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普欽

特普欽21歲考中諸生(秀才)。 於是於道光七年(1827年)投筆從戎,開始了戎馬生涯。 特普欽受命於危難之時,於鹹豐九年八月署理黑龍江將軍(同治元年實授)。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普欽(1801——1887年)原名朴溪,字百溪、忍庵,張姓,漢軍鑲紅旗,生於盛京(今瀋陽)。

特普欽21歲考中諸生(秀才)。以後他連年參加鄉試,均未中舉。於是於道光七年(1827年)投筆從戎,開始了戎馬生涯。

鹹豐八年、十年,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後簽訂了不平等的《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強占了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後,仍繼續窺伺中國領土,黑龍江地方危機四伏,但卻因為缺乏糧餉而防務不強。特普欽受命於危難之時,於鹹豐九年八月署理黑龍江將軍(同治元年實授)。為防止沙俄再次入侵,他採取了兩項重大措施,一是足兵練兵。他把庫瑪爾五路鄂倫春族人收編為江右團練,沿江添置台卡,巡守瞭望,警惕敵情;又從布特哈、墨爾根挑選兵丁500餘人,勤加訓練;從齊齊哈爾、呼蘭等四城優選500旗丁,遷往黑龍江城(即璦暉),以互相策應。二是為了解決官兵糧餉,他針對清朝政府封禁東北的政策,提出馳禁招民墾荒的主張,於鹹豐十年七月二十一日(1860年9月6日)上疏朝廷,奏請開放呼蘭蒙古爾山(今木蘭縣境內)地區,招民墾荒,並得到清廷允準,從而改變了清廷百餘年來在黑龍江的封禁政策,“大有造於江省”。移民實邊,改善了黑龍江的財政狀況,同時對於抵制沙俄對黑龍江的蠶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