最具特色最完整的體現。隨著國土的收復,信奉基督的西班牙人仍利用這些建築,重新裝飾伊斯蘭教寺院的尖塔,將其改建成基督教教堂。自由,是免於食物的匱乏,亦是免於對言論的恐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